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瑜
那一天,我正行走在路上。一輛轎車突然在我身邊停下來,然后,兩邊的車門打開,顯然,有人要下車。
就在這時,“砰”的一聲,一輛摩托車碰到了道路中間打開的車門,轟然倒地。騎摩托車的女子摔倒在地。后面一輛車子緊急剎車,在離她不到一尺遠的地方停住。
大概過了一分鐘的樣子,倒在地上的女子爬起來,扶起摩托車,她的褲子磨破了,腳顯然是受傷了,她只能一屁股坐上摩托車,靜神喘息。路人都來問女子傷得重不重,一群人從車里鉆出來,緊張地問她有沒有什么事兒。
女子說,現(xiàn)在,我人都是懵的,等我緩過勁兒來再看看。
過了三五分鐘,女子伸了伸雙腿,試著用力踩了踩起動桿。發(fā)動機響了,她便駛進了車流中。她沒要車主手機號,也沒有留下一句責怨的話。
在場的人都愣住了:就這樣完事了?女子怎么著也應(yīng)該讓車主陪著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呀?大難不死,她至少可以讓車主賠上個三兩百塊或五六百塊錢壓壓驚呀!尤其是看到車主不敢相信事情就這么了結(jié)了的表情時,大家更是覺得騎摩托車的女子傻得不可思議。
我心里猛地一震,從此無法忘記那個不爭對錯不問責任不去維權(quán)的女子、那個腳不痛了就騎車走人的女子。
騎摩托車的女子仿若是從另一個時代里騎行過來的。那個時代,車沒有那么多,大街上也沒有精心設(shè)計的“碰瓷”表演和“老人摔倒路人不敢扶”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