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文化館 246000)
如何做好文化館管理工作
劉紅霞 (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文化館 246000)
文化館是我國興辦的一個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是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本文中筆者主要針對文化館的管理工作展開探究,希望能夠真正發(fā)揮文化館的社會職能,促進群眾文化事業(yè)的全面實施。
文化館;事業(yè)單位;群眾文化;管理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這一背景下,文化館的作用也逐漸凸現(xiàn)出來。要想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各地文化館必須轉變思想,提高認識,大力進行內部改革,通過多種手段調動起廣大館員的積極性,使其積極投入到文化事業(yè)當中,提高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做呢?以下是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管理經(jīng)驗,以供參考。
眾所周知,群眾文化具有大眾化和基層化的特點,它是一個地區(qū)或民族風土人情和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承載了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新時期以來,黨和政府進一步加大了群眾文化建設的力度。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文化館的管理者,我們必須改變以往不良的工作作風,擺正思想,切實強化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自身建設,增強自身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能力,以優(yōu)質的組織和服務,為人民群眾送上精美的精神大餐,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具體來講,主要應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服務好群眾。堅持文化館各項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努力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免費開放文化館。各文化館應把提高活動質量和服務水平放在首位,強化部門之間的合作,充分發(fā)揮文化館自身的業(yè)務優(yōu)勢,吸引更多的公眾走進文化館,參與各種活動。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將文化館的社會職能真正發(fā)揮出來。
隨著人們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文化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文化館現(xiàn)有的設施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加之免費開放的逐步推行,更是對文化館的公共空間和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情況下,各文化館必須要爭取一切可能的資金來源,及時更新文化娛樂器材,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為更好地開展工作打好物質基礎。我在實際的工作中,主要總結了以下三方面:首先,應保證國家對文化館免費開放后的所需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甚至逐年有所增加;其次,當?shù)刎斦呐涮踪Y金也要落實到位,以便進一步優(yōu)化文化館的社會形象,使文化館的公益特色更加突出,真正成為人人都能受益的娛樂場館;再次,構建完善的社會投入機制,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為文化館職能的發(fā)揮提供更多保障。
在管理方面,文化館也必須做到規(guī)范、民主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工作的職責和范圍,制定辦事規(guī)范、辦事流程和辦理標準,以“民主監(jiān)督、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結果公開”的原則開展工作,真正杜絕“有利的事多頭管”和“麻煩的事各不管”的現(xiàn)象,提高文化館的管理質量與工作水平。以人事管理為例,在管理方面,我認為應做到三個方面。首先,人才的選用應推行雙向選擇。在聘用中層干部時,應一改之前直接任命的單向形式,采取競爭上崗的制度,優(yōu)先選用有能力、有才華的人才;在聘用員工時,應該打破原來的用人機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以便將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吸引過來,充實文化館的實力。其次,實行以崗定薪。長期以來,各地文化館多使用“大鍋飯”的平均分配制度,對一些目標責任,只是下放到具體崗位,并沒有落實到個人,這嚴重制約了館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各文化館管理者必須對之前的工資制度進行改革,將工作效果與工資、獎勵等直接掛鉤,規(guī)范工作作風。
當前,大多數(shù)文化館已實現(xiàn)免費開放。這樣一來,文化館必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職能和任務。如果不思進取,一味地固步自封,那么只能將自身淹沒于文化大潮中,無法實現(xiàn)存在價值,鑒于此,各文化館必須勇于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個性鮮明、獨具特色的文化之路。首先,文化館作為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應牢牢把握“大眾創(chuàng)造、全民參與、人人享受”的宗旨,以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為根據(jù)地,以村級文化大院為著力點,立足實際,大膽創(chuàng)新,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會群體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使群眾文化教育、文化學習、文化娛樂、文化信息得到蓬勃發(fā)展,真正做到有聽、有看、有寫、有畫、有學、有歌、有舞、有演、有說,使文化館真正成為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其次,文化館還要常年與廣大群眾文化組織及文化活動骨干保持必要的聯(lián)系,鼓勵他們開展各項文化藝術知識與技能比賽,與他們形成合作伙伴關系。如開展各種球類比賽,農民文化活動,大型節(jié)日的文藝匯演、歌詠比賽等,努力做到既抓群體又抓個體,既抓集中活動又抓分散和個人活動,將文化館的職能落實到位。
從目前各地文化館的人才隊伍來看,館員的業(yè)務素質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館員學歷偏低,他們中很多人的大專、本科學歷是第二學歷,而第二學歷普遍存在水分,且部分還存在專業(yè)不對口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業(yè)務發(fā)展。另外,館員平均年齡過大、缺乏一定的業(yè)務培訓等同樣也是影響?zhàn)^員整體素質的重要方面。鑒于此,我們必須在實際的工作中注重館員素質的提高,加強自身隊伍建設。那么,如何做呢?我認為,各文化館必須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業(yè)務培訓,強化館員業(yè)務技能,提高館員綜合業(yè)務素質,真正擺脫學歷低、能力差等問題,建立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yè)務精、作風正、具有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工作隊伍。例如,堅持舉辦舞蹈培訓班、音樂培訓班、開展音樂知識講座、書畫培訓等,這樣有利于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真正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助力,使文化館的各項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館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逐步實現(xiàn)免費開放后,文化館更要從管理方面入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幫助全體館員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觀念,通過提高業(yè)務素質,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人民群眾整體素質的提升提供保障。
[1]潘曉曦.論文化館管理創(chuàng)新.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1(04).
[2]莊敏瑩.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藝海,2009(05).
[3]張陽.增強品牌意識,提升文化館形象魅力[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18).
[4]黃穎鋒.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文化館建設[J].絲綢之路,2011(20).
[5]左俐.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大力推進新形勢下文化館建設[J].理論導報,2010(02).
[6]趙劍波.發(fā)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6).
[7]任京志.拓展功能延伸服務發(fā)揮文化館在公共文化體系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理論),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