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策劃:《新產經》編輯部
十月的中國,向來會因“特殊日子”而被世界所矚目。但今年不同的是,除了本月初在迎來新中國成立66周年之際而倍受全世界關注外,時隔6日,代表中國制造的高鐵“鳴笛出?!?,再一次令世界嘩然,令全球矚目。
這一天,中國在與“高鐵強國”日本角逐中脫穎而出順利中標,以實力和真誠讓印尼方面接納了中國高鐵,也促進了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進程。也正是這一天,由中國高鐵改變的國際格局悄然形成,中國的國際地位、形象再一次刷新至新高度。
作為中國制造“走出去”戰(zhàn)略的一部分,中國高鐵以其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性價比高等絕對優(yōu)勢正在國際市場上攻城略地,喜報頻傳,除印尼雅萬高鐵外,俄羅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鐵,美國西部快線、中泰鐵路、中巴經濟走廊、兩洋鐵鐵路、中老鐵路等項目都在加速推進當中,標志著中國高鐵“走出去”的增量將不斷擴展壯大。不可否認,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成功樣板。
從經濟角度看,中國高鐵走出去不僅會對當?shù)禺a生積極的經濟影響,而且也有利于中國提出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快,同時也對未來的國際經濟格局發(fā)展帶來極大的影響。
事實上,中國高鐵“走出去”戰(zhàn)略意圖契合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前提出的:“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只翅膀,那么,互聯(lián)互通就是兩只翅膀的血脈經絡?!?/p>
顯然,作為經濟運行的大動脈,鐵路將成為推動“一帶一路”戰(zhàn)略相關國家和地區(qū)貿易與人員往來便利化、實現(xiàn)經濟融合的重要工具。在此基礎上,以高鐵合作為橋梁和紐帶,世界各國之間才能實現(xiàn)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