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婕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廣西 貴港 537100)
腦梗死就是腦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缺氧而引起腦神經(jīng)功能漸進性的損害。筆者旨在觀察高壓氧配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具體情況總結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神經(jīng)內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所選患者診斷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診斷標準[1],并經(jīng)頭顱CT和(或)MRI確診。并排除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及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高壓氧輔助治療(治療組)和常規(guī)藥物治療組(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0~76歲,平均(62.5±11.6)歲,病程(60.5±7.5)d。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8~74歲,平均(61.8±9.6)歲,病程(58.8±9.6)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療組全部病例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功能鍛煉基礎上,在發(fā)病2周以內,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輔以高壓氧治療。壓力0.2MPa,加壓25min后患者戴面罩吸氧30min2次,中間休息10min,最后減壓25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根據(jù)病情恢復情況治療3~4個療程。對照組僅做常規(guī)治療和同樣功能鍛煉。
1.3 病情分級標準:輕型:肌力Ⅳ級,意識清楚;中型:肌力Ⅲ級,意識清楚;重型:肌力0~Ⅱ級,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或意識清楚。療效以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定[2]。臨床癥狀、體征徹底消失,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即可評定為基本治愈;癱瘓肢體肌力功能恢復2級以上,生活部分自理即可評定為顯效;癱瘓肢體肌力有所恢復即可評定為有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變即可評定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0.0版統(tǒng)計軟件,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0%,對照組總有效率71.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08,P=0.019<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腦的可塑性理論和大腦功能重組理論是康復治療的基礎,腦梗死是腦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缺氧而引起腦神經(jīng)功能漸進性的損害。高壓氧治療還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減輕腦自由基損傷,抑制炎性反應細胞的活性,維護血腦屏障通透性[3],高壓氧治療能提高血氧彌散能力,增加組織內氧的有效彌散距離[4]。能有效改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癥狀,抑制腦細胞死亡,促進神經(jīng)細胞的恢復和再生。
腦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其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5],所以對腦梗死患者的及時有效治療至關重要。本次臨床觀察顯示,在藥物治療和康復功能鍛煉的基礎上輔以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能有效提高療效,有利于恢復患者功能,降低致殘率。臨床療效良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jīng)雜志,1996,29(6):381.
[3] 陸 磊,孫曉江,張 進,等.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時間窗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7,29(9):618.
[4] 劉金玉.腦血管疾病治療方法與重癥救護[M].鄭州:河南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45-47.
[5] 楊 麗,韓 冰.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水電醫(yī)學,2010,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