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文 張永富
黃山之子
圖 | 文 張永富
在攝影圈,提起黃山,馬上就能聯(lián)想起張永富 — 一位35年來執(zhí)著于拍攝黃山的攝影師。幾十年里,張永富拍攝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不同風格的黃山作品6萬多張,獲得國內(nèi)外攝影大獎無數(shù)。
張永富
安徽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合肥市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德藝雙馨優(yōu)秀會員。
2007年9月,榮獲中國攝影第七屆攝影創(chuàng)作金像獎;中國第十屆國際攝影展覽生活類金牌;組照《黃山頌》獲中國第21屆全國攝影藝術(shù)展最佳寬畫幅攝影藝術(shù)獎;《黃山史詩》獲聚焦黃山國際傳媒攝影大獎賽特別大獎;出版?zhèn)€人專集《黃山》、《冬之黃山》、《黃山松石》、《黃山風光》、《黃山之冬》、《黃山神韻》、《黃山四季》、《黃山精華》、《黃山攝影實踐》、《黃山繪畫材》上下集、《畫意黃山》等十余本。
Q: 從什么時候開始拍攝黃山?當時出于一種什么機緣開始拍攝黃山的?
A: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拍攝黃山了,當時我還是一名高中生。跟黃山的結(jié)緣,其實很簡單,我愛好攝影,而且就生活在黃山腳下,拍攝黃山跟一般人相比,占有地利的條件,我干嘛要舍近求遠呢?作為一個窮學生,從拍攝家鄉(xiāng)的美景開始,這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Q: 您認為黃山風景有哪些獨特的美?
A:我認為黃山獨特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A:一是以雄奇為冠。黃山景區(qū)內(nèi)群峰林立,山壑遍布,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其中主峰蓮花峰和天都峰、光明頂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行走山間,時而坡緩幽幽,時而壁立千仞,常有峰回路轉(zhuǎn),豁然開朗的感覺!
A:二是以靈秀見長。黃山素有“前山雄,后山秀”之說。所謂的后山主要是指北海、西海一帶,而西海大峽谷又以“奇石博物館”著稱于世。后山的靈秀主要體現(xiàn)在奇松、怪石、云海的完美組合。A: 三是以變化取勝。黃山除了四季變換,景色不同以外,最奇妙的是峰峰有巧石,而觀賞巧石的位置不一樣,巧石的形態(tài)也會隨著發(fā)生變化,最有名的巧石就是飛來石了,可站在北海景區(qū)看飛來石又酷似一個碩大的“仙桃”。當然,最奪人心魄還算黃山那變幻莫測的云海了。所以,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氣候去看黃山,都能帶給你意料之外的驚喜。
Q: 您認為拍攝黃山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A:現(xiàn)在拍黃山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非常多,要想拍出佳作,就要有獨特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陀^地說,黃山風光片的構(gòu)成要素除了光線和色彩外,無外乎峰、石、松、云等,一張好的黃山風光片,無非就是這些要素的巧妙組合。而這些要素的巧妙組合又不是想見就能見到的,這就需要時間!換句話說,要獲得一張好的黃山風光照片,天時地利最關(guān)鍵,而天時又是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所以我常對別人說,好的黃山片是守出來的,這是難處之一。A:其二,就是如何突破的問題?,F(xiàn)在黃山的作品可謂多如牛毛,精品佳作也隨處可見。黃山雖大,可拍攝點也就那么多,大家都站在同一個地方拍,難免會拍攝出雷同的畫面。這就需要突破,需要創(chuàng)新,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難!總之,要想拍攝出與眾不同的黃山作品。想法和創(chuàng)意是最重要的。
Q: 對初學攝影的朋友有什么建議?
A:要想拍出好的風光攝影作品,以下是四個最最基本的要點:
A:第一腿要勤。好的作品都是跑出來的,風光攝影作品更是如此。能夠起早摸黑,是一個風光攝影師最基本的素質(zhì)。
A:第二眼要毒。攝影是一個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展現(xiàn)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面發(fā)現(xiàn)美是最重要的。
A:第三手要快。攝影是瞬間的藝術(shù),精美瞬間稍縱即逝。當機遇來臨之時,就要求我們必須“穩(wěn)、準、快”地按下快門,捕獲精彩瞬間!
A:第四心要靜。好片子是守出來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對攝影初學者來說,當面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時,都會好奇,進而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沖動,于是架起相機就拍。其實,這時最需要的是冷靜,要學會觀察,要把握最佳拍攝時機,記錄最精彩的瞬間。
Q:攝影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A:攝影對我而言,至少有以下兩個個好處:一,強體健身。外出拍攝,一方面能欣賞不同季節(jié)和氣候變換下的奇特美景,賞心悅目,在戶外爬山登峰,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式。二,廣交朋友。因攝影結(jié)緣,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也是攝影給我?guī)聿豢啥嗟玫呢敻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