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無法領(lǐng)略特羅利的真容,但是他們并沒有離開我們的世界。在挪威的旅游市場上,他們變成藝術(shù)家手中的工藝品進入了我們的生活。
[作者簡介] 徐永平,學(xué)者。
特羅利(Troll)是北歐民間故事里的重要角色,是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有時候顯現(xiàn)為巨人,有時候又變化為侏儒,通常與人類為敵作對。
在當(dāng)代奇幻小說里,托爾金和羅琳又把特羅利描繪成為有血有肉、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演繹出一幕幕精彩動人的故事,攪動著世界億萬讀者的閱讀興趣。那么,特羅利到底有沒有?他們長什么樣?這些傳說中的怪物真有那么可怕嗎?它們最終消失到了哪里?
一、托爾金和羅琳筆下的特羅利
在《霍比特人》和《魔戒》作者托爾金那里,靈感從天而降,他寫下了“在地下的一個洞里住著一個霍比特人”。于是,他獨有的性格決定了他要去發(fā)現(xiàn)霍比特人到底是什么東西,他們生活的洞到底是怎么樣的,為什么要生活在洞里等問題。在《霍比特人》和《魔戒》中有具體的描寫,在這些故事里,特羅利(在托爾金的作品里叫作食人妖)被描繪成面目猙獰、笨手笨腳的樣子,他們的語言與動物沒有兩樣。但是,在讓特羅利接受訓(xùn)練學(xué)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再使用魔法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后,索倫掌控了特羅利,讓他們?yōu)樽约核?qū)使,四處行惡。特羅利還從獸人那里學(xué)到了語言,而西部的那些特羅利有著他們自己共同的語言,并且他們在太陽光下會變成石頭。
隨后出場的還有一類從未露過面的特羅利。在魔多莫名其妙的方言里,他們被稱為歐羅海(Olog-hai),他們是索倫創(chuàng)造的新品種,但是究竟使用了什么材料,我們無法得知。他們不同于那些古老的特羅利種族,他們可以悠然地接受陽光,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托爾金筆下的特羅利演變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魔獸世界!
而在羅琳《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特羅利的形象是這樣的:“那景象十分恐怖。它有四英尺高,皮膚暗淡無光,像花崗巖一般灰乎乎的,龐大而蠢笨的身體像一堆巨大的泥礫,上面頂著一個可可豆一般的小腦袋。它的短腿粗壯得像樹樁,下面是扁平的、粗硬起繭的大腳。它身上散發(fā)出的那股氣味臭得令人作嘔。它手里抓著一根粗大的木棍,由于它的手臂很長,木棍在地上拖著?!?/p>
二、斯堪的納維亞人眼里的特羅利
特羅利在現(xiàn)代神話小說里被描繪成一些身材巨大、形象丑陋而智力不高的怪物,他們整天只想著吃飽肚子,倒頭便睡。但是,在斯堪的納維亞民間傳說中,這些特羅利可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頭腦簡單。他們有著令人無法想象撼山動地的力氣,超自然能力和一些低級魔法。
在斯堪的納維亞人祖先眼里,一說到特羅利,他們會立即渾身顫抖,畫著十字,默默禱告。根據(jù)古代傳說,特羅利看上去什么樣的都有。有一些特羅利身材就像大山一樣龐大,還有一些特羅利小到可以放進衣袋里。不過,毫無例外,他們都有一條極像牛尾的尾巴。
特羅利丑陋的頭上通常都長有青苔、雜草、樹枝,甚至樹木。而他們的頭顱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三個、五個、九個、十五個,頭顱越多,特羅利越老。不但更老,而且更“美”,所以,多頭特羅利會更吸引那些雌性特羅利的目光,這些雌性特羅利在挪威被叫作гюгра。不過,這些不討人喜歡的怪物的壽命還是一個謎。據(jù)說,那些頭上可以長出柞樹的年輕特羅利,可以有三條性命,而年老的特羅利可以有七條命。
