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 孟兆偉(大連歐科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35)
氫氣分離膜在天然氣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劉 宇 孟兆偉
(大連歐科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35)
摘 要:在天然氣的開采過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往往不能直接作為工業(yè)燃料直接使用,必須經過脫二氧化碳處理。本文介紹了氫氣分離膜的一種全新的用途,利用其可優(yōu)先透過二氧化碳的性質將其應用到天然氣處理的過程中。
關鍵詞:氫氣分離膜;天然氣;二氧化碳
膜法氣體分離技術是當今世界竟相發(fā)展的高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體混合物通過高分子膜時,各種氣體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擴散系數的不同,導致不同氣體在膜中相對滲透速率有差異。在驅動力——膜兩側壓力差作用下,滲透速率相對快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氦氣﹑硫化氫等優(yōu)先透過膜而被富集;而滲透速率相對較慢的氣體,如甲烷﹑氮氣﹑一氧化碳﹑烴類等氣體則在膜的滯流側被富集,從而達到混合氣體分離之目的。各種氣體通過膜的速率如圖1所示,可見,二氧化碳透過膜的速率要比甲烷快得多,因此可用此種膜實現二氧化碳與天然氣的分離。
天然氣開采出來后,一部分用于燃氣輪機的燃料氣,作為發(fā)電原料,以供海上平臺使用,另一部分則作為產品氣輸送到陸地終端儲存。其具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在氣井開采的初期,甲烷含量較高,此時可作為燃氣輪機的燃料直接使用。但隨著時間推移,甲烷含量急劇下降,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升高,此時,已不能作為燃料直接使用,否則燃氣輪機將無法正常工作。如采用燃油發(fā)電,會造成浪費,而且海上平臺的供給很不方便,貯藏空間也很有限。因此需對天然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使其能供燃氣輪機使用。
圖2 氣田流程
的方法有兩種,變壓吸附法和膜分離法。變壓吸附法脫二氧化碳是利用吸附劑對兩種氣體的吸附能力不同,在高壓力下對二氧化碳進行吸附,得到純度較高的甲烷。然后在較低的壓力下進行解吸附,使吸附劑可反復利用。此方法與膜分離法相比,可得到純度較高的甲烷,但其占地面積較大,程序控制復雜,運行可靠性較低,且吸附劑更換不便,尤其是在海上平臺面積有限,補給不便的條件下,限制了變壓吸附法的使用。相比之下,膜分離法的占地面積小,運動部件少,運行穩(wěn)定可靠,控制條件少,雖然所得的甲烷純度略低,但是足以滿足燃氣輪機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膜分離法的優(yōu)點就凸顯了出來,因此,海上平臺氣田天然氣脫二氧化碳首選膜分離法。
圖3 膜法天然氣脫二氧化碳工藝流程
膜法天然氣脫二氧化碳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由于膜屬于易損件,因此原料氣在進入膜分離器之前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預處理。首先原料氣通過聚結過濾器,除去其中夾帶的凝液,然后經過電加熱器加熱,使氣體脫離露點,防止在膜表面結露對膜造成損害,加熱后的氣體經吸附塔除掉其中的重烴,其目的也是為了防止重烴在膜表面結露,對膜造成破壞。經預處理的潔凈氣體被送入膜分離器,進入膜后,二氧化碳會透過膜而被分離去除掉,在膜的非滲透層,可得到提純后的甲烷。
圖1 不同氣體分子的透膜速率
通過對膜法脫二氧化碳原理的描述,膜法和變壓吸附法脫二氧化碳工藝可行性的對比,以及膜法脫二氧化碳具體工藝的研究,可看出膜法脫二氧化碳工藝流程相對簡單,投資小,運行可靠性高,尤其適合海上平臺等面積有限,補給不便的情況。此工藝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及商業(yè)價值。
參考文獻
[1]林小芹,賀躍輝.氫氣分離技術的研究現狀[J].材料導報,2005(08).
中圖分類號:TQ028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