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璇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攝影系 100024)
試論長鏡頭的情感表達與敘事張力
——以李安電影“家庭三部曲”為例
王若璇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攝影系 100024)
著名華人導演李安早期的電影以博采中西之長,兼容儒道之韻而聞名遐邇。其代表作品“父親三部曲”體現了李安含蓄而冷靜的敘事方式以及對生活靜水流深般的深入思考。而獨具客觀性敘事魅力的長鏡頭高頻率地出現在“父親三部曲”中,造就了李安早期融合西方文化且深具東方情懷的風格。
長鏡頭;心理刻畫;情感表達;對比沖突;敘事張力
長鏡頭在表現心理情緒方面獨具意蘊,在充滿中西方文化沖突與工業(yè)化社會焦慮躁動的“家庭三部曲”中,長鏡頭的巧妙使用幫助李安不動聲色地揭開人物隱忍不發(fā)的外表,進入其充斥不安與矛盾的內心深處。長鏡頭以表現心理層次、情緒變化過程而見長,能夠展現人物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
在影片《推手》開始部分,朱師傅練完太極后從進自己房間到其開始打坐期間,導演使用一分鐘的長鏡頭不間斷呈現幾個簡單的動作:看向窗外、無奈嘆息關窗、起身去打坐…在此封閉的空間中,經長鏡頭的內部調度盡顯朱師傅在異國生活的陌生、局促與諸多無奈的心理狀態(tài),窗外是一個不熟悉的國度,唯有狹小的屬于自己房間是修身養(yǎng)性的棲息之所。
《飲食男女》中朱家倩與李凱逛超市的場景中使用經典的運動長鏡頭,二人邊走邊聊,隨著兩人聊天內容的深入,鏡頭由全景推進到家倩的中近景再到近景配合兩人的運動軌跡。原本兩人的關系將步入曖昧期,但由于家珍在聊天中誤以為李凱是大姐家珍念念不忘的的大學男友,隨即陷入情感糾結與懷疑,導演一鏡到底,始終以家倩的面部表情展現為主,讓觀眾隨著家倩愉快的心情瞬間跌入懷疑不安的情緒。長鏡頭將人物的情感起伏變化與人物關系的微妙轉變完整呈現的同時也秉承導演李安一貫的細膩表達。
在《喜宴》即將結尾時,醫(yī)院父親病房外,高偉同與母親坦露自己是同性戀并欺瞞父母多年與威威假結婚的一段對白中,偉同情緒一度失控。導演在這個長鏡頭中以一個全景景別來表現母子二人關系的隔閡,固定機位的同時以偉同坦白時焦慮不安地在畫框邊緣左右往復徘徊的調度來凸顯偉同多年隱瞞性取向的苦悶壓抑、對父母的愧疚以及迫于孝道而善意欺騙的無奈。特寫雖是表現人物情緒的常用鏡頭,而此處的長鏡頭卻一舉多得,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人物在焦慮、無奈、痛苦、愧疚等混雜情緒中掙扎的郁悶。母子對話結束后鏡頭未間斷而是運動到墻角躲避的微微與賽門,在完成人物情緒表達的同時增強了信息過度與戲劇矛盾。
長鏡頭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有助于在未經演染、質樸無華的現實生活中去挖掘美,讓觀眾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在李安以敘事性結構展開的電影中,長鏡頭保持了相對完整時空內的戲劇沖突,給人以真實感和思考性。
《推手》開始部分,當曉生下班回家后詢問在廚房做飯的父親近來生活狀況時,朱師傅抱怨連連。兩人的對話過程以固定長鏡頭展開,處于前景的曉生焦點清晰而處于后景的朱師傅焦點模糊,長鏡頭虛實對比配合光效的冷暖對比在父子第一次交談中暗示其關系產生隔閡,中西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難以融合,整個家庭亦是寧靜中暗涌矛盾。在朱師傅與兒子曉生下棋的一場戲中,導演用一個長達一分半鐘的鏡頭展開完整敘事,一開始曉生心不在焉舉棋不定而父親專心致志,情節(jié)以曉生接到陳太太女兒邀約朱家結伴郊游的電話為節(jié)點,轉折了父子的情緒狀態(tài),曉生由于急于撮合父親與陳太此時心中暗喜,故而一掛電話便連殺父親一片棋子;而朱師傅則陷入興奮與尷尬的矛盾中反而棋差一招。一場戲、一個鏡頭、幾招對弈輸贏隱喻出父子情緒的前后對比與轉折,李安導演以棋為介質含蓄表現出父子各懷心事,也體現出長鏡頭的敘事張力。某天朱師傅戴著耳麥哼唱京劇,畫面中一直是他的正面近景未曾改變,然而兒媳瑪莎走近的背影投射在墻上又離開,朱師傅便尷尬地閉嘴,保持安靜。此鏡中使用光影變化,即瑪莎人影的出現與消失轉折了朱師傅前后變化明顯的情緒,將鏡頭內部的戲劇性以細膩安靜的方式不動聲色地表現出來。
在《飲食男女》中,朱家倩與李凱在辦公室昏暗的燈光下情不自禁激吻,鏡頭配合他們的調度轉換景別,但當家倩想到此前懷疑李凱是家珍前男友時,一束臺燈光恰巧照亮其糾結憤怒的面部特寫,盡顯其心理矛盾重重。而鏡頭未中斷,光線與景別隨情節(jié)推進而變化,家倩情緒急轉直下與李凱對峙當年之事,此時二人開誠布公燈光由昏暗轉為明亮,但互相坦白消除誤會的同時關系卻變得尷尬異常、親密不再。導演在同一場景,一個完整地鏡頭中運用景別的變化暗示人物關系親疏離合、光線變化體現人物心理波動。對于李安來說,他需要一種有真實感的鏡頭語言進行敘事,同時又不能簡單地復現現實,而是力爭提煉現實中的標志性元素以便簡潔凝練地敘事,這一點,景深長鏡頭可以出色地完成。1
《喜宴》中,高偉同的父母千里迢迢為“假媳婦”威威帶來豐富而貴重的見面禮,威威自覺受之有愧并心事重重地走出房間去試旗袍,同時偉同的同性戀男友賽門卻從另一門進入,以好友身份送給偉同父母精心準備的見面禮,并用苦學多時的中文介紹禮物功效。而威威換好旗袍出現卻使偉同父母簇擁夸獎,賽門備受冷落地看著這一幕。導演巧妙利用場面調度安排出這一場親疏冷熱對比顯著的“送禮”場景,在此長鏡頭中呈現出精彩玄妙的雙重對比:偉同父母對威威的厚重關愛與對賽門的心不在焉形成明顯反差,而威威對偉同父母到來的欠缺準備與賽門煞費苦心準備禮物亦形成鮮明對比。
導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工業(yè)化開放思潮的沖突與融合之中,以客觀理性又不乏批判反思性的視角為觀眾講述了三個家庭在矛盾激化下的變遷,使人們從這三部影片中品味出對于“家庭”新的理解,然而愛與包容還是貫穿始終且亙古不變的主題。
注釋:
1.路璐.探析李安導演的影像表達與意境營造[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