特羅利居住在古代挪威和瑞典的森林里。冰島那里有它們的親戚,設(shè)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也有他們的親戚。而在丹麥卻完全沒有見到過他們的身影。根據(jù)傳說,這個國家沒有森林的光禿禿大地并不合特羅利的心意。他們不能忍受太陽的陽光,哪怕是一束光線也會穿透他們的皮膚,讓他們馬上變成石頭。因此,他們希望把自己的住所隱藏在山洞里,或者石頭土埂壘起的小山里,甚至地洞里。也有一些特羅利寧愿單獨居住,有時候,獨居的特羅利會占據(jù)整整一座山,而另外一些會建立家庭或者家族部落。有一些特羅利甚至?xí)M成等級森嚴和有自上而下權(quán)力機構(gòu)的國家。他們建造了龐大的地下宮廷和迷宮般的地下網(wǎng)絡(luò),比如,傳奇人物皮爾·金特經(jīng)常去打獵的多富爾大山里就是這樣(挪威劇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創(chuàng)作有同名劇本《皮爾·金特》)。
特羅利在他們自己的山洞里藏匿了不可計量的珍寶黃金和鉆石。他們喜歡在人類面前炫耀這些搜集來的財富。傳說,在最黑暗的夜里,他們會把安置在黃金圓柱上的水晶宮殿抬到地面來,把大箱子運到露天的地方,或是為了晾曬,或是故意把箱子弄得啪啪亂響,以引起偶然走過的路人注意。
在挪威西南部的羅加蘭郡,居住著矮小的特羅利,他們的個頭如同托爾金作品中霍比特人的大小。他們給自己建造了獨居的洞穴,這些洞穴聚集成為一個個村落。這些特羅利在從事農(nóng)業(yè)耕種和手工業(yè)制作。而且在某些時候,他們自己的手藝能與人類不相上下。不過,千萬不能信賴他們——這些特羅利是天生的小偷,時刻都在尋找下手的機會。他們會定期對糧倉和附近的村莊發(fā)起夜間襲擊,奪走整袋的糧食和沒有發(fā)酵好的大桶啤酒,有時候還會在會餐時趁著不被注意偷竊別人盤子里的食物。
不過,南部特羅利的這些卑下伎倆無論哪些方面都無法與北部松恩—菲尤拉訥郡、默勒—魯姆斯達爾郡和特倫德拉格郡同類的行為相比。北部特羅利嗜血殘暴的行為和其他一些可怕的罪行——比如盜竊長角牲畜和偷竊嬰兒的惡行,會受到外界的指責(zé)。他們迷信只有人類的血,尤其是基督徒的血,可以溫?zé)徇@些冰冷而毫無人性的丑陋同類。所以,他們想方設(shè)法、不擇手段要得到那些東西。傳說就有過許多落到特羅利魔爪下的人幸運逃離的故事。一些人被他們抓去只有幾分鐘,而另外一些不幸的人則有幾個月,甚至幾年。他們把被擄去的這些人叫作bergtatte,意思就是“中了魔法的人”,或者“被帶進山里的人”。而對于那些有幸逃離特羅利俘虜命運的人來說,他們已經(jīng)再也不能回到從前的生活狀態(tài)了。他們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正常人對于那段地下洞穴經(jīng)歷恐懼的理智。順便說,要想把這些中了魔的可憐人召喚回來,只能將其置身于轟鳴的教堂大鐘里。這是對付特羅利的第二個有效手段(除了對特羅利致命的陽光)。大鐘的轟鳴會迫使這些特羅利逃離,甚至離開他們的久居之地。
特羅利還會偷竊男人的妻子,再塞給他一個與偷去的妻子一模一樣的活木偶。不過,這個木偶很快就會開始無緣無故地憔悴,死去,而不留任何痕跡。丈夫在那里為假冒者的去世痛哭哀悼,而他真正的妻子卻活生生地被拋棄在暗無天日的洞穴里流淚。她被迫用青苔、人骨和肉給特羅利煮米粥,還要遭受毫無理由的打罵和懲罰。等到特羅利決定把擄來的俘虜當(dāng)作妻子的時候,他們會把一種神奇的油膏揉進她們的皮膚里,她們的面孔會變得發(fā)黑,覆蓋了一層皺紋和天花瘢,鼻子變得就像蔥頭一樣,身體全是毛,嗓音變得粗硬,而背部下面長出了一條尾巴。倒霉的女人性格也發(fā)生了變化,她逐漸變得貪吃、淫蕩,成為沒有理智的特羅利,不再有返回充滿陽光和愛的人類世界的任何機會。
