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萬
初遇《小學德育》,緣于我的一篇班級管理隨筆正愁無所展示。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校長辦公室發(fā)現(xiàn)了這本雜志,那貼近教育教學生活的封面立時吸引了我。我拿起來輕輕翻看,立即被其板塊式的設(shè)計吸引住了。其中的卷首語《成長,從認識自我開始》中提到,“做自己喜歡的事,走適合自己的路“,這讓我耳目一新。我最關(guān)注的是實踐類文章,特別是班主任之友欄目。它上面的好多文章都與本人所寫文字有相似之處。于是,我連夜投了一篇稿子過去,沒過多久,這篇《班級管理變變變》就被刊用了。這讓我信心倍增,同時開始喜歡上了這本雜志。從那時起,我每年訂閱,時時翻讀,常常愛不釋手。
2011年,雜志更名為《中小學德育》后,我也正如更名號上的卷首語“懷著感激上路,帶著使命起航”那樣,逐漸成為學校乃至全縣有名的班主任。而我的很多班級管理經(jīng)驗,常常是直接得益于《中小學德育》。
2012年5月,我報名參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后,第一時間找到《中小學德育》雜志,仔細研讀所需要的文章,看到諸如《教育須養(yǎng)心》《站在新的起跑線上》《用靈魂喚醒靈魂》《讓青春與感恩同行》《教育如養(yǎng)蘭》等等文章,對我的啟發(fā)都很大,據(jù)此,我確立了“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學生”的班主任工作觀,在大賽中獲得第一。隨后,代表片區(qū)參加縣教委組織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舉獲得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是《中小學德育》幫助我實現(xiàn)了專業(yè)成長,我從內(nèi)心里感謝她!
而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對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這一問題,更是常常求教于《中小學德育》。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隊活動,學生心理輔導,學校德育管理,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很好的參考文章。得益于她的指引,我穩(wěn)穩(wěn)地走上了教育的正途,和她一起行進在成長的路上。
如今,在我的床頭、案頭、茶幾,甚至衛(wèi)生間,到處都有《中小學德育》的身影。冬日暖陽,坐在藤椅上,沏一杯香茗,翻看《中小學德育》,細細品味,文章亦如茶香裊裊,絲絲縷縷,沁人心脾;寒夜泡腳,手翻《中小學德育》,心靈與雙腳一起“洗禮”,水漸涼,意未盡;深夜難眠,披衣而坐,就著橙黃的壁燈,翻看《中小學德育》,就像與心愛的人在耳畔私語。
“可讀”“可用”“可存”,這是我對《中小學德育》的真切感受。“于寧靜中品味,于喧囂中守候”,這是我與《中小學德育》的情緣,這份情緣會一直持續(xù),因為凡塵俗世里,我需要這樣一個朋友、一名老師、一位智者,伴我前行,為我點亮一盞心燈。
責任編輯 余志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