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秀,韋一文
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
淺析民辦院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陳毓秀,韋一文
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
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直接影響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重視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民辦院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現(xiàn)狀及困境進行了分析,對如何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出相關的建議,以期許給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民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
標注:2014年校級基金資助項目,項目名稱:民辦院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分析和方法改進的研究,項目編號:2014JG12
近年來,隨著民辦院校地位的提升,民辦教育已發(fā)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作為學校建設和發(fā)展的主力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并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不僅關系到師資隊伍建設,更關系到學校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影響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民辦院校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啟發(fā)教師的覺悟,提高教師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動員教師有效地教書育人,為教育事業(yè)做貢獻。但由于民辦教育起步較晚,發(fā)展緩慢,導致民辦院校處于“弱勢”地位,從而使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里,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對民辦院校的建設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引起民辦院校的重視。
2.1 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教師流動性大
相對由公辦院校,民辦院校的教師沒有享受相關的國家政策和福利,教師的編制、物質待遇、業(yè)務培訓等方面,都享受不到公辦院校的同等待遇,更缺乏國家的統(tǒng)一管理機制,同時由于受外界思想的影響,導致民辦教師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沒有身為教師的光榮。種種因素使得民辦院校的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教師流動性比較大。
2.2 教師準入門檻不高,學校注重學歷多于品德
教師作為學校教學和發(fā)展的主力軍,教師的品德和能力直接影響學校的發(fā)展和建設。但民辦學校由于受經(jīng)費來源的限制,導致民辦院校在招聘教師時往往降低門檻,有教師資格證或高學歷就能直接進入。但依靠一紙教師資格證或者學歷畢業(yè)證根本不能反映教師專業(yè)知識是否過硬,更難判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使得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良莠不齊,難以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2.3 師德師風建設力度不夠,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在民辦高校中,主要青年教師居多。但大部分青年教師剛踏出校門,不能完全從學生身份轉變成教師角色。由于不能完全適應從學生過渡為教師的轉換心理,導致青年教師敬業(yè)精神、奉獻精神不夠。大部分民辦院校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力度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及時組織教師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缺乏對青年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培訓,沒有充分發(fā)揮“傳、幫、帶”作用。
2.4 教師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泛濫,教書育人目標不明確
在民辦院校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大部分教師有嚴重的“重教書輕育人”思想,認為自己只是把書教好就可以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則應該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錯誤認為課堂上僅僅教授學生書本的知識,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之外,育人工作與自己沒有關系,使得教師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泛濫,教書育人目標不明確。
3.1 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
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而復雜的工作過程,并且前提是學校要重視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切實完善和健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建立一個提高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運行機制、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保障、經(jīng)費保障、陣地保障和責任保障等保障制度
3.2 加強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
在民辦院校中大部分教師重教書輕育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己無關。學校應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多種渠道重視校園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的渲染,促使教師無形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良好氛圍,從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從而有效地進行育人教育。
3.3 量化教師思想政治考核和評價標準
建立有效考評制度,是衡量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也是提高民辦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必要手段。學校針對教師的特點,建立適合大眾的考核機制,量化教師思想政治考核和評價標準。同時可以通過領導、教師、學生三者的評分,對教師進行中肯的綜合評價,最終將打分和考核的結果存入檔案,作為對教師進行職稱晉升、年度考核和評先推優(yōu)等工作的重要依據(j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能促使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3.4 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增強教師的歸屬感
教師作為民辦院校發(fā)展的主力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校的發(fā)展。學校要從各方面多關心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加大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力度。同時及時幫助教師解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給予教師一個優(yōu)越的教學環(huán)境,更是要提高教師的薪酬待遇,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從根本增強教師心理上的歸屬感。
3.5 加強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
學??梢酝ㄟ^各種培訓方式使教師不斷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不定期地舉行政治理論知識學習講座,鼓勵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向教師灌輸馬克思、列寧主義等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素質的理論;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座談,了解教師思想發(fā)展的動態(tài),更是通過座談激發(fā)教師的思考,使教師在反思中及時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總之,民辦院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是一蹴而就能體現(xiàn)出來的,而是一個長期化、系統(tǒng)化的工程。要想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還需繼續(xù)努力探索和研究,積極尋求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1]齊新林.民辦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2(01)
[2]趙聯(lián)果.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J].學理論,2011(05)
[3]陳毓秀.對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4)
[4]趙聯(lián)果;張旭東;楊彬權;吳娟.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