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結(jié)合學生學習英語時識記量大,覺得枯燥乏味,記不好、記不牢的情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使用語音巧記、語法巧記、歸納記憶、簡筆畫記憶、順口溜、歌謠等竅門幫助學生記憶,從而輕松愉快地學好英語,收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61-01
學好英語對廣大中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學習起來常常感到枯燥。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有必要為他們尋求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以使他們能輕松學好英語。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很好:“出現(xiàn)學生落后成績不良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把那些好比是知識地基”的基礎(chǔ)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里,達到牢記終身的程度。由此可見,正確的方法或竅門是獲取知識,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學英語絕非一日之功,更不能靠死記硬背。學好它,首先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持之以恒的毅力,還要多聽、多說、多閱讀、多寫、多練。竅門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啟迪聰明才智的靈丹,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橋梁。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學實踐及與別人交流中總結(jié)的一點方法,僅供參考:
一、語音巧記
很多學生在學習一些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時,如果發(fā)音不只一種,他們就覺得很困難,我們就可以用一些口訣來記憶。如字母組合“th”的讀音:名動數(shù)形讀清音,代介副冠讀濁音。Thr一組合定為清,-the詞例讀濁音。(加下劃線字均表示詞類)
二、語法巧記
運用口訣來幫助記憶,輕松而有趣,是很多老師常樂于使用的方法,行之有效。
a.如我們在學定冠詞用法時,樂器前應(yīng)加the,而球類名詞前不應(yīng)加the,即可用如下口訣:打球的運動員衣冠不整,而演奏樂器的人總是衣冠楚楚。
b.如我們在學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人稱的變化即可用幾個字歸納如下:一隨主,二隨賓,三自身。(“一、二、三”指的是人稱,“主賓”表示主語,賓語。)
c.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也可用如下口訣:一二三,特殊記,th要從四上起,f 來把ve替,ty變成tie, 若是遇到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
d.be動詞用法我用am,你用are,is連接他,她,它。單數(shù)名詞用is,復數(shù)名詞全用are。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莫丟棄。變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記。疑問否定任你變,句首大寫莫遲疑。
類似這樣的口訣還有很多,可以借鑒別人的,也可以自己編。
三、歸納法
a.在學習短語時,常采用此法。因為中學階段,除了語法,這些短語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對這些短語歸類,才會記憶牢固。如:短語動詞可分為這些
(1)動+副 如:to take off , to take out 等
(2)動+介 如:to bring about, to go for 等
(3)動+副+介 如:to come in for ,to go on with 等
(4)動+名+介 如:to get rid of , to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等。
教師可對各種短語進行歸納,對記憶短語很有效。
b.初中生最怕做“時態(tài)填空”題,做題時,總覺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學生不善于通過句中的時間狀語和上下文的關(guān)系來判斷時態(tài),雖然判準了一個時態(tài),又寫不出正確的動詞形式。八種時態(tài)混在一起,難以分辨。我們可以對動詞形式作一歸納對比,以助同學們理解和記憶。
四、運用數(shù)學公式
英語與數(shù)學看似毫無聯(lián)系,但仔細一看,還可用數(shù)學中的提公因式,合并同類項。如:用not only …but also, neither…nor, either…or ,not…but ,but…and 合并句子,學生常感困難,無從下手,這時可用此法。
“提取公因式”就是把句子相同內(nèi)容的同一成分提出,“合并同類項”則是把句子中成分相同而內(nèi)容不同的部分用關(guān)聯(lián)詞組合起來,這種方法學生覺得有趣,易于掌握。
五、運用圖表及簡筆畫
1.圖表記憶介詞、副詞等。
2.使用簡筆畫。簡筆畫是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圖形來表示各種事物的一門獨特的繪畫藝術(shù)。它的特點是圖形簡單、形象鮮明、幽默風趣,用到英語學習中,可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雖然現(xiàn)在有多媒體教學,但我們可以在很多時候用到簡筆畫,因為它可以隨時運用在教學當中。
a.如一些名詞,把它畫成簡筆畫,生動直觀,學生易于記憶。
b.一些詞的對比可用到簡筆畫,使人看了印象深刻。
c. 對一些短語也可以用簡筆畫生動的描述。
d.講解語法時用到簡筆畫,(如講形容詞的比較等級時)。
e. 另外一些故事情節(jié)也可用簡筆畫描述。
六、運用歌謠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把教材中的部分單詞和句型加以整理,配上學生熟知的曲調(diào)節(jié)奏,編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短小精悍的童謠、兒歌,使之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服務(wù)于教學目標。然后通過教師示范、學生齊唱、師生共同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律齊唱童謠,練習鞏固重點單詞句型的同時,也放松了學生身心。學生唱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流暢自如。下課前,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熟練地背誦吟唱這些童謠,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學目標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順利達成。
如在教顏色類單詞后,在鞏固新詞的時提供給了學生這樣一首歌謠:What’s green? The grass is green。What’s blue?The sky is blue。What’s white? The snow is white。What’s orange?An orange is orange。通過練習,學生不僅逐步感知到了英語的韻律,而且還積累了一定的語言材料,對學習英語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韻律的積極性也更高了。再比如把詢問職業(yè)及回答的句型用“兩只老虎”的曲子唱出來: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I am a soldier, I am a farmer.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 He’s a teacher, she’s a nurse.這樣練習,更加有趣,容易記憶。
以上這些,是本人的一點小小體會?!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采用歌訣,用諧音、列表、圖畫、編故事等,與枯燥的艱苦記憶相比,是一種寓學于樂的有益方式 。
但這些方法竅門,只在語法知識記憶上提供一些便利,進一步的理解與實踐,則不像背順口溜那么輕松、簡單,愿我們共同努力,尋求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在輕松愉快中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