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瑛
(作者為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
春耕夏耘,勤而有獲。
什么是勤?勤的基本含義就是勤勞,熱愛勞動,就是腳踏實地,不怕苦累,辛勤工作,為人類、為社會服務。從大禹“勞身焦思平水土”開始,中華文明一直提倡“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勤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條內(nèi)容。
為什么勤如此重要,中國人民如此重視勤?這首先是由于我們的先人生活于農(nóng)耕社會,他們從自身“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繼日”(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的實踐中認識到,勞動是創(chuàng)造世界一切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源泉,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正如先秦墨子所說,“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不生”,“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華兒女世世代代傳誦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格言名句。深知只有勤,才有人生的幸福和快樂;無論處于什么地位,做何種工作,勤乃事業(yè)成功的保障;無論家與國,必須勤才能興旺發(fā)達。
勤不但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物質(zhì)和精神財富,中國人民還從自己的切身實踐中認識到,勤更是一切善良美德的源泉?!皠谡咚?,思則善心生;逸者淫,淫者忘善,忘善則惡心生?!保ā秶Z·魯語下》)勤,才能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寸絲寸縷,恒念物力維艱”。勤,才能懂道理,守規(guī)矩,腳踏實地,仁愛善良、誠實守信。只有在勤中,人們才能真正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勞動人民的偉大,才能生發(fā)出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的信念和力量,樹立起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意志?!鞍傩袠I(yè)為先,萬惡懶為首”(梁啟超《敬業(yè)與樂業(yè)》),人類種種好逸惡勞、使奸?;让?,都是丟失了勤的結(jié)果,勤、懶是區(qū)分善惡的首要標準。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就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而且使之持續(xù)輝煌。也是依靠勤勞,中國人民才能改天換地,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迅速改變了貧困落后的舊面貌,建成初步繁榮昌盛的新中國。
如今,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科學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的新時代,人們正從沉重的體力勞動中逐漸解放出來。此時此刻,我們還需要不需要勤勞,勤勞精神還要不要繼續(xù)發(fā)揚?答案是肯定的,勤勞仍然是我們的基本美德。這不僅是因為人類的體力勞動永遠不會消亡,而且勤同時也包括了腦力勞動,人類的腦力勞動更加需要勤。試看我們今天的超大型計算機和上天入海的衛(wèi)星艦艇,哪一樣不是科研人員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的哲學和社會科學,哪一樣不是專家學者在總結(jié)人民群眾智慧的基礎(chǔ)上,刻苦鉆研的成就?事實證明,無論多么高超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都要通過人的大腦和雙手去探索和把握;無論多么美妙動人的音樂藝術(shù),都要通過人的眼睛、聲音和雙手進行抒發(fā)和描繪。機器永遠代替不了真實的人,代替不了人民群眾的勤勞。
古人說得好,“細看萬事乾坤內(nèi),只有懶字最為害”(陳獻章 《戒懶文示諸生》)。懶、饞、占、貪、爛,尸位素餐,無所作為的懶,實在是罪魁禍首。那么勤從哪里來?從實踐中來,更從為人民、為國家的責任感上來。毛主席早就指出:“我們的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所領(lǐng)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苯裉?,建設(sh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尤其要牢記“勤惰儉奢,是成敗關(guān)”(呂坤《呻吟語·修身》)。不但“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而且廉政最關(guān)鍵的是勤政,勤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本質(zhì)永不變質(zhì)變色的保證。
勤之五道
一曰身勤,險遠之路,身往驗之;艱苦之境,身親嘗之。
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詳細察看;接一文,必反復審閱。
三曰手勤,易棄之物,隨手收拾;易忘之事,隨筆記載。
四曰口勤,待同僚,則互相規(guī)勸;待下屬,則再三訓導。
五曰心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苦思所積,鬼神亦通。
(曾國藩《雜著·勸誡淺語十六條》)
具體到勤的落實,前人有不少言簡意賅的總結(jié):“ 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保ㄔ鴩吨I紀瑞》)今天,我們發(fā)揚勤的美德,就要從自己開始,勤于勞動,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創(chuàng)造,盡己之力,不怠不惰,熱愛勞動,奮發(fā)有為,讓勤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