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莽
廣場舞是一項頗具爭議的運動形式,其噪音擾民及占據公共空間的特性,令年輕人不勝其煩,廣場舞甚至成為青年網民們口中不顧別人感受的代名詞。但離開虛擬空間,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廣場舞猶如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已經形成燎原之勢,發(fā)展勢態(tài)遠超出專業(yè)人士的預料。
廣場舞這種年輕人不喜歡甚至厭煩的運動,為何會得到大媽們的垂青?
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2014年底,我國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1.38億,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處于退休狀態(tài)的老人不僅有閑,更有健身需求,這為廣場舞在大江南北的興起提供了土壤。
廣場舞到底有多少健身功效,在哈爾濱建國公園廣場舞領隊李潔的口中,足足有六大好處。
首先,跳廣場舞可以減肥。一般情況下,廣場舞會連續(xù)跳一兩個小時,消耗掉不少熱量,即便不能減肥,也足以減緩發(fā)胖的趨勢。第二,增強心肺功能。將近兩個小時的運動,足以提升老年人的運動能力。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同時,減少高血壓、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第三,強壯骨骼和肌肉,改善體型。減少腰酸背痛癥狀,增加身體及關節(jié)的柔軟性,使人更靈活。第四,改善睡眠。運動之后老年人的睡眠更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令人更有活力。第五,增強耐力,鍛煉意志,有助于增強老年人自信心,樹立健康的自我形象。第六,提供與朋友一起分享快樂的機會,促進大家的感情交流,減少老年癡呆癥發(fā)生的可能。
今年65歲的李潔年輕時曾是單位的運動健將,經常組織單位的各種體育活動。退休前,她在家附近的公園里發(fā)現(xiàn)有人跳廣場舞,便跟著跳了一次,一曲終了,經常運動的李潔居然汗水濕透衣衫,她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廣場舞運動強度可不算小。
第一次參與廣場舞,運動范兒十足的李潔就得到了不少掌聲。從那以后,李潔經常參加舞團活動,逐漸成為團隊中的明星。性格開朗的她不滿足現(xiàn)狀,讓子女留意網絡上的新舞曲,隨時幫忙下載,同時,她也去其他舞團取經,專研標準動作,隨后在自己的舞團推廣。在她組織下,舞團的規(guī)模逐年擴大,現(xiàn)如今,建國公園廣場舞團已經成為哈爾濱較有影響力的團隊,在當?shù)嘏e辦的廣場舞比賽中拿到不少獎項。
說到廣場舞的好處,李潔滔滔不絕:“退休5年了,我沒去過一次醫(yī)院,有點小感冒,吃點藥,休息兩天就好了?!崩顫嵾€說:“每天運動出身汗,什么病毒都排出去了!”
談起廣場舞的起源,著名民俗學家周星概括道:20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改革的成功和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使得初步實現(xiàn)溫飽的郊區(qū)或城鄉(xiāng)結合部的農民常以秧歌舞“進城”的方式表達喜悅,奠定了廣場舞發(fā)展的基礎。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紀初年,伴隨社會經濟發(fā)展,城市的廣場文化建設、社區(qū)文化活動日益增多,廣場舞應運而生。2008年,隨著北京奧運會在全國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廣場舞漸成規(guī)模,發(fā)展成深受百姓喜愛的集體性文體活動。公開數(shù)據表明,中國的廣場舞愛好者人數(shù)已近億。
“大媽跳廣場舞”已成當下流行甚廣的一種固定搭配,雖然不乏夾雜著戲謔、調侃之意的網絡傳播在制造噱頭,但中老年群體的確是廣場舞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廣場舞之所以迅速興起,與其因陋就簡的屬性不無關系。只要有塊空地,有個音箱,就可以搭起一座舞臺。記得網絡上有則新聞,節(jié)假日高速公路大堵車,大媽們打開手機放出音樂,在汽車的縫隙中也可以跳上一段。廣場舞可以說是各類運動中對設備要求最低的,空地不用支付費用,音響一般由組織者提供,大媽加入舞團往往可以做到零投入。
除了經濟上無需負擔,對于運動技巧的要求,廣場舞的門檻也非常低。相對來說,球類、游泳之類技術含量較高的運動,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讓老年人從零學起,難度較大。廣場舞則不然,只要可以走走扭扭,基本上都能加入舞團。至于舞步上的精益求精,完全可以日后精進。
中國自古就是以儒家傳統(tǒng)文化為根本,講究“群體”與“圈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城鎮(zhèn)化的加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年輕人與中老年人之間的文化代溝也逐漸形成:“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歡熱鬧,這也是我們的傳統(tǒng),廣場舞恰恰是他們‘湊熱鬧’的一個方式。”
家住北京市體育館路的周女士是一位狂熱的廣場舞愛好者,她說:“關鍵是回家也沒什么要干的,孩子很少回來,跟鄰居的接觸也少,跳舞不但健身,還可以跟很多同齡人一起聊天?!备鼮橹匾氖侨缃裰欣夏耆说膴蕵贩绞捷^少,活動場所匱乏,是造成廣場舞流行的主要原因。
曾在韓國工作的周女士留意過,在韓國的各個城市雖然廣場很多,但是鮮有大量的老年人聚集。她認為:“因為韓國政府為中老年人準備了很多娛樂文化活動場所,不少娛樂活動場所都在室內,因此不會出現(xiàn)像中國的這種情況?!?/p>
周女士的孩子在國外工作,也就春節(jié)期間可以回來看望自己。在周女士的廣場舞團隊中,類似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數(shù)。雖然有些子女和長輩居住在同一城市,但平時工作較忙,周末年輕人又有自己的生活,能回家看望老人的并不多。
與子女的陪伴相比,有些老人也更喜歡與同齡人交流,他們之間有更多共同話題和關注熱點。廣場舞恰恰給了大家一個這樣的平臺。
“以前和周圍的鄰居并不熟悉,自從加入廣場舞團隊之后,社交圈子明顯擴大了,發(fā)現(xiàn)有些陌生人居然和自己住在同一棟樓里”,周女士說,“遠親不如近鄰,孩子在國外也擔心我退休生活寂寞,缺少朋友照顧。跳上廣場舞之后,朋友越來越多,孩子們也不那么擔心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