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華
(如皋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如皋 226500)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發(fā)病率有一定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應貫徹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原則。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急診溶栓治療有較好的臨床意義[1]。本文通過比較常規(guī)治療和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急診溶栓治療的臨床疾病治療效果,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診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5年11月至2013年11月間于我院進行疾病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情況分為未溶栓組和溶栓組兩組,每組30例患者。溶栓治療組中有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疾病患者23例,占76.67%,女性疾病患者7例,占23.33%,患者的年齡段在41~72歲,平均年齡為(61.3±4.1)歲。其中梗死部位為前壁的患者有11例,為前間壁患者9例,為廣泛前壁的患者4例,為下壁的患者6例。未溶栓治療組中有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疾病患者22例,占73.33%,女性疾病患者8例,占26.67%,患者的年齡段在41~75歲,平均年齡為(62.4±4.2)歲。其中梗死部位為前壁的患者有10例,為前間壁患者8例,為廣泛前壁的患者5例,為下壁的患者7例。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階段、梗死部位及疾病程度等一般情況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有一定的臨床可比性,可進行臨床比較。
1.2 方法:對所選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相應的臨床疾病治療,其中未溶栓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即患者在住院后給予連續(xù)3 d的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治療,同時給予患者連續(xù)7 d的500 U肝素皮下注射治療,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疾病改善情況給予適量的阿司匹林及硝酸酯類藥物口服治療。
溶栓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急癥溶栓治療,即患者在急診接待后立即進行吸氧治療,與此同時給予患者300 mg阿司匹林藥物嚼服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嗎啡藥物肌內(nèi)注射達到止痛效果,若患者出現(xiàn)精神緊張或焦慮等情況,可適當給予鎮(zhèn)定藥物治療,使得患者盡量放松身體。后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給予患者150萬U尿激酶融入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保證溶液于30 min內(nèi)滴注完,后將患者轉(zhuǎn)入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后續(xù)治療。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臨床疾病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患者的臨床疾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等三個層次。①顯效: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并發(fā)癥減輕,同時患者的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并發(fā)癥大致得到控制,且患者的心電圖基本穩(wěn)定;③無效:患者疾病臨床癥狀以及臨床并發(fā)癥均沒有明顯的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情況,且患者的心電圖不穩(wěn)定[2]。
1.4 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輸入SPSS17.0軟件包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的數(shù)據(jù)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組間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試驗的相關數(shù)據(jù)可知,未溶栓組中有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有效,占83.33%;而溶栓組中有29例患者治療有效,占96.67%,即相較于未溶栓組,溶栓組中患者的臨床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較為嚴重的冠心病之一,基本病因為人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栓出現(xiàn),進而阻塞該部位血流的供應,若患者側(cè)支血流有供應不足情況,會導致出現(xiàn)急性供血不足,從而易導致出現(xiàn)心肌梗死[3-4]。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若只是單純進行常規(guī)治療,其臨床療效不顯著。而溶栓治療通過溶解人體動脈或靜脈血管血液,達到血管再通目的,從而恢復機體血流灌注,機體血管越早開通,則溶栓治療效果則越好[5-6]。由本次試驗所的數(shù)據(jù)資料可以得知,相較于采取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采取溶栓治療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疾病治療效果,有較好的臨床療效,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靜脈溶栓臨床操作較為簡單,且不需要特殊設備支持,價格較為低廉,有較好的臨床療效[7]。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溶栓治療時應注意禁忌證及適應證。禁忌證包括以下幾種,第一,CT掃描可見患者顱內(nèi)出血或心肌梗死病灶;第二,患者有高度顱內(nèi)出血的可能病變;第三,明確細菌性內(nèi)膜炎[8]。適應證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明確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病時間;第二,顯著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第三,非增強頭顱CT顯示無顱內(nèi)出血[9]。
溶栓治療常規(guī)選用藥物為尿激酶(UK),其能夠直接作用于人體內(nèi)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將機體纖溶酶原催化裂解為纖溶酶,從而有效發(fā)揮溶栓作用,其對于新形成血栓有見效快、效果好等優(yōu)勢[10]。
總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診溶栓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且快速、簡便、經(jīng)濟、易操作,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意義。
[1] 李彥明,程冠昌,洪巖,等.溶栓后介入療法和直接介入療法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9):4690-4692.
[2] 陳治國,檀立端,于海霞,等.戒煙時間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前后炎性因子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4):1596-1598.
[3] 卞秋武,林海龍,張雙月,等.替羅非班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2,32(9):786-789.
[4] 肖文濤,王憲沛,高傳玉,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校正QT間期、校正Tp-e間期、Tp-e/QT的變化及其預測價值[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6):473-476.
[5] 高玉龍,陶英,李志忠,等.心肌梗死溶栓試驗危險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22):2599-2602.
[6] 陳治國,檀立端,程瑞年,等.不同吸煙狀態(tài)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及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3,34(16):2468-2470.
[7] 戴樹人,李芝峰,廖榮宏,等.替羅非班聯(lián)合瑞替普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43(21):2720-2721.
[8] 馮旭霞,何亞.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護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4):460-462.
[9] 黃從剛,曾秋棠,李睿等.米諾環(huán)素后處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影響[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2,26(3):236-238.
[10] Fokkema ML,van-der-Vleuten PA,Vlaar PJ,et al.Incidence,pred ictors,and outcome of reinfarction and stent thrombosis within one year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2009,73(5):62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