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張秀孌 (河北省隆堯縣雙碑校區(qū) 055350)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關乎到教學改革的成敗。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把《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去,轉(zhuǎn)變固有的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結構,打造高效、全面的優(yōu)質(zhì)課堂。
小學英語 高效 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育界有句很著名的古訓:“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苯處熓紫纫寣W生認可,學生才愿意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因此,我采用了一些措施。我沒有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而是走到學生中間,跟他們近距離接觸,消除他們對教師的生疏感和畏懼感。我經(jīng)常微笑著和他們聊天,甚至開玩笑,讓氣氛活躍而又輕松。我尤其關注那些被忽視、甚至被蔑視的學生,讓他們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和關愛。由于小學生的個頭一般都比較小,所以我經(jīng)常要俯下身子和他們交流,看著他們的眼睛,有時還拍拍他們的肩,摸摸他們的頭,塑造一個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我還用他們喜歡的語言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喜歡的話題,投其所好,讓他們對我的話感興趣,愿意把我當作他們的朋友。比如,我經(jīng)常用一些動畫片中的人物來引出教學內(nèi)容,盡量用學生喜歡的事物來造句子或者編寫對話,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教師可從學生熟悉的物品入手,讓學生接觸和學習英語。比如,在教室內(nèi)貼上相應物品的英文名稱,board,light,bag,ruler,classroom 等,或者寫上簡單的句子,“This is my book.”“I like English.”“The desk is yellow.”“Good morning.” 這樣,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盡量用英語交流。教師還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課堂用語。比如,Open your book. Look at me. Who is not here? Come here. You are clever. Great! Well done! Read after me.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擇相應的英語句子和學生交流。比如,對于六年級學生,教師可以用大段英語和他們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如Spring come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Do you like spr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How are you going there? 跟三年級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盡量用簡單詞句。比如,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today? It is 8:OO o’clock. It’s time for English.有時教師甚至要用漢語夾雜英語單詞的形式跟學生交流。
1.教材的刪減與補充。教材的編撰主要是基于普遍狀況和教學規(guī)律進行的,這就意味著教材本身不能完全適合每個地區(qū)、每一個學生群體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做好教材的刪減和補充工作,明確教學重點,豐富相關材料,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講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時,我改變了以往要學生去記單詞、背句型的做法,而插入一些有趣的活動話題。比如,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的話題,利用過去時態(tài)和單元出現(xiàn)的單詞,說一下在過去的某個時間做過什么,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又準備去做什么。在學生都說完之后,我針對學生所造語句中出現(xiàn)的語態(tài)、短語用法等方面的錯誤進行糾正。然后通過進一步的練習,學生不但熟悉了單詞,也掌握了句型的用法。最后,我再預留一些作業(yè),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掌握了不同時態(tài)的表達方法,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動靜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做到動靜結合,即聽講時全神貫注、專心致志,互動時積極活躍、敢于表現(xiàn),從而做到快樂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上精心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活動上要巧妙安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3.寓教于樂,貼近生活。小學生天性活躍,好奇心強,教師可采取情景教學和游戲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動”起來,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 How much is it?”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去感受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4.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要追求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使開動腦筋、勇于表現(xiàn),去貼近自然、融入社會。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掌握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教學有其規(guī),教育無常規(guī)。教學的方法靈活多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分組討論交流、小組匯報等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因為采用分組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還可以使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上的盲點和學生理解的誤區(qū),以便對教學進行改進,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僅以英語學習中的“畫”“唱”為例,談談具體的分組教學措施的實施。
1.英語學習中“畫”的作用。在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手段來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認知。如“小汽車”這個單詞,教師可通過圖畫展示、學生臨摹的手段來搭建物體與英語單詞間的橋梁,然后引進對話:“What’s this?”“It’s a car.”“Is this a car?”“Yes,It is.”這樣以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反復演練,就能夠?qū)ⅰ靶∑嚒边@個詞匯深深印在學生的心里。教學實踐表明:畫面可以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而教學的過程又能使學生身臨其境,降低學生對句型理解的難度;另外小組合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交流。
2.英語學習中歌曲的作用。唱英語歌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增添樂趣,還能加深理解、方便記憶,從而達到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和共同提高。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這句話時,我?guī)ьI學生欣賞歌曲,在歌曲的高潮部分音樂突然停止,這樣就引起了所有學生的困惑,進而引出“What’s the matter?”這個句型,然后引導學生對這個句型的實用環(huán)境問題進行討論和總結,使學生在交流、協(xié)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得英語知識。
總之,在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