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彼@么著急,不是沒有道理。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泵鎸θ绨遵R般疾馳的時光,我們真的等不起。
唐開元初年,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人張嘉貞入朝覲見,玄宗很欣賞他的才識,一時高興,允諾將來要給他朝廷中樞的重要職位。張嘉貞聽了,并沒忙著叩頭謝恩,而是很嚴肅地說:“我聽說時機是難得而易失的,等到時機過去了,即使圣賢也不能制造時機。當年馬周起身徒步拜見圣主,正當年少氣盛、血氣方剛,太宗任用他,讓他充分發(fā)揮才能,他僅僅五十歲就去世了。假如任用稍晚,就趕不上那個時機了?,F(xiàn)在我幸好在少壯的時候,陛下不認為我沒有德才,很應該及時任用我。日后我衰老了,還能有什么作為呢!”這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要用趕緊用,還等什么呢?玄宗一愣,隨后哈哈大笑。
中國人做事比較內(nèi)斂,講究“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喜歡等,等著伯樂找上門來。張嘉貞知道,機會轉(zhuǎn)瞬即逝,自己不是姜太公,所以不能等。結(jié)果,機會被他抓到手中,很快就被玄宗任命為大唐宰相。
人生不能等的事還有許多。
學習不能等。春秋時,晉平公年歲大了,很后悔年輕時讀書太少,現(xiàn)在想學,又恐怕太遲。有一天,他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盲人樂師師曠。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把蠟燭點燃呢?”
晉平公不高興了:“哪有做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師曠說:“我聽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即便如此,點上蠟燭也比在黑暗中前行要好吧!”晉平公點頭說:“您說的對??!”等到老了才想起學習,雖然那種積極的心態(tài)還是可取,但也不過如蠟燭散發(fā)出微弱的光。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青春年少,切不可錯過學習的大好時光,否則恐怕會“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p>
夢想不能等。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出生在一個叫卡薩賓的小村莊,世代都非常貧困,他已經(jīng)長到13歲了,可從來沒有進過學堂。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時睡著了,在夢中作了首詩,然后讀給總統(tǒng)聽,總統(tǒng)很欣賞,問他:“孩子,我能為你做點什么?”他回答說:“總統(tǒng)先生,我想進學校,我想讀書。”可醒來以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還在大樹下,手里握著鋤把。就在那一年,敘利亞的第一任總統(tǒng)要到他的家鄉(xiāng)視察,他真的寫了一首詩,然后跟父親和族長說,“我要把詩讀給總統(tǒng)聽。”所有的人都笑了,覺得這是異想天開。他并不在意別人的嘲笑,冒著大雨,徒步向總統(tǒng)下榻的城市進發(fā)了。他走了很久,來到市政廳前,向一個官員說,想把一首詩讀給總統(tǒng)聽。總統(tǒng)聽說后,便請他走上集會的舞臺,把麥克風遞給了他。他的夢想就這樣實現(xiàn)了,總統(tǒng)把他送進了敘利亞最好的學校,而他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詩人。夢想需要行動,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如果沒有堅韌不拔、全力以赴的行動,只是每天在腦袋里想,那只能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夢想不等人,如果懷有的夢想,終生沒有變成現(xiàn)實,那將是多么遺憾的事啊。
孝心不能等。孔子帶弟子出行,忽然聽到有人哭得十分悲傷??鬃诱f:“快點走,快點走,前面有賢人?!弊呓豢?,是皋魚身披粗布,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么哭得如此悲傷?”皋魚回答說:“我年少時出去求學,周游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現(xiàn)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后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笨鬃痈袊@地對弟子們說:“大家要引以為戒??!”或許我們還年輕,手中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但父母呢?家人呢?他們還有多少時間等待我們成功呢?每天打個電話,?;丶铱纯窗桑胰肆艚o我們那樣的時光并不多。
佛家說:“活在當下?!笔耪咭岩?,來者不可追,生命的意義只能從當下去尋找。人生等不起,關鍵是活在當下,前半生不猶豫,后半生才不會后悔。
(摘自《讀書文摘·經(jīng)典》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