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新
〔關鍵詞〕消極標簽;弱小者角色;無助者角色
【活動理念】
本節(jié)活動課的主題屬于自我認識的范疇。選定消極的自我標簽作為切入點,主要是基于以下假設:高中生處于自我意識的整合形成期,他們需要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確認自我同一性。而在這個過程中,消極的自我標簽往往使他們陷入僵境而停滯不前。他們或者因此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而失去信心,或者無法克服焦慮、壓力而主動退縮,放棄追求。消極標簽的種種不良影響最終會導致他們難以發(fā)現真實的自我,并造成自我認識的混亂。因此,引導學生對自我的消極標簽重新進行深入的批判,并努力做出改變具有深刻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能夠在識別消極標簽背后隱藏的潛意識動機的基礎上,進一步質疑支撐消極標簽的證據,從而打破消極的認識定勢。
2.體驗由真實面對消極標簽所引起的內心沖突和焦慮。
【活動方法】
講授、討論、情境體驗、游戲
【活動準備】
制作自我消極標簽表(包含四個活動)
【活動對象】
高中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一)情境
馬爾茨是美國著名的整容醫(yī)生,在為病人整容時,有一個問題困惑著他。他說:“改變一個人的外貌似乎能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人。生性害羞、不善交際的人變得大膽而無畏;一位‘笨男孩變成機靈聰慧的少年,后來還成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員……但是他很難解釋的是:如果外貌改變了,就能讓人重獲自信和聰明,那么為什么也有一些人臉部煥然一新卻始終死性不改?
思考:你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
(二)引入術語:自我標簽
師:馬爾茨發(fā)現,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幅用來描繪自己的“心像”。他認為,真正起作用的是每個人的心像。這幅心像即是心理學所指的“自我標簽”,即用來描述自己、形容自己,成為自己身上的標志或特征的詞句。
(三)呈現主題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自我標簽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它能控制一個人的行為,使我們變成標簽所描繪的那樣。尤其是消極的、否定性的標簽,不恰當地使用,常常使我們陷入困境,不利于我們成長(ppt展示主題)。
二、不完美的自己——你的消極標簽是什么?
師:每個人似乎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認識,總是不那么完美和有缺陷。比如:我不善于表達、我天生就不是學數學的人、我過于謹慎等。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優(yōu)秀的自己過于完美、認真的自己過于執(zhí)著、細心的自己過于謹慎……
(一)活動一
寫下你認為你自身的一個最顯著的消極標簽。
(教師可以先自我表露作為范例。例如:我并不善于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學生分享
引導學生認識到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著消極標簽,讓學生積極去搜索自身的消極標簽。同時通過教師的自我表露,打消學生可能存在的擔憂。
三、誰制造了這道“心靈傷疤”?——消極標簽的來源
師: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消極標簽,有沒有想過它從何而來?其實它是在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并經過你的同意而貼上去的。
(一)個案一
高一學生小艾有一個心病,每次別人肯定他時,他內心總是感覺特別不舒服和焦慮,并會謙遜地回應:不是那樣的。盡管在大多數時候,他也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務,學業(yè)成績也保持在中上水平。但他深信:“我其實并不那么優(yōu)秀”。
原來,上初中前,小艾一直是家人和老師的驕傲,特別優(yōu)秀。大家都認為他一定能考上市里的重點中學。結果他嚴重發(fā)揮失常,最后去了一所普通中學。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之后,當面對親朋好友時,他解讀到的只有失望、惋惜和指責。平時跟他要好的同學和關心他的老師也都似乎疏遠了他。這讓從小到大都被光環(huán)圍繞的他幾乎崩潰。但某天晚上,他似乎想通了:如果我真的優(yōu)秀,那我肯定不會考砸;大家都只喜歡厲害的人,像我這樣差勁的人,肯定不會受到大家的關注。慢慢地,他也認同了自己并不優(yōu)秀的觀念。
思考:
小艾的消極標簽是如何貼上去的?(師總結,見表1)
(二)活動二
寫出支撐你的消極標簽的三個來源。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根據以上所講的消極標簽的三個來源,尋找證據填寫。)
(三)學生分享
學生自主分享。
師總結:同學們很努力想從這三個來源中去找到各種證據來告訴別人,你就是消極標簽中所描述的那個人。大家似乎對它深信不疑,而實際上,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程度有多高?我們?yōu)槭裁磿?zhí)著于自己就像消極標簽所說的那樣?
