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英
內容摘要: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小學低年級兒童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更給識字寫字教學帶來難度。這給從事多年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筆者帶來挑戰(zhàn),自己摸索嘗試進行識字教學,在學習與實踐的道路上創(chuàng)出自己的風格。
關鍵詞:語文 識字教學 策略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而識字教學又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閱讀、寫作和語文交際的基礎。教師怎樣引導低年級學生“對漢字學習有濃厚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課堂教學,提高識字興趣
1.采用多種形式的引入,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1)圖文結合,直觀形象。采用多媒體、圖片、掛圖進行引入,直觀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兒歌、謎語引入。朗朗上口的兒歌和充滿睿智的謎語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地融入識字學習中去。
2.堅持多識少寫,識寫分流。
什么是識寫分流?簡單地說,就是將識字分為兩類:一類是能識會寫的。一類是只識不寫?!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識字、寫字閱談和寫作的革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第一學段,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這一安排體現(xiàn)了認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
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識字教學方法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一方面學生進入小學后識字的積極性十分高,另一方面,低年級小學生的手部小肌肉不發(fā)達,對筆畫的長短、輕重的控制不太精確。手眼還不夠協(xié)調.寫字既緩慢又吃力,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一年級學生要帶拼音的寫好四個漢字,至少需要六七分鐘,如果所有要認識的字都要學生會寫。那將大大打消學生識字的積極性,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
3.合作識字,輕松快樂。
合作識字就是指學習者在小組,同桌的學習中,同伴相互學習中識字?!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大量生字,難免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而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或自行決定組員,在自已喜歡的環(huán)境中互相合作、互相促進各取所長、共同進步。學生既學得快樂,又記得輕松,并能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二.以生活為資源,拓寬識字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币蚨寣W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思望,是教師攻克的難點。教師應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的語言綜合實踐活動,將識字生活化。
l.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校園文化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進行自主的識字,提高識字量。
(1)認識同學姓名,提高識字量。班上有五六十名學生,一年級開學初,每個同學都將自已的姓名寫好貼在書包上。在做自找介紹時,還要講講自己姓名的來歷,使學生在聽說中既記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義。平時發(fā)作業(yè),也要請不同的學生發(fā)放作業(yè),這樣學生識字內驅力大增,提高了學生識字量。
(2)認識校園的告示牌,黑板報上的大宇,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識字量。如黑板上面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名人名言。校園里的校訓或標語等。并經(jīng)常請學生讀讀說說你在校園里看到些什么字。這樣,讓學生識字與愛校愛班、好學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識字興趣大增。
2.隨時隨地地識字
(1)看電視識字。如動畫片、《大風車》、《七巧板》等頗受孩子歡迎的電視節(jié)目,老師要有意引導學生在看電視的同時注意認讀字幕。這樣,學生不僅從中獲得大量的信息,還認識了許多字。
(2)身邊事物識字。學生經(jīng)常用的洗漱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學生經(jīng)常使用的東西,請家長配合貼上標簽或卡片,使學生在使用身邊事物時,也無意識的記住了許多生字。
3.展開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自主識字,教師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如講笑話比賽,故事比賽,介紹我自己,我的家人,我喜歡的小人書等活動,這就促使學生課外進行自主閱讀,自主識字,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擴大識字量。
總之,在課改實驗中,教師一定要采用相關的教學策略,開發(fā)、利用生活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構建生活課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
(作者單位:遼寧北票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