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福
提起毛六,在南京城的棋迷圈中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這,不止是毛六很愛棋也下得不錯,還在于他經(jīng)營著一個名氣不小的棋攤。
毛六只是個乳名,其大名叫張士山。他1962年出生于南京,在家中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從小和家人就一直住在離市中心鼓樓不遠的丹夙街。毛六的爺爺張立早年生活在長江以北的六合縣,靠編織五花八門的竹器營生,后來他帶領全家人進入南京市區(qū)內(nèi),也把蔑匠技術傳給了兒子張恒友。盡管坊問有“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之說,但張家的這一祖?zhèn)魇炙囈参茨荛L久地傳承。別說后代的兒女沒有人重操舊業(yè),就連張恒友自己解放后進了市建一隊工作另起了生活的爐灶。但不管怎么說,從爺爺?shù)礁赣H,由于他們特別能吃苦和勤勞,不管世道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張家一家人的生活始終是比較穩(wěn)定安逸的。作為爺爺?shù)男O子和父母的老巴子,毛六自小就受到長輩的疼愛與呵護。
毛六的個人簡歷并不復雜,1970年上了家門口的小學,1975年進了頗有名氣的南京十三中,先后在那里讀完了初中和高中。那時候,正值文革動亂十年,“讀書無用論”在社會上的影響不小,很多人包括學生忙于造反而無心學習。但毛六從小就愛讀書,人也很聰慧,學習成績一向不錯,高中時還擔任過班上的英語課代表,也曾有過報考外語類大學的夢想。但是,毛六到了1979年高中畢業(yè)之際,由于母親從當時經(jīng)濟效益不錯的南京玻璃纖維五廠退休,考慮到成人后有一個飯碗比較穩(wěn)當,他思忖再三最終頂了老人家的職。從此,他進工廠后一干就是13年,直到1992年企業(yè)效益大滑坡后下崗。
毛六和象棋結緣,首先就有祖?zhèn)鞯囊蛩?。其爺爺一向做活靈巧,常在勞動歇息之際,會把身邊的棋子摸出來,找上有同樣愛好的熟人玩上一陣子。父親張恒友,在放棄老本行進了企業(yè)后,一到放假休閑的日子,就常常將同事或鄰居喊到家里,把絕大多數(shù)時間獻給了楚河漢界分明的棋盤。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有大人對弈,小毛六都是忠實的看客。說來也怪,幼小的毛六非常調(diào)皮好動,像打彈子、跳牛皮筋、甩炸藥包、玩官兵捉強盜等游戲,哪一種場合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墒牵坏狡遄肋吘妥卟粍勇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盯著移動的棋子。因為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加上經(jīng)常在家門口看棋,不時地上陣小試牛刀,讓毛六年少時就有了良好的棋藝基礎。幸運的是,毛六從初中到高中的語文老師施茂松也是水平不錯的象棋愛好者,在課外閑暇時,施老師常約毛六下棋或拆棋,直到毛六工作后也會抽空找他對弈,堪稱毛六一生的良師益友,既教毛六讀書明理,也增加了他對中國象棋的濃厚興趣。
工作后進入成年的毛六,下棋成了他業(yè)余生活的主要部分。此時的父親和哥哥早就下不過他,家門口的鄰居中也鮮有對手,他經(jīng)常會跑到市內(nèi)各個棋攤轉(zhuǎn)悠,與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人過招。很多棋友非常喜歡和憨厚的毛六結交。通過認識眾多市、區(qū)中知名高手,并經(jīng)他們的細心指點,讓年輕的毛六受益匪淺。由于毛六所在單位系街道企業(yè),一般不支持職工外出活動,所以和其它單位業(yè)余棋手相比,他幾乎就沒有參加過如金陵杯、金箔杯等市級性正規(guī)的大賽。但毛六是一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人:1996年,南京玄武區(qū)舉辦了由轄區(qū)十幾個街道組成的象棋賽,參賽人員數(shù)十人,結果讓毛六奪得第一;2006年,由南京江浦縣房產(chǎn)部門舉辦的“盛澤杯”中國象棋個人賽,其中不乏兩屆金陵杯冠軍得主章磊,還有胡長俊、魯克真、馬亦兵等眾多好手,毛六硬是從荊棘叢中殺出一條血路最后捧得桂冠。
