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燕
南非服裝工業(yè)一度成為該國經濟支柱。然而,在該國加入世貿后,南非的服裝業(yè)因被指責為世界著名的“血汗工廠”而面臨絕境。工廠倒閉如潮,工人大量失業(yè)。原因是,按照WTO新規(guī)則,紡織服裝貿易必須市場化,而南非已實行多年的進口配額制必須結束。國際紡織服裝與皮革工人聯(lián)盟(ITGLWF)也要求南非紡織服裝行業(yè)改善生產條件。可是入世后,非洲12個主要紡織服裝生產國失去了25萬個紡織服裝工作機會,南非也不例外,其紡織服裝工業(yè)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度日,南非紡織服裝雇傭人數從2002年的22萬個劇減至2013年的8萬個。
南非的紡織服裝工業(yè)重鎮(zhèn)開普敦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以其紡織服裝制造業(yè)而聞名全世界。入世后,這里的大量工廠紛紛倒閉。但是,數年后的今天,開普敦紡織服裝工業(yè)東山再起。
盡管麻煩不斷,2013年南非的國民生產總值,其中有8%歸功于紡織服裝、制鞋與皮革工業(yè),開普敦再次成為該國的時尚之都。2014年,開普敦市被國際工業(yè)設計行會授予國際時尚設計之都的稱號。原因在于,這里已實實在在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帶有可持續(xù)性模范效應的時尚之都。
有人說,開普敦的紡織服裝業(yè)是一部女人的故事。這話不無道理,直到今天,主宰南非紡織服裝工業(yè)的仍然是女性。開普敦不僅已成為新興的時尚設計之都,而且已成為非洲最大的紡織服裝制造中心。原來的血汗工廠今天已成為高度自動化的無人車間,而過去僅靠微薄收入維持生計的工人今天已變成懂技術的生產主人翁。在這里,老板和工人有一個共識,即工人的幸福就是生產力。這就是為什么南非紡織服裝工人聯(lián)合會宣布,南非約有70%或80%的紡織服裝工人愿意盡心盡力,大膽創(chuàng)新,工人的主動改革成為主要動因。
南非還有一條潛規(guī)則,每年舉辦的“春季女皇選美賽”的著裝要一律穿戴南非工人制造的款式。選美大賽變成了時尚設計大賽。25年前開普敦就開始的時尚設計大賽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其中南非紡織服裝工人聯(lián)盟功不可沒。開普敦時尚委員會代表全國300余名著名的設計師,每年都要云集開普敦,都要共商紡織服裝的生產與設計和品質問題。今天,開普敦的任何一家服裝廠都認為,紡織服裝工業(yè)的道德時尚與可持續(xù)性都必須擺在設計和生產的第一位。設計師哉德·費蘭德曾是可持續(xù)性品牌服裝與配飾的創(chuàng)始人。他設計的品牌 'I Scream & Red已成為開普敦人最為喜愛的創(chuàng)新模范。鮮為人知的是,他聘請殘疾人生產出數種可回收材料的服裝深受人們喜愛。
然而,這對費蘭德來說,環(huán)境親密性遠遠重于可回收性,當然,為南非人提供就業(yè)機會也成為他的重要理念。他堅決反對過去的血汗工廠生產方式。
開普敦時尚委員會執(zhí)行總裁布萊恩·朗姆基拉萬(Bryan Ramkilawan)說,南非已告別過去的血汗工廠時代,迎來了今天的道德時尚生產方式。從2004年到2014年,開普敦的紡織服裝約有40%的生產力的改善得益于道德時尚理念。在這段時間內,紡織服裝公司敢于為培訓工人投資,敢于創(chuàng)新。隨即迎來的是高端設備的投入和生產條件的改善。
南非紡織服裝工業(yè)每走一步都是在南非紡織服裝聯(lián)盟和開普敦時尚委員會的指導下完成的。今天看來,南非的紡織服裝已完成了深度轉型,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如今,關閉的工廠逐年遞減。開普敦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克·莫瑞斯認為,南非的快餐式時尚業(yè)遠非一蹴而就,但卻帶有極高的靈活性和市場增長可持續(xù)性。倘若能這樣走下去,那么南非的紡織服裝將具有世界一流的競爭優(yōu)勢;但制造商也應確保其價格具有足夠的競爭優(yōu)勢。南非有一條潛規(guī)則,即無論是制造商還是零售商,定價都要考慮其產品的競爭力,即工廠提供最有競爭力的品質和出廠價,零售商必須正確引導消費者。
南非政府也在不遺余力地促使紡織服裝業(yè)東山再起。早在2009年,南非政府就制定了《紡織服裝競爭計劃》,簡稱CTCP,旨在通過調整結構,干預不合理生產模式,改善全球競爭力。這一舉措使南非的紡織服裝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如今,南非本地的紡織服裝業(yè)崛起,而且紡織服裝設計異軍突起,迎頭趕上世界設計水平,并獲得了國際認可。南非紡織服裝如今僅有30%的產品在國內銷售,而另有62%出口到歐美日。
從血汗工廠到現(xiàn)代化高品質生產,在贏得國際競爭優(yōu)勢的同時,南非通過獨特的方式挽救了自身的紡織服裝工業(yè),同時也靠這種方式完成了紡織服裝的深度轉型。
(據國際纖維與時尚網最新資料http://www.fibre2fashion.com/industry-article/54/5357/revamping-south-africas-apparel-industry-with-ethical-fashion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