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
摘 要:現(xiàn)代高校教學不斷要求提高教學質量,要提高體育課教學的質量除了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材,確定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明確教學練習步驟、合理設計教學過程以外還要注重時間管理和教學組織這兩方面問題。該文通過舉例論證的方法,闡述了助跑幾步一腳踏跳越過30厘米高度,雙腳落地的教學過程,論證了時間管理和教學組織的重要性。
關鍵詞:體育 時間管理 教學組織 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81-01
在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材,確定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教學練習步驟后,教學過程設計的主要部分基本上就完成了。但是在有限的一節(jié)課的時空中,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有效性,以及滿足教學安全、教學需要等方面的要求,還要對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給以高度關注:時間管理與教學組織。這兩個方面對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下面以該研究者在現(xiàn)場課(課題:助跑幾步一腳踏跳越過30厘米高度,雙腳落地)教學步驟設置為例,談一談關于以上兩個問題在教學過程設計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和做法,不足之處希望同行與專家指正。
1 本節(jié)課教學步驟
本節(jié)課教學步驟設置如下:①隊列練習,四面轉法;②自編操,踏步,提踵練習, 左、右原地單腳跳2耀3次雙腳落地,向前、 后上一步并步跳,向左、右跨一步并步跳; ③小游戲:照鏡子,一學生做各種形式單腳跳雙腳落,另一名同學跟做;④自主練習各種形式的單起雙落;⑤教師指定的單起雙落;⑥游戲:跳格子(落在指定位置),單起雙落,左右腳交替起跳;⑦游戲:猜拳跳遠, 猜拳后,贏的學生一腳踏跳,雙腳落地,最先達到終點的學生勝利(每名學生跳過的距離為10米),到場地中間重新開始;⑧助跑幾步,一腳踏跳,越過高物(30厘米高的海綿塊),雙腳落地;⑨比賽,助跑幾步,一腳踏跳,越過高物,雙腳落地,落在指定區(qū)域內,雙手上舉木啞鈴三次,返回隊伍,與下一名學生擊掌,到隊尾站隊,下一名學生開始起跑;⑩放松,腿部拉伸操。
2 課堂練習時間的有效管理
2.1 本課例總體時間的預分配具體的來講,一節(jié)體育課時間是40分鐘,總體時間的預分配是這樣的:開始部分的整隊集合師生問好,宣布本節(jié)課內容一般3分鐘以內;最后放松總結控制在3耀5分鐘;這樣,基本部分的時間就控制在了32分鐘左右,我們認為基本部分學習的時間一般要控制在30耀35分鐘, 有利于保證充裕的教學時間。
2.2 教學時間安排詳略得當。教學過程的基本部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要做到詳略有別,有些內容可以一帶而過,比如本課例的導入教材,向前后左右上一步并步跳技術動作的學習,學生跟隨教師在較慢的動作節(jié)奏下能夠做出,那么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馬上轉入了下一個練習環(huán)節(jié),小游戲:照鏡子,即一學生做剛學過的各種形式單腳跳雙腳落,另一名同學跟做,讓學生自主練習。而涉及重難點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則要精講多練,如在助跑幾步,一腳踏跳,越過高物(30厘米高的海綿塊),雙腳落在指定區(qū)域的主要練習環(huán)節(jié),就要安排較多的時間練習,還要安排有一些教師小結、學生展示的環(huán)節(jié)等,既要練又要有思考。
2.3 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的時間計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教師要在課前有明確的預期, 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以及時間做出安排。①有次數(shù)要求的練習。有些練習比如本課例中的踏步、提踵練習,是隨著教師的口令來做的話,踏步是8伊8拍,提踵是4伊8拍,那么,教師的節(jié)奏自己是明白的,一個八拍是多長時間,加上每個練習中間的過渡語怎么說,那么用多長時間基本上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②有組數(shù)要求的練習。本課例中的比賽環(huán)節(jié)對時間的控制是這樣的,教師要講解比賽規(guī)則,用最少的話(事先要有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思考,盡量使用學生能夠明白的口語)加上一名學生或者教師全程示范,講解示范時間教師要預先演練記下時間;由于是低段學生該研究者還決定采用一組學生試做,準備提示不規(guī)范的做法;整個比賽做兩次,中間有教師的提示語言,這些教師在課前都可以進行時間上的預計。然后是對一次比賽需要時間的估計,本次比賽學生40人,分4組進行,比賽的距離是往返共20米,一組學生大概完成比賽任務需要多少時間,教師自己在中速情況下做了一次,這樣就推測出了學生共10組,完成一輪比賽需要時間就有底了。每一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教學過程就會使人感到有條不紊、松緊有致了。
3 教學組織設計
教學組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場地器材安排,講解示范,隊伍是否需要調動,分組形式如何,有沒有特殊的要求等。依據(jù)本課例主要談以下兩個方面。
3.1 精講多練。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既精煉又通俗,能將深奧的變淺顯,抽象的變具體,精講就是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對教材的主要節(jié)點用準確、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語言對學生學習進行指導;多練是指學生的體育學習屬于身體認知,主要是身體感知覺的體驗,需要多次重復練習才能掌握。精講,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分立動作練習,最好是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學生隨教師模仿,這樣有利于教學時間的充分利用。
3.2 組織形式。由于教學過程是由多個練習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每一個練習環(huán)節(jié)都會有不同的組織做法,當我們將一些練習環(huán)節(jié)按照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排列后,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果假定我們安排的教學步驟是合理的,那么接下來就要考慮對每一個練習環(huán)節(jié)該如何做進行設計。這涉及到器材的使用,畫出標志線確定練習的地點,是否需要變換練習地點,隊伍是否需要調動,如何分組,教學組織形式如何設計,這關系到教學能否有條不紊,層次分明,易于學生接受理解,減少練習環(huán)節(jié)之間時間的浪費等。
參考文獻
[1] 宋盡賢,毛振明,賴天德.明確課程性質 把握教學規(guī)律提高教學質量——解讀《對中小學體育課的基本要求》[J].中國學校體育,2007(1):22-25.
[2] 賈齊,朱妹,李國紅.關于體育課程若干基本概念之指稱對象的考察[J].南京:體育與科學,2010(6):89-92.
[3] 耿培新,梁國立.人類動作發(fā)展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