人類不想被特羅利擄做永久俘虜?shù)耐瑫r,還必須時刻提防他們最近的族類——胡里德拉(huldra),就是林中女妖。一眼看上去,她們就像是迷人的年輕女子,一頭明亮的濃發(fā)。唯一與人類不同的是——她們那仔細隱藏在華麗長裙下面的尾巴。高山上,森林里,都可能遇到林中女妖,她們會唱著歌帶著鹿在那里溜達。她們會以美妙的歌聲迷惑年輕男子。愛的咒語會長達數(shù)年,會把小伙子變成聽命于她們的真正奴隸。當(dāng)年輕男子厭倦了為所欲為的女妖之后,她們會放他自由,年輕男子會整日整夜在茂密的森林里游蕩,徒然地盡力回憶:自己出生于哪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而如果女妖自己愛上了人類,與男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那么女妖就會失掉尾巴,成為正常的女人。許多挪威人直到今天都相信在挪威中部的松恩峽灣山上有林中女妖存在。就在那里瀑布寫生的臺階上,就在弗洛姆鐵路旁邊,現(xiàn)在每年夏天都要舉辦戲劇演出,身穿長裙的女妖放聲歌唱,有意無意地引來無數(shù)旅游者觀賞。
三、科學(xué)工作者角度的特羅利
今天遇到特羅利的機會很少。異類現(xiàn)象現(xiàn)代研究者認為,在北歐大地大多數(shù)森林和山地、山谷,神奇的居民基督教教區(qū)消失了。“人們喪失了對貧窮洞穴居民的敬畏,野蠻地侵占了他們的領(lǐng)地,到處建造教堂,教堂的鐘聲把他們趕走了?!?挪威記者、研究人員道格·漢森這樣說,“也許,為此特羅利對基督徒心懷仇恨,鮮血的氣味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公牛面前的那塊紅布”。
漢森不排除這些特羅利現(xiàn)在就躲藏在深山里,在長滿苔蘚的峭壁下面,守衛(wèi)著自己那些不可想象的財富免遭人類的侵犯,以及他們對我們世界的那些奇怪認知。但是,要找到他們和修復(fù)聯(lián)系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挪威記者幾乎完全贊同來自美國的另外一位研究者約翰·邁克爾·格里爾(John Michael Greer)的說法。他把特羅利與曾經(jīng)居住在西歐森林里的菲亞(西歐神話中的仙女)、地精(西歐神話中守護地下財寶的侏儒)和埃爾弗(日耳曼神話中的自然神)等生物并列為一類。有關(guān)特羅利的生活不僅保存在民間故事里,而且可見于中世紀被確認的歷史文獻中。格里爾指出,有許多文字表明,“就他們對日常類似現(xiàn)象的研究,仿佛他們就是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為什么他們就消失了呢?一個說法是,對于這些神奇造物來說,離去有他們自身的原因。另外一個說法是,他們只能在野生自然條件下生存,因此,城鎮(zhèn)的建造和農(nóng)業(yè)的擴展迫使他們離開了生活地。
與科學(xué)世界觀相對的也有其他觀點,那些觀點認為,事實上從來就不曾有過這些神奇族群。然而這一說法在早期就曾遭到激烈的回擊。從1550年開始到1750年彼岸現(xiàn)象的存在是當(dāng)時激烈爭辯的對象。多數(shù)人都理解,新的科學(xué)思想是精神世界的巨大危險。因此,他們竭力要證明,非物質(zhì)現(xiàn)象同樣具有自己的地位,而且收集整理了大量可信事實的卷冊。科學(xué)思想一旦占據(jù)了首要地位,所有這些知識就被宣布為無知者的偏見和迷信。而特羅利,也像其他故事人物一樣,變成了民間傳說中的角色,在沒有失去自己的真實性和娛樂性的同時,一代一代流傳至今。
道格·漢森寫道:“現(xiàn)代挪威居民只是通過兒童故事和電腦游戲獲得對特羅利的了解。而農(nóng)場主和獵人不僅曾經(jīng)親眼看見過他們,而且同他們有過近距離的日常交往。一些特羅利做過禍害人類的不少惡行,而另外一些也成為人類善良、有益的鄰居。他們分享魔法和巫術(shù)的神秘,學(xué)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比欢?,基督教發(fā)動了對信奉神靈的臣民的殘酷戰(zhàn)爭,在古老的抒情敘事詩中,在挪威強制推行基督教的圣奧拉夫·哈拉爾德松就是針對特羅利的真正獵手。但是,我們無法知道,在這場戰(zhàn)爭中究竟失去了什么,又是誰在其中得到了好處。
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無法領(lǐng)略特羅利的真容,但是他們并沒有離開我們的世界。在挪威的旅游市場上,他們變成藝術(shù)家手中的工藝品進入了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