楊偉梅
[摘要] 目的 通過實驗評價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及其臨床應用價值,以及不同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 方法 200例婦科術后患者分成兩組,均行輸卵管結扎術,對照組行全統(tǒng)直切口,實驗組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觀察比較兩組的手術基本情況及并發(fā)癥。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較少,而且該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較低。 結論 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更有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減少病人痛苦及并發(fā)癥的產生,臨床上應推薦使用。
[關鍵詞] 婦科術后;輸卵管結扎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7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c)-0024-02
輸卵管結扎術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節(jié)育手段,其手術方法簡單,效果良好,也為絕大多數想要節(jié)育的女性所選擇。但是輸卵管結扎術的施行往往是在婦女做過1次或兩次婦科手術之后,最多的情況是婦女已經做過1次或2次剖宮產手術,不適宜再次生育,這時女性會選擇輸卵管結扎術以達到節(jié)育的目的[1]。術后再做輸卵管結扎術要面臨腹膜,腹腔臟器粘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手術難度。為通過選擇不同切口進行手術評價了其不同的臨床價值,現分析2012年1—12月間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患者200例的臨床資料,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的切口不同分成兩組,全統(tǒng)直切口組(對照組)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組(實驗組)。其中對照組49例,年齡最大35歲,最小28歲,平均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3年,平均(5.4±0.8)個月。實驗組151例,年齡最大36歲,最小26歲,平均(31.7±0.9)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2年,平均(3.2±0.3)個月。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全統(tǒng)直切口切開,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3 cm的位置處,行直切口,并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開腹后逐漸游離輸卵管,如腹膜粘連或腹腔臟器粘連緊密,注意鈍性游離,切勿損傷腸管及過度牽拉輸卵管。將游離好的輸卵管拉出并結扎。依次關腹。實驗組采用高位旁正中橫切口,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5 cm處,比通常高出2~3 cm。之后同樣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游離輸卵管同對照組,由于此時的輸卵管暴露較短,注意要更加仔細,小心結扎。依次關腹。
1.3 觀察內容
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腹膜粘連程度,并發(fā)癥包括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以及腸管損傷。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5.0軟件分析表中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且用t檢驗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的基本情況,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因腹膜粘連放棄手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結扎術至今在臨床上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此種手術作為節(jié)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方法手術過程簡單,痛苦較小,效果可靠,無疑是多數的女性的共同選擇。而經剖腹產手術生育的女性較多[2-3]。由于經過了1~2次的開腹手術,患者腹腔內必然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粘連,甚至是腹腔臟器的粘連,這給輸卵管結扎手術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如何安全有效快速的游離出已經粘連的輸卵管,這對每個術者來講都是一個挑戰(zhàn)[4-5]。此術式通常的切口選擇都是在劍突上2~3 cm處做一2.5~3 cm長的直切口,即全統(tǒng)直切口。此種方法被采用多年,其效果基本令人滿意。但是遇到腹膜粘連的患者,這種切口便需要術者仔細分離粘連的腹膜以進入腹腔,這樣既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險,又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且術后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較多[6-7]。目前,臨床上針對輸卵管結扎術出現一種新的切口選擇,即在劍突上5 cm左右處做一3 cm長的橫切口,即高位旁正中橫切口。這種切口避開了上次手術形成的瘢痕組織,瘢痕組織由于缺血,愈合能力差,易發(fā)生感染,避開瘢痕組織也就更有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同時此切口也避開了粘連的腹膜,直接進腹,減少了損傷和感染,簡化了手術過程。而且由于切口位置提高,減少了膀胱的損傷[8]。但是這樣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可游離結扎的輸卵管變短了,這也給術者增加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對于游離和結扎手法熟練的術者來講也并無太大困難。此種手術切口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手術時間,大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9]。
輸卵管結扎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便是膀胱及腸管的損傷。所以手術中一定要仔細辨認腹中解剖結構,不得過度牽拉,盡量用手指鈍性游離輸卵管,利用手指的敏銳感覺判斷解剖結構,減少不必要的損傷。輸卵管結扎時,注意結扎要松緊適度,注意采用合適的結扎方式。如果發(fā)現患者不適合結扎輸卵管,應考慮選擇其他節(jié)育措施[10]。
該實驗不僅證實了輸卵管結扎術在臨床上重要的應用價值,也比較了不用手術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通過實驗數據可知,高位旁正中橫切口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全統(tǒng)直切口的患者,前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后者。因此,推薦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
[參考文獻]
[1] 賈英.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心理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10):136-137.
