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yè)成
《紅樓夢》里賈家世代為官,可沒有一人是通過科舉為官的,都是靠祖蔭世襲為官。雖然都能食官祿,但面子上有區(qū)別,所以賈政一心想讓寶玉好好讀書,實現(xiàn)科舉為官??蓪氂裥⌒∧昙o,卻把科舉的本質看透了,把科舉追名逐利的人叫“祿蠹”,意思就是食官祿的蛀蟲。
《聊齋志異》里寫過這么一個故事:某官,耳聾,與一狐友好。別人的話他一概聽不見,只能聽見狐的話。每見上司,狐便暗中傳話,方可應對。這樣長達五六年,狐要離去,臨別囑咐:“君如傀儡,沒有我從中調(diào)弄,五官俱廢。與其以聾取罪,不如另謀高就?!笨蛇@官戀祿,不聽勸。后來上司問話每每出錯鬧笑話,上司要炒他的魷魚,他千方百計托關系繼續(xù)留任。一日,這官舉行考試,點完名后,學使與眾教官閑坐一處,眾教官各自從靴子里取出需要“關照”的考生名單,呈給學使,只有這官沒有表示。學使便問他:“您為何無所呈進?”他不知學使所問,傻呆,鄰座的人用肘觸他,以手入靴暗示。這官為親戚寄賣夫妻房事用具,向來都藏在靴子里,隨時找買主,這時看到上司沖著他說笑,以為買賣來了,起身鞠躬:“有八錢者最佳,只是不敢呈示?!北娮酝敌ΑW使大怒,“叱出之,遂免官”。
聊齋中還有一則故事,說有一個大官,不以年齡記壽,而是祿數(shù)記壽。這官因無惡不作,老婆怕報應,竭力勸諫,不聽。恰遇一方士,官向方士問祿數(shù),方士說:“君再食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天祿乃終?!边@官一算,還能食祿二十年。再活二十年,足以善終。便繼續(xù)作惡。過了一年,病于除夕,旋吃旋餓,從除夕到初一晝夜各進十余餐,猶如過了二十個年,祿數(shù)已盡,死了。這個官視祿如視命。
孔子說“苛政猛于虎也”。當官憑本事考取,或靠祖蔭世襲,與老百姓何干?其實不然,所有的官都靠國家俸祿養(yǎng)著,這俸祿只有從民身上出。官勤政務,自然不是白吃飯。而那么多的閑職、庸官,白食俸祿,成為祿蠹。祿蠹之多,民脂民膏就要被吸干蛀空。官至萬戶侯,就是“食萬戶”,食則以民為食,把天下之民像分贓一樣瓜分。官一代代世襲,一輩輩食祿,民則一輩輩納糧上稅。
官是個熱點,都想往官的隊伍里擠,十羊九牧。與官相對應的是官祿,官小祿薄,官大祿厚,所以官都拼命往上爬,拼命地爭官位,對各種待遇視為天經(jīng)地義,才不管民脂民膏。為官清正,為民辦事,這樣的官當之無愧。而那些庸官、閑職,觍著臉只知跑官要官,臨退之際還要千方百計爭取括號內(nèi)某某待遇,豈不可恥?
【王永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