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和老爸30年》
大萌子 著
作家出版社2014年4月版
薦書人:潘飛,全國重點報刊特約文化記者、專欄作家、書評人。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是2014年整整一年,從尋常老百姓到國家最高領導人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語法來看,它是疑問句,也是設問句,因為,每個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
從年初《私人訂制》里的插曲,到春晚舞臺上的節(jié)目,再到這本書的文字和照片,這句發(fā)問,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把每一個人都帶入到一種對時間和生命意義的思索和拷問中去。比如,歌曲開端,明顯采用的是“童謠”的唱念節(jié)奏。誰都想把記憶停留在“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的兒時舊景,可人的心態(tài)已然是滄海桑田,百孔千瘡——歲月帶來的張力,怎不撥弄得人心錚錚作響?
翻看《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和老爸30年》里三十多年的流變,是一部“家庭史”,讓人看到了一個尋常家庭的悄然變化。經年照片和記憶的積攢,組接成一幀幀珍貴的昨日剪影,讓人追憶時空時也有了可堪觸摸的實物。
如果說歌曲和照片是流動的人生風景,那么,能有幸結集成書,則讓大萌子的時間之殤得以發(fā)酵和升華。在似水流年面前,哀嘆和悼念竟是人類熟悉且愿意共同熱愛,反復上演的折子戲。家長里短的故事,骨子里總逃不離人最樸素、最熱乎、最感懷的質地,讓人緬懷不已。是老時光偷走了我們的容顏,也是舊故事竊走了我們的傷感。
從青絲到白頭,仿佛只需一夜之間的突變?;蛟S,正是時間的這種猝不及防,以及時間的不可復制性、不可回逆性,才給我們帶來這樣巨大的震撼,以及心靈的撞擊。
時間都去哪兒了?2014年已經結束,我們并不會只在這一年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其實,時間總像個公正的審判官,冷眼為世道和人心提供規(guī)整嚴苛的度量衡,丈量人情的厚薄、記憶的深淺、生命的溫涼。恍然中,常不知該懷念什么,誠覺世事、眾生,皆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