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紅
小孩子是小動物,他們吃好飯的時候,就會撒歡兒。記得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在廚房里蒸好了一盤海蛤,一轉身,它就不見了。我四處找,才發(fā)現是兒子聞到鮮美味道,已經把它端到飯桌上,他神速得竟然都沒有讓我看到,也沒燙了手。直到現在,兒子上大學了,每每吃好飯的時候,還都是興味盈然。
對小孩子來說,吃是最重要的,他們要靠食物來營養(yǎng)和生長。
在危地馬拉進行的一項兒童早餐研究中發(fā)現,三歲以前早餐喝粥的兒童,與不喝粥的同齡孩子相比,在閱讀和解題考試中成績更好一些。
童年時期,是每一個孩子身心發(fā)育的“機會之窗”,一旦這扇窗戶關上,就會終身難以補償。吃得好,是孩子的第一需要。
在做一名廚師長方面,我沒有什么很好的經驗,倒是有個一直難忘的教訓,想在這里說給大家聽聽。
兒子三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參加單位的一個聚會,各種儀式都進行完了以后,大家開始跳舞。我一直陪著兒子,但有一個同事過來拉我跳舞,我沒有考慮很多,便遞給兒子一瓶飲料,跟著同事跳了一曲。跳完以后,兒子已經喝完了瓶里的飲料,他很喜歡喝那種稠稠的山楂飲料,但我沒有想到的是,那瓶飲料是冰鎮(zhèn)過的?;丶乙院螅瑑鹤雍脦滋於汲圆幌嘛埲?,并且從那以后,兒子一吃涼東西,胃口就不好,直到現在,他也不怎么敢吃冰糕。這件事是我一直很后悔的幾件事情之一。每當兒子胃口不好,我就用溫熱的小中藥給他調理。隨著成長,他的胃口慢慢地好些了,但始終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能放得開,吃很多的飯,并且什么都能吃。
這件事情過去以后,我就在吃上格外留意。一日三頓,我總是讓兒子喝點稀飯。我煮稀飯的時候,一般都放上大棗、紅豆、花生,有時候還放上山藥、南瓜、綠豆什么的,把它們煮得爛爛的、稠稠的,兒子很喜歡喝,也能調養(yǎng)腸胃。
我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養(yǎng)成了兒子吃水果的習慣,每天吃上一只蘋果或者一個橙子、西紅柿。兒子上了大學以后,也是同學之間喜歡吃水果的榜樣。
很多耐心又心靈手巧的母親,能做出各種各樣孩子喜歡吃的美食。有的母親,會煎嫩嫩的牛肉片,把它們夾到面包里。有的母親,會做松軟的米飯,配上紅燒茄子,我住的大院里有一位父親每個星期都為女兒烤比薩。
農村里的母親,在孩子放學踏進家門時,會掏出母雞剛下的蛋,調上面糊,給孩子煎一個軟軟香香的蛋餅。我小學一位同學的母親,用柴火把碗豆粥煨得放了花,散發(fā)著一種特別的味道,我在他家喝過,感覺那是童年最美味的粥呢。
在英文中,營養(yǎng)學家dietitian這個詞是由飲食diet 和醫(yī)師physican 兩個詞拼成的,意思自然是說營養(yǎng)除了填飽肚子以外,還有治療疾病、健壯身體的作用。
下面為家長們介紹幾種簡單又美味的飯菜:
一、米飯配三樣
把山藥、胡蘿卜切成薄片,再切一些肉片,然后燒好油,放上蔥、姜先炒肉片,炒時少倒一點料酒,再加上山藥、胡蘿卜一起炒,炒好以后盛到松軟的米飯上,就是一餐色彩、營養(yǎng)、香味都具全的飯菜了。
二、土豆沙拉
把土豆煮熟以后,剝去皮,用蒜臼子搗爛,然后燒好油,加上綠蔥、白芝麻,再加上土豆泥輕輕一炒。就成了土豆沙拉。還可在炒的時候加一點切碎的火腿丁。
三、煎牛肉片
把牛肉切成稍大些的薄片,再調一碗醬油、五香粉、料酒,把牛肉片浸到調料里,然后再兩三片一起裝到小袋里,放入冰箱冷凍起來。每天早晨取出一包來,輕輕地用油一煎,給孩子夾到面包里做早餐。
早餐、午餐、晚餐,不時地變化一下,孩子們就會有新鮮感。
海帶、牡蠣、魚蝦、豆腐,也時常讓孩子們吃點,它們含有碘和鈣,能夠使孩子的骨骼發(fā)育得更好。
可以讓孩子走進廚房,學幾樣簡單飯菜,以便他們以后離家遠去,能夠排上用場。用幾樣菜和肉,轉眼間做出可口的飯菜,這種家務勞動也很有樂趣。
孩子的飲食健康在父母的手上呢。這項工作繁瑣,但是意義重大,但得到的最好獎賞,就是孩子的開心和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