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連華
姑蘇城外,陳家府邸,庭院深深下透出些許荒涼,曲徑通幽里散落凋零枝葉。桂花樹下,一位素衣女子輕輕撫琴,琴音悠揚,泠泠如水?;x樹梢,飄落在古琴上,濃濃花香伴著琴韻悠悠,似在訴說著如煙往事。
錢塘汪家是書香世家,家族才子層出不窮,幸運的汪端就出生在這個文化氛圍極濃的家庭。雖然母親早逝,幼年的汪端卻不曾孤單,博學(xué)多才的父親常常親自教她讀書。
聰慧如汪端,幼時讀《海賦》,兩遍即能背誦,且不遺一字。讀書更是過目不忘,所讀詩書也多能理解其中寓意。汪父曾將吳梅村及高青丘的詩集送給她,汪端獨愛《青丘集》,坦言“梅村濃而無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
汪家才女清可絕塵,如出水芙蓉,遠近青年才子聞名皆紛至沓來。汪父愛女心切,自不肯將女兒輕易許人。聞得姑蘇陳家之子陳裴之才華出眾,姿容俊雅,于是親自去蘇州察訪。
陳裴之少年成名,詩文清雅。汪父愛其才華,當(dāng)即為女兒訂下婚約。那年,汪端正值豆蔻年華,對朦朧的愛情透著無限欣喜。
八月桂花綻放,花香淡淡飄逸,嬌媚的汪端坐在樹下?lián)崆?。一曲《陽春白雪》時而如珠落玉盤,時而如泉流山澗。幾片黃色小花隨風(fēng)飄落,花落琴床,裊裊琴音沐浴花香,亦如汪端此刻的芳心,曼妙而甜美。
世事總難料,就在汪端憧憬幸福之時,不如意之事卻接連而至。兄長離世,父親深受打擊,最終撒手人寰。所有的苦難剎那間襲來,令汪端猝不及防,人如浮萍無所依。幸得姨母接濟,才不至孤身只影。
落花紛紛,不識舊枝頭;廊間燕子,難合舊巢居。人如落花不自由,心卻似燕思故里。雖然姨母待其如親生女兒,但寄人籬下的陰影時刻籠罩著她,唯有讀書作詩方能解她千般憂愁。
光陰如水般悄然逝去,轉(zhuǎn)眼間汪端已到了出閣的年紀(jì)。陳家十里紅裝,迎娶才女汪端。進陳家,入洞房,紅裝不曾卸下,夫君不曾細瞧,慈祥可親的陳母便命其吟詩助興。
汪端面若桃花,音如百靈,輕輕吟詠道:“清絕溪山好卜居,銅坑銅井可能如。生平亦抱煙霞癖,應(yīng)許同游侍著書?!痹娋淝逍码h秀,風(fēng)格明亮,博得眾人贊嘆,陳母朗聲笑道:“應(yīng)笑癡人有癡福,果然佳婦勝佳兒?!?/p>
少年夫妻,婚后生活恩愛,夫婦才情不分伯仲,猜書斗茶吟詩唱和?;楹蟮耐舳思扔小盎淝俅掺┱咕?,香溫簫局夜談詩”的閑情雅致,也有“不將艷體斗齊梁,不騖虛名競漢唐”的寫作態(tài)度。而陳裴之深知妻子非俗人,自不肯將她束縛于瑣事之中。
清代才女如雨后春筍,汪端很快就結(jié)交到女詩人惲珠、曹貞秀等人,詩詞聯(lián)賦,往來酬贈。其間,汪端將所寫詩詞用心整理,編輯出一部《自然好學(xué)齋詩鈔》送給親朋好友。此時的生活如一幅山水畫,濃淡相宜,而汪端既是畫中人,也是賞畫人。
只是不久,詩情畫意的日子便被打破,滿腹才華的陳裴之以通判之職被調(diào)往云南。未曾離別,心已惶然,汪端淚落如雨,難合眼前人,而陳裴之又何嘗不傷離別?自古男兒重仕途輕別離,而重情重義的陳裴之卻不忍妻子獨守空房。陳裴之最終沒有赴任,只在縣衙里做了個小官,雖不能施展抱負,卻給了汪端最溫暖的呵護。
汪端自幼通讀明初詩人之作,深受其影響,從而萌發(fā)了編選《明三十家詩選》之愿,陳裴之支持妻子并為其收集素材。庭前桂花開又落,廊下燕子離又歸。汪端晨起端坐案前抄寫,夜里挑燈誦讀編著,這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平靜如水的生活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長子因病早逝,而次子也身體孱弱,這些都令汪端苦不堪言,只能借詩句抒發(fā)?!盎厥讱g驚似隔塵,玉梅花下淚縱橫。又逢翦彩傳觴節(jié),不盡悲離感逝情?!睉n兒心切令人不忍卒讀,而悲涼的命運似乎還不肯放過她。
之后,陳裴之客死他鄉(xiāng)的消息傳來,汪端的淚流也流不盡,情無處訴,念無處寄,怎一個“悲”字了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汪端凄涼地寫下“中年我是傷心者”,而那一年她才剛剛34歲,卻華發(fā)早生,容顏蒼老。
謙恭孝順的汪端只能收起淚水強顏歡笑,堂前雙親還需奉養(yǎng),即使悲傷也需獨自承受。紛亂無緒的詩稿,閃爍明滅的燭光,無不透著凄慘之意。人生之路漫長,悲傷卻無盡頭,唯有打起精神坦然面對一切。
“一唱荒雞夢易殘,掃除塵累此心安。久嘗桐樹孤生苦,且耐梅花徹骨寒。”人世間的悲苦,汪端早已嘗遍,而支撐她活下去并勇于面對傷悲的,便是親人和那本未編完的《明三十家詩選》。
梅花傲雪不懼霜寒,生活凄苦不懼滄桑。汪端以瘦弱之軀操持家務(wù)孝順雙親,挑燈編寫夜不能寐。苦難不僅沒將她壓垮,反而令其才情進發(fā),雖然飽受折磨,且身體漸漸消瘦,汪端亦全然不顧,一本《明三十家詩選》終于刊印面世,成為史上第—本以女子親自編輯成書的詩選。
女詩人惲珠贊其“深于詩學(xué),知人論世,卓爾大家”,而陳父更是以兒媳為榮,提筆寫下“開辟班曹新藝苑,掃除何李舊詩壇”。一部詩選幾乎耗盡汪端的全部心血,但她依然不肯停下。
編輯詩選是她與陳裴之共同的心愿,而她自己的心愿則是為所愛之人出一部詩集。帶著這個信念,她又投入到緊張的編寫中。幾度風(fēng)雨幾度春秋,歷經(jīng)波折與坎坷,厚厚的《澄懷堂遺集》最終得以出版。集恩愛與思念于一體的詩集散發(fā)著墨香放至案前,往日情景涌上心頭,汪端止不住淚落衣衫。
又是一年桂花開,46歲的汪端已是油盡燈枯。
桂花綻放,風(fēng)送花香,沁人心脾。一代才女汪端,一身素衣端坐樹下,一張古琴橫放案前,一曲《陽春白雪》輕輕彈起。琴音止時,流年深處,一對才子佳人攜手走來,他們吟詩聯(lián)賦笑語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