[2] 顧紅梅.3968例輸卵管結扎受術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臨床防治醫(yī)學雜志,2007,2(1):56-57.
[3] 王淑勤.95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體會[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9):56.
[4] 龔揚華,劉彥斌.2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09,15(1):45-46.
[5] 邢乃玲.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醫(yī)學信息內:外科版,2009,22(9):863-864.
[6] 吳志山.剖官產后輸卵管結扎55例臨床分析[J].右江醫(yī)學,2008,36(2):197.
[7] 張鐵柱,周建設.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09,26(13):50.
[8] 何仙花.502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9,11(4):403-404.
[9] 祖智朝.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52例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09, 28(11):51.
[10] LandmanJ,OlwanyE,SundaramCP,et a1.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tumor immunological and stress respons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lacalizedrema;cell carci-nome[J].J Urol,2007,11(171):1456-1460.
(收稿日期:2013-12-26)
[摘要] 目的 通過實驗評價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及其臨床應用價值,以及不同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 方法 200例婦科術后患者分成兩組,均行輸卵管結扎術,對照組行全統(tǒng)直切口,實驗組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觀察比較兩組的手術基本情況及并發(fā)癥。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較少,而且該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較低。 結論 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更有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減少病人痛苦及并發(fā)癥的產生,臨床上應推薦使用。
[關鍵詞] 婦科術后;輸卵管結扎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7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c)-0024-02
輸卵管結扎術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節(jié)育手段,其手術方法簡單,效果良好,也為絕大多數想要節(jié)育的女性所選擇。但是輸卵管結扎術的施行往往是在婦女做過1次或兩次婦科手術之后,最多的情況是婦女已經做過1次或2次剖宮產手術,不適宜再次生育,這時女性會選擇輸卵管結扎術以達到節(jié)育的目的[1]。術后再做輸卵管結扎術要面臨腹膜,腹腔臟器粘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手術難度。為通過選擇不同切口進行手術評價了其不同的臨床價值,現分析2012年1—12月間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患者200例的臨床資料,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的切口不同分成兩組,全統(tǒng)直切口組(對照組)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組(實驗組)。其中對照組49例,年齡最大35歲,最小28歲,平均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3年,平均(5.4±0.8)個月。實驗組151例,年齡最大36歲,最小26歲,平均(31.7±0.9)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2年,平均(3.2±0.3)個月。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全統(tǒng)直切口切開,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3 cm的位置處,行直切口,并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開腹后逐漸游離輸卵管,如腹膜粘連或腹腔臟器粘連緊密,注意鈍性游離,切勿損傷腸管及過度牽拉輸卵管。將游離好的輸卵管拉出并結扎。依次關腹。實驗組采用高位旁正中橫切口,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5 cm處,比通常高出2~3 cm。之后同樣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游離輸卵管同對照組,由于此時的輸卵管暴露較短,注意要更加仔細,小心結扎。依次關腹。
1.3 觀察內容
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腹膜粘連程度,并發(fā)癥包括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以及腸管損傷。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5.0軟件分析表中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且用t檢驗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的基本情況,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因腹膜粘連放棄手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結扎術至今在臨床上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此種手術作為節(jié)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方法手術過程簡單,痛苦較小,效果可靠,無疑是多數的女性的共同選擇。而經剖腹產手術生育的女性較多[2-3]。由于經過了1~2次的開腹手術,患者腹腔內必然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粘連,甚至是腹腔臟器的粘連,這給輸卵管結扎手術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如何安全有效快速的游離出已經粘連的輸卵管,這對每個術者來講都是一個挑戰(zhàn)[4-5]。此術式通常的切口選擇都是在劍突上2~3 cm處做一2.5~3 cm長的直切口,即全統(tǒng)直切口。此種方法被采用多年,其效果基本令人滿意。