至于毛六的象棋水平,他應該屬于市甲級棋士之列。關于毛六的棋風,省棋王劉玉忠的評價是:毛六是一個非常聰明、行棋靈活、勇于搏殺又常有意外之舉的棋手。但不足的地方在于,有時候會因思考不縝密和隨手,也會讓到手的大好局面輕易喪失。但不管怎么說,一般的棋迷不是他的對手,即便是地方上的一些名手,一旦碰上了毛六并和他交鋒,也不敢對他小視和大意。還有人說,毛六下棋是野路子,意思是說他慣于亂戰(zhàn),不懂棋理,這也不盡然。早在毛六上中學的時候,南京市里的書店,尤其是像朝天宮舊書攤市場等處,多有介紹中國象棋開局、中局、殘局和經(jīng)典對局的小冊子,除了大哥張世杰(本應叫張士杰,“士”變成了“世”,是戶口登記時出了錯)會買書給他看以外,毛六也經(jīng)常自己去淘書。現(xiàn)在,他更是愛讀《棋藝》雜志和上網(wǎng)觀看象棋賽事的信息,肚子里關于象棋的墨水并不比人少。若把毛六看作是棋場上的魯莽英雄,那確實是一種偏見。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毛六的生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首先在1991年,住了幾十年的老平房遇到了拆遷;接著是1992年下崗的當年,毛六和來自六合老家的姑娘王開琴結為秦晉之好,兩年后兒子張正宇呱呱墜地。下崗后的毛六沒有急于重新找工作,因為和父母長期住在一起的他,生活上沒有多大的憂慮。當時處于改革開放深化的年頭,而石頭城內(nèi)外正是個體私營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之時,毛六考慮的是就業(yè)不如創(chuàng)業(yè),何況希望有更多時間下棋的他,從內(nèi)心講就不愿受到單位按部就班的約束。1994年,根據(jù)就地拆遷回原處的原則,在大哥張世杰的幫助選擇下,毛六一家和父母搬進了現(xiàn)在的新住地,即大石橋小區(qū)32號115幢一樓70多平方米的大套房。此處門前道路寬敞,僅需穿過一幢樓距離就是丹夙街大馬路,市口非常好,這讓毛六感到很中意,也有了在此處開店的念頭。
1995年春暖花開的日子,毛六將這處房子的客廳打開,做成了小店門面房,進而到工商部門注冊為“茂盛煙酒雜貨店”(2013年變更為“張士山煙酒雜貨店”)。不久,小店又代理了居民認購牛奶的業(yè)務,毛六和家人在店門一側(cè)墻下擺了若干長條凳子,讓上街買菜回來的鄰居們路過歇息。而每天一到下午,有些鄰居喜歡聚集到這里打牌下棋,毛六自然是下棋人群堆里的???。時間長了,來玩的人多了,為了不讓大家在夏天遭烈日曬,雨雪天受水淋,毛六和家人干脆在門前墻頭一側(cè),搭起了高二米多、長十米左右、寬一米多的長條雨棚。因為這個地方屬于市中心地帶,居民文化娛樂的地方本來就少,故居民們的娛樂活動得到了社區(qū)居委會的認可,還在雨棚的墻頭掛上了藍色且寫有“棋牌室”的大牌子。
說到棋牌室,這些年在都市里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地涌現(xiàn)。但是,許多號稱棋牌室的地方,里面多是打牌的桌子,來的人中絕大多數(shù)不是玩撲克就是搓麻將。而毛六棋牌室內(nèi),雖然毛六在進入新世紀不久購買了一臺麻將機,但這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在下棋,他家的棋牌室其實就是棋攤。