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農業(y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這與農機的推廣使用是分不開的。大量的農機應用到農業(yè)生產中,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加快了農機機械化的發(fā)展,為農業(yè)現代化的進程提供了條件。但大量的農機在使用中,安全管理問題也日漸突出,給農機管理工作帶了來新問題與新任務,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并給出了一些關于農機安全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農機;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3.016
1農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安全意識淡薄
農業(yè)生產相對于工業(yè)生產,工序上連接不是十分緊密,比較松散,時間上也相對自由,生產的集約性不強,而生產模式多數是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農機的使用上,多數都是一家一戶獨自完成,所以很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門,對于農機的使用安全問題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忽視農機的安全生產,在農機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往往只注重農機的推廣,對于農機的安全管理問題, 往往只是走形式,停在紙面上,不能落到實處;農機的使用者多數都是農民,整體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安全生產方面所接受的培訓少,所以對于農機安全生產的意識淡薄;管理部門的重視不夠,使用者自身的意識不強,伴隨著農機數量的突飛猛進增長,安全事故頻發(fā)便是必然的事情。
1.2宣傳教育及知識結構落后
由于對農機管理上的不重視,導致在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在宣傳上不能形成定期的、全方位的推進,一些農機管理部門只是偶爾發(fā)發(fā)文件,對于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不能充分利用,一些新信息、新產品、新技術很難傳遞給農機從業(yè)人員;由于重視不夠加上財力的限制,很多農機從業(yè)人員基本都沒經過技術及安全培訓,所以安全知識比較欠缺,加上農機從業(yè)人員的知識結構落后,文化水平較低,對于現代化的機械往往只會簡單的操作,對其工作原理及安全事項基本上是盲區(qū)狀態(tài),一旦出現突發(fā)情況,便無從下手,有時處于險境卻不自知,誤操作及失控的情況在生產中常常發(fā)生,有的導致機械部件損毀,嚴重的甚至導致人員傷亡。
1.3基層管理服務網絡不健全
我國農機管理機構一般是按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幾個級別來設置,多數地方的縣、市、區(qū)機構還算完整,從編制、裝備、設施、人員等方面來看相對還算健全,但是到了鄉(xiāng)(鎮(zhèn))一級,則沒有專門的機構,一些地方只是在鄉(xiāng)(鎮(zhèn))設立一個農機站,設施、人員都配備不齊,有些地方的農機站人員基本都是聘用的,有編制的監(jiān)理人員很少,甚至沒有,機構與人員不健全,而農機主要的工作場所便是農村大地,分散在千家萬戶,基層農機機構的實際情況,很難對這些農機的使用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更別說服務了。
1.4 資金投入不足
農機安全管理是保證農機正常生產的有效手段,對于安全監(jiān)理工作應當是政府的職能所在,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卻不是這樣的,基本上是屬于部門行為,多數基層的管理人員都是沒有編制的人員,經費基本都是地方自籌,沒有納入財政預算,所以在管理上,經費不足一直是嚴重影響農機管理工作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這也導致一些地方的農機管理以收費來養(yǎng)管理,使農民的反感情緒不斷加強,安全管理工作難以有效的開展。
2加強農機安全管理的對策
2.1健全農機安全管理制度
政府及農機管理部門,要認真重視農機的安全管理,完善農機的管理機構設置,在人員、設施、裝備等各方面進行加強。同時健全和完善農機管理制度,明確分工和職責,加強對農機使用的監(jiān)督和管理,針對于農機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如違章載人、無牌行駛、駕駛員無證駕駛的情況還比較普遍,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大力度進行監(jiān)管。農機管理人員要在制度的框架下,從關心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發(fā)展良好秩序和環(huán)境的高度出發(fā),認真履行自已的責任,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全面認真地做好農機安全管理的工作。
2.2提高法律意識及安全意識
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手機、網絡等多種方式,采取印發(fā)宣傳資料、刷寫標語、展出圖片、宣傳車和召開事故現場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多視角、多層次、多方位的宣傳,組織農機執(zhí)法人員深入鄉(xiāng)村、農戶,采取多種靈活有效的方法做好農機安全宣傳工作。宣傳農機方面的安全法規(guī)及安全使用常識,讓農機從業(yè)人員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遵章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產的必要性,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在生產實踐中時時存在安全思想,時時進行防范。
2.3加強農機安全管理隊伍建設
農機管理的水平高低與質量的好壞是與管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以及能力高低分不開的,沒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隊伍,想要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加強農機管理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業(yè)務能力強、文化水平高、專業(yè)能力突出的高水準的農機管理隊伍。一要建立人才的管理機制。采取考核機制,加強農機人員的政策法規(guī)、政治理論、專業(yè)技能等方面學習,同時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和政治思想素養(yǎng);二要請進來、送出去。請進來就是從外部引進一些能力強、業(yè)務精的人員充實到隊伍中來。送出去就是把隊伍中的一些年富力強有培養(yǎng)前途的專業(yè)人才送出去進行學習培養(yǎng),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為農機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文通.農機管理的首要責任是安全生產[J].河北農機,2008,(03).
[2]韋顯國.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的對策[J].廣西農業(yè)機械化,2005,(04).
作者簡介:張雪飛,大專學歷,輝南縣農機監(jiān)理站,工程師, 研究方向:農機管理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