但是遇到腹膜粘連的患者,這種切口便需要術者仔細分離粘連的腹膜以進入腹腔,這樣既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險,又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且術后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較多[6-7]。目前,臨床上針對輸卵管結扎術出現一種新的切口選擇,即在劍突上5 cm左右處做一3 cm長的橫切口,即高位旁正中橫切口。這種切口避開了上次手術形成的瘢痕組織,瘢痕組織由于缺血,愈合能力差,易發(fā)生感染,避開瘢痕組織也就更有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同時此切口也避開了粘連的腹膜,直接進腹,減少了損傷和感染,簡化了手術過程。而且由于切口位置提高,減少了膀胱的損傷[8]。但是這樣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可游離結扎的輸卵管變短了,這也給術者增加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對于游離和結扎手法熟練的術者來講也并無太大困難。此種手術切口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手術時間,大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9]。
輸卵管結扎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便是膀胱及腸管的損傷。所以手術中一定要仔細辨認腹中解剖結構,不得過度牽拉,盡量用手指鈍性游離輸卵管,利用手指的敏銳感覺判斷解剖結構,減少不必要的損傷。輸卵管結扎時,注意結扎要松緊適度,注意采用合適的結扎方式。如果發(fā)現患者不適合結扎輸卵管,應考慮選擇其他節(jié)育措施[10]。
該實驗不僅證實了輸卵管結扎術在臨床上重要的應用價值,也比較了不用手術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通過實驗數據可知,高位旁正中橫切口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全統(tǒng)直切口的患者,前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后者。因此,推薦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
[參考文獻]
[1] 賈英.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心理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10):136-137.
[2] 顧紅梅.3968例輸卵管結扎受術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臨床防治醫(yī)學雜志,2007,2(1):56-57.
[3] 王淑勤.95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體會[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9):56.
[4] 龔揚華,劉彥斌.2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09,15(1):45-46.
[5] 邢乃玲.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醫(yī)學信息內:外科版,2009,22(9):863-864.
[6] 吳志山.剖官產后輸卵管結扎55例臨床分析[J].右江醫(yī)學,2008,36(2):197.
[7] 張鐵柱,周建設.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09,26(13):50.
[8] 何仙花.502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9,11(4):403-404.
[9] 祖智朝.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52例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09, 28(11):51.
[10] LandmanJ,OlwanyE,SundaramCP,et a1.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tumor immunological and stress respons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lacalizedrema;cell carci-nome[J].J Urol,2007,11(171):1456-1460.
(收稿日期:2013-12-26)
[摘要] 目的 通過實驗評價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及其臨床應用價值,以及不同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 方法 200例婦科術后患者分成兩組,均行輸卵管結扎術,對照組行全統(tǒng)直切口,實驗組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觀察比較兩組的手術基本情況及并發(fā)癥。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較少,而且該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較低。 結論 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更有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減少病人痛苦及并發(fā)癥的產生,臨床上應推薦使用。
[關鍵詞] 婦科術后;輸卵管結扎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7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c)-0024-02
輸卵管結扎術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節(jié)育手段,其手術方法簡單,效果良好,也為絕大多數想要節(jié)育的女性所選擇。但是輸卵管結扎術的施行往往是在婦女做過1次或兩次婦科手術之后,最多的情況是婦女已經做過1次或2次剖宮產手術,不適宜再次生育,這時女性會選擇輸卵管結扎術以達到節(jié)育的目的[1]。術后再做輸卵管結扎術要面臨腹膜,腹腔臟器粘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手術難度。為通過選擇不同切口進行手術評價了其不同的臨床價值,現分析2012年1—12月間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患者200例的臨床資料,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行輸卵管結扎術并且在手術前已經做過婦科手術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的切口不同分成兩組,全統(tǒng)直切口組(對照組)和高位旁正中橫切口組(實驗組)。其中對照組49例,年齡最大35歲,最小28歲,平均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3年,平均(5.4±0.8)個月。實驗組151例,年齡最大36歲,最小26歲,平均(31.7±0.9)歲,患者該手術距離上次手術時間1個月~2年,平均(3.2±0.3)個月。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全統(tǒng)直切口切開,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3 cm的位置處,行直切口,并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開腹后逐漸游離輸卵管,如腹膜粘連或腹腔臟器粘連緊密,注意鈍性游離,切勿損傷腸管及過度牽拉輸卵管。將游離好的輸卵管拉出并結扎。依次關腹。實驗組采用高位旁正中橫切口,即切開位置在距離劍突5 cm處,比通常高出2~3 cm。之后同樣使用0.5%利多卡因30 mL進行局部麻醉。游離輸卵管同對照組,由于此時的輸卵管暴露較短,注意要更加仔細,小心結扎。依次關腹。
