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曼
一對夫妻的分手鬧得人盡皆知。
女方請來了許多親友,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丈夫在婚姻之中的離譜之處。
“女兒生病做手術(shù),他不但不聞不問,還把家里的錢拿走一半,一個人去參加南極游。還美其名曰‘要趁年輕多去冒險。”
“他在家里不做家務(wù),從來不記得我和女兒的生日,結(jié)婚紀念日我送了他一個名牌錢包,他轉(zhuǎn)手就賣了,拿錢去打麻將?!?/p>
“我產(chǎn)后患抑郁癥,最需要安慰的時候,他說我裝病。我最痛苦的時候用頭撞墻,他還笑我在演戲,連演都演得不像。”
一樁樁一件件,聽起來的確令人心寒不已。
過了幾年,大家再聚會。很巧,又遇到再婚的男方。
有意思的是,這個曾經(jīng)被前妻批判得一錢不值的男人,對如今的妻子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他給正來例假的妻子倒熱水,細心地給小女兒剝開蟹殼,喂她蟹肉。
有好事者問他的妻子:丈夫?qū)δ闳绾??妻子立刻眉開眼笑,對丈夫的優(yōu)點如數(shù)家珍:“他熱愛工作,上進,顧家,貼心。最重要的是,還懂得浪漫……”
與男方聊起他的轉(zhuǎn)變,他有些尷尬,但依然坦承:上一次婚姻的失敗,的確給他帶來了巨大打擊。然而日子久了,他卻漸漸發(fā)現(xiàn),前妻那一次毫不留情的“揭瘡疤”,反倒成了他的“愛情圣經(jīng)”。他清晰地明白,在經(jīng)營一段感情時,對方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排斥的又是什么。
后來,與他的前妻又見了面,聊起其前夫的第二次成功婚姻。她卻沒有驚訝,只是有些感傷地笑了笑,然后問我們是否看過一幅關(guān)于仙人掌的漫畫。
那幅漫畫的畫面:一個人緊緊擁抱了仙人掌,離開時帶走了滿身的刺;而第二個前來的人,順利地擁抱了沒有刺的仙人掌,從此圓滿結(jié)局。
“人痛了,知道下一次不要再擁抱仙人掌;仙人掌痛了,才知道收斂起它的刺,不要再讓擁抱它的人負傷。”她說。
我們都曾是仙人掌。
被愛的時候,從不掩飾傷人的鋒芒,因為有恃無恐,覺得無論怎樣肆意傷害,那個擁抱你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直到有一天,那個人忽然抽身而走,而最可怕的是,彼此掙開的剎那,連著刺帶著皮肉,血淋淋的,痛得一哆嗦的時候,才明白什么是兩敗俱傷。
這記憶深入骨髓,終再難忘。
然后我們遇見下一個人,我們小心翼翼,我們?nèi)缏谋”?,我們開始改變。
因為看過結(jié)果,所以不肯再冒任何血肉模糊的風(fēng)險。
這是上一個擁抱的人教會我們的事。
最好的給予,并不是以犧牲者的身份帶走一身的刺,而是讓對方痛到再沒有生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