關于棋攤的規(guī)模,由于毛六家門口小區(qū)內(nèi)道路很寬,逢晴天也可在兩側(cè)擺上小棋桌,加上雨棚處及后來把家中大臥室也改成了下棋室,最多時候可供二三十人同場對弈。還有,一般露天型的棋攤只能在白天經(jīng)營,且一遇雨雪天必停,而毛六棋攤晚上也有人挑燈夜戰(zhàn),在寒風凜冽的冬日里,溫暖的室內(nèi)經(jīng)常是高朋滿坐。此外,各處有不少棋攤,因為占用公共用地,又受缺乏公廁等條件的束縛,往往是搞不了多長時間就擺不下去。最典型的是夫子廟淮清橋處的老韓棋攤,前兩年曾盛行一時,影響也不小,但由于2014年青奧會在南京召開,城管以影響市容衛(wèi)生環(huán)境為由令其停業(yè),青奧會結束半年多了也不能恢復。相反,毛六棋攤是依家庭而建的,就不存在那么多干擾和煩心的事。
屈指盤算,毛六棋攤實際上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了,其中的發(fā)展也是從小到大、從冷到熱。毛六煙酒雜貨店開始經(jīng)營階段,因為做的是家門口人的生意,小店前的休息處不時有鄰居中的棋迷光顧,毛六也只是和大家玩一玩,況且每天來的人也不是太多。時間一久,不僅路過此處的下棋的、看棋的人多了,而且毛六不時到各處棋攤走動中順便也作了宣傳,加上毛六從小在棋迷中就有廣泛的人脈等緣故,就陸陸續(xù)續(xù)有不少人前來玩樂。凡到棋攤來的人,毛六都是熱情歡迎,以茶水相待,還為下棋人代買香煙與零食,有些棋迷到了吃飯時間怕離開棋桌,毛六和家人干脆給做上面條餛飩,加上棋迷對弈后毛六一直采取自覺交費與合理收費的方法,這些服務讓來玩的人覺得舒心,棋迷們在這里下棋也要比在其它地方感到更加安定。
我曾經(jīng)做過多次現(xiàn)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來到毛六棋攤的棋迷,可謂老、中、青、少各個時段的都有,像奪得全國少兒象棋冠軍的張玉琰如今才12歲。而長期擔任南京堯化門中學校長的李樹寶,早年曾獲得過棲霞區(qū)象棋冠軍,現(xiàn)已是年逾古稀。當年在朝天宮棋攤下棋還是毛頭小伙子的王先民和以及當初也跟毛六學過棋的張文廣等人,在棋藝不斷進步的同時,也進入了人生的中年。從身份上看,除了上了年紀的多是退休人員外,則是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此處緊靠聞名全國的珠江路電子一條街,有不少棋迷就在電腦店上班。也有經(jīng)營化工、運輸、醫(yī)藥行業(yè)的老總,其中的孫志華則是從南通到南京落戶了專門搞裝潢的小老板。在南京江北工作的查貴成,則是區(qū)稅務局的領導。此外,還有一些愛棋的大學生和中學生,也愛到棋攤上走動。不管是什么人,從什么時候來,從什么地方來,大家都為一個共同的中國象棋的愛好聚集到一起了。
經(jīng)常光顧毛六棋攤的棋迷中,劉玉忠是省棋王和多次市級冠軍獲得者,馬龍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拿過市冠軍,林衛(wèi)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三奪金陵杯桂冠,拿過此項頭名的還有老將管志年和后起之秀章磊。顏林則是三屆市職運會象棋第一名,董建平獲得過市熊貓杯冠軍。除他們之外,還有如金錫章等人在歷年各種賽事中斬露過頭角,取得過不俗的成績。而現(xiàn)在的地方名手中,就包括企業(yè)老總袁福來、姜紅偉,以及言纘昭、查貴成、尹志勇、付建國、撒世洋、胡建安、朱寶忠、張海濤、鄭平平、火箭等一批人,被棋迷們戲稱“毛總”的毛六,自然也在其中。一般來此弈棋的棋迷水平,和名手們相比自然存在著不同的差距。比如鐵桿棋迷謝善根,他一生愛棋且在南京城內(nèi)外跑過的棋攤無數(shù),如今退休后被廖二平大師棋室聘為保安后,經(jīng)常上夜班下午人卻還在毛六棋攤和人激戰(zhàn),但他自稱棋藝屬于市級二流左右,還得多向一流棋手學習。當然,還有好多人的水平是遠不如老謝的。
編輯/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