四、我們?yōu)槭裁慈绱讼嘈??——消極標簽的背后
師:心理學研究發(fā)現,消極標簽有它很難讓人覺察的功能,它的背后常常隱藏有不易發(fā)現的兩個角色。
(一)個案二
高一女生小佳,初中在鎮(zhèn)上一所普通學校就讀。三年初中,她學習勤奮、出眾,中考時成績出色,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重點高中。但是,從新學期一開始,一想到高中課程難度會提高很多,一想到重點學校的同學的學習基礎要好得多且努力得多,一想到家長曾經對她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她就感到危機重重。開學后的第一次月考,她的成績在班上是倒數,這讓初中三年從來沒有掉出年級前五名的她痛苦不已。之后,她不斷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甚至想到,她的能力水平其實并不能夠讓她考上這樣一所好學校,中考那次純粹是自己發(fā)揮好。接著,二次月考、三次月考……她的成績似乎一次次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其實我學習并不那么好,我的“好”只是偶然。后來,她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努力,漸漸地習慣了自己是班里的后進生。
思考:
(1)你相信她考上重點高中靠的只是運氣嗎?
(2)為什么在她一次次遭受打擊后,她開始把考上重點學校歸因于中考時運氣好而己?
(3)當她給自己貼上這個標簽后,她有怎樣的變化?
(二)消極標簽背后隱藏的兩個角色
(1)弱小者角色——你在否定什么?
師:對應上述的問題2,解釋的方法即是消極標簽中的弱小者角色(見表2)。弱小者角色的心理語言是: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不好。弱小者角色通過否定自己,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目的。
(2)無助者角色——你在逃避什么?
師:對應上述的問題3,解釋的方法即是消極標簽中的無助者角色(見表2)。無助者角色的心理語言是:我既然已經是這樣了,那我還能做什么呢?無助者角色通過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尋得自我安慰,以逃避自身的責任為目的。
(師總結:消極標簽背后的這兩個角色都是通過潛意識層面間接影響著我們??赡芪覀儾]有意識到,但是實際上它卻以弱小者和無助者的角色讓一個人變得更加被動和無助。)
五、沖破“魔咒”的控制
師:我們己經發(fā)現,消極標簽并不那么可靠。雖然它能夠在某些時候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卻以逃避自身的責任為代價。消極標簽所掩蓋下的弱小和無助不利于一個人的成長,我們需要沖破它“魔咒”般的控制。
(一)識破消極標簽背后隱藏的角色
活動三:
識破你的消極標簽背后的角色。
規(guī)則:從班級里隨機挑選兩到三位學生的消極標簽,然后全班學生自由討論,一同識破。注意被選擇作為識破對象的學生要匿名。
師總結:識破這兩個角色可能會讓我們自身感到驚訝、焦慮與不安。因為,它會是一個人極力想否認的東西。而只有鼓起勇氣去直面它,我們才有可能走出它的控制。
(二)質疑支撐消極標簽的證據
活動四:
質疑你的消極標簽(從三個來源)。
規(guī)則:從班級里隨機挑選兩到三位學生的消極標簽,然后全班學生自由討論,一起找證據質疑。注意被選擇作為質疑對象的學生要匿名。
首先以小佳的消極標簽為例子,進行質疑(見表3)。
師總結: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通過“我”這面鏡子在窺視著世界、他人和自己。因此,對自我的認識也會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個體性。從這一點上說,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質疑和反問,認清真實的自己。
(三)接納改變過程中的困難
師:人往往害怕改變,這就導致消極標簽一旦被貼上,我們寧愿選擇退縮而不去直視它。因此,除非你能忍受改變過程中的各種困難,不然你就難以逃出消極標簽的“魔咒”。
活動五:
交叉手指實驗
1.實驗過程
(1)將手掌張開,十指交叉合起來,連做三次。左手的拇指在上還是右手的拇指在上?
(2)請用相反的方式交叉雙手,有什么感覺?
(3)再繼續(xù)游戲,請按照實驗第2次的交叉動作,稍用力重復一次,有什么感覺?再不斷重復30次,有什么感覺?
2.討論與分享
在“交叉手指”游戲中,聯系本節(jié)課的主題,你想到了什么?它給你什么樣的啟發(fā)?
師總結:改變習慣是一個不舒服的過程,但是會在行動中慢慢習慣。同樣,要消除消極的自我標簽也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較長時間的探索和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六、結束語
毛毛蟲蛻變?yōu)槊利惖暮且粋€痛苦掙扎的過程。我們的成長也是如此,直視你的消極標簽,需要你的勇氣和不遺余力的努力!最后送給同學們三句話:1.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2.洞察自己每一個消極標簽背后的“故事”;3.從積極的角度去對待自己的每一個不足。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在充分考慮高中生認知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以“我的標簽是什么—消極標簽的來源—識別消極標簽背后的潛意識動機—如何沖破消極標簽的控制”為主線展開。內容層層遞進,通過貫穿其中的五個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自我剖析。整體課堂氣氛真實民主,學生能夠自由表達并勇敢地去面對自身的問題。本節(jié)課整體效果較好,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不足之處在于教學形式略顯單一,還有改進的空間。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華僑中學,中山,528400)
編輯/王晶晶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