1.3 觀察內容
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腹膜粘連程度,并發(fā)癥包括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以及腸管損傷。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5.0軟件分析表中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且用t檢驗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的基本情況,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因腹膜粘連放棄手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結扎術至今在臨床上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此種手術作為節(jié)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方法手術過程簡單,痛苦較小,效果可靠,無疑是多數的女性的共同選擇。而經剖腹產手術生育的女性較多[2-3]。由于經過了1~2次的開腹手術,患者腹腔內必然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粘連,甚至是腹腔臟器的粘連,這給輸卵管結扎手術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如何安全有效快速的游離出已經粘連的輸卵管,這對每個術者來講都是一個挑戰(zhàn)[4-5]。此術式通常的切口選擇都是在劍突上2~3 cm處做一2.5~3 cm長的直切口,即全統(tǒng)直切口。此種方法被采用多年,其效果基本令人滿意。但是遇到腹膜粘連的患者,這種切口便需要術者仔細分離粘連的腹膜以進入腹腔,這樣既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險,又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且術后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較多[6-7]。目前,臨床上針對輸卵管結扎術出現一種新的切口選擇,即在劍突上5 cm左右處做一3 cm長的橫切口,即高位旁正中橫切口。這種切口避開了上次手術形成的瘢痕組織,瘢痕組織由于缺血,愈合能力差,易發(fā)生感染,避開瘢痕組織也就更有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同時此切口也避開了粘連的腹膜,直接進腹,減少了損傷和感染,簡化了手術過程。而且由于切口位置提高,減少了膀胱的損傷[8]。但是這樣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可游離結扎的輸卵管變短了,這也給術者增加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對于游離和結扎手法熟練的術者來講也并無太大困難。此種手術切口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手術時間,大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9]。
輸卵管結扎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便是膀胱及腸管的損傷。所以手術中一定要仔細辨認腹中解剖結構,不得過度牽拉,盡量用手指鈍性游離輸卵管,利用手指的敏銳感覺判斷解剖結構,減少不必要的損傷。輸卵管結扎時,注意結扎要松緊適度,注意采用合適的結扎方式。如果發(fā)現患者不適合結扎輸卵管,應考慮選擇其他節(jié)育措施[10]。
該實驗不僅證實了輸卵管結扎術在臨床上重要的應用價值,也比較了不用手術切口選擇對手術的影響。通過實驗數據可知,高位旁正中橫切口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全統(tǒng)直切口的患者,前者的刀口積血,切口感染,膀胱損傷,腸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后者。因此,推薦婦產科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時選擇高位旁正中切口。
[參考文獻]
[1] 賈英.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心理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10):136-137.
[2] 顧紅梅.3968例輸卵管結扎受術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臨床防治醫(yī)學雜志,2007,2(1):56-57.
[3] 王淑勤.95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體會[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9):56.
[4] 龔揚華,劉彥斌.2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09,15(1):45-46.
[5] 邢乃玲.58例剖宮產術后輸卵管結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醫(yī)學信息內:外科版,2009,22(9):863-864.
[6] 吳志山.剖官產后輸卵管結扎55例臨床分析[J].右江醫(yī)學,2008,36(2):197.
[7] 張鐵柱,周建設.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09,26(13):50.
[8] 何仙花.502例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的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9,11(4):403-404.
[9] 祖智朝.剖宮產術后行輸卵管結扎術52例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09, 28(11):51.
[10] LandmanJ,OlwanyE,SundaramCP,et a1.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tumor immunological and stress respons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lacalizedrema;cell carci-nome[J].J Urol,2007,11(171):1456-1460.
(收稿日期: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