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慶 陳小龍
摘要:汽車安保檢測線應根據具體條件而設置,設計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工位布局。工位布局的合理性不僅可以提高檢測效率,也可以讓檢測工藝過程更科學合理化。面對新形勢下的檢測法規(guī)要求,對傳統(tǒng)設計進行更科學合理的優(yōu)化是安保檢測線面臨的問題。文章闡述了一種汽車安保檢測線的布置方案,旨在提出一種工位設置上的優(yōu)化建議。
關鍵詞:汽車;安保檢測線;布置方案;工位布局;檢測站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5-001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09
檢測站按照功能分為安保檢測、維修檢測、綜合檢測三種類型,安保檢測站是國家執(zhí)法機構,它根據國家的條例法規(guī),定期對在用車輛進行安全和環(huán)保方面的檢測,保證汽車行駛的基本安全,并使污染排放達到法規(guī)要求。對檢測結果出具書面的“合格”、“不合格”判定,按照新的法規(guī)要求安保檢測站不承擔維修任務,結束“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歷史。隨著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智能設備控制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全自動檢測線檢測技術成為了現實,大大提高了檢測精度和效率,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檢測線布置,成為許多新站建設研究的關鍵,本文主要探討安保檢測線的建設研究。
安保檢測線涉及檢測內容主要為兩類:一種是與行車安全相關的燈光、制動、側滑等;另一種是與環(huán)保有關的尾氣、噪聲等。涉及的檢測設備、檢測工位較多,目前新建檢測站主要采用按汽車性能檢測項目進行工位布置設置。國標《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2)對檢測技術標準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指導思想是檢測報告準確可靠,采用代表當前的檢測技術、設備,布置方案的原則是:安全與效率并行,各檢測工位不發(fā)生相互干涉,檢測時間大致均等,提高檢測效率,同時不得發(fā)生逆向引車操作,確保安全作業(yè)。
筆者最近的一個課題涉及到新站檢測線的布置方案,該站安保檢測線布置方案初步設計如圖1所示。
此檢測站目前的場地條件為:南北長90m、東西長40m,呈長方形區(qū)域,東邊有沿墻河,西邊靠主干道,綜合考慮將檢測線的一、二、三工位設在東邊沿河,以利于排污和清掃,避免東邊沿路汽車噪聲的干擾,停車場安排在西邊沿墻靠近進站路口,方便車輛進出,西南角單獨設置尾氣檢測工位,旁邊留有通道,以便返修車輛返檢需要。
1 技術路線設計
進場檢驗→車速檢驗→軸重檢驗→制動檢驗→聲級檢驗→燈光檢驗→側滑檢驗→廢氣檢驗→出場。
這種技術路線與傳統(tǒng)設計最大的不同是將廢氣檢驗作為最后項目,優(yōu)點是經過前面的幾個檢驗項目車輛完全預熱完成,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由于車輛三元催化預熱溫度不夠造成尾氣檢測超標的誤判,提高了檢測的通
過率。
2 工藝流程設計
上述工藝流程相比較傳統(tǒng)的安全檢測線多了一個工位——尾氣,將一工位中的尾氣檢測項目單獨拿出來作為最后一個獨立工位,從以往檢測過程中發(fā)現,尾氣檢測項目耗時較長,設置在工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效率,進廠車輛容易積壓,同時基于尾氣檢測項目是環(huán)保檢測的關鍵,響應環(huán)保部門對年審環(huán)保日益愈發(fā)嚴格的要求,也為后續(xù)尾氣檢測設備響應升級提供預留空間,而且第四工位可單獨設計在一個獨立區(qū)域,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和人員辦公條件,改善尾氣檢測工位長久以來的空氣污染重、噪聲大條件差的格局,保護檢測人員的健康。從2014年12月起,汽車檢測站全新的機動車尾氣檢測法——簡易工況法已投入使用,尾氣檢測需采用底盤測功機,檢測車輛置于底盤測功機上,由測功機給車輛施加一定的載荷,讓車輛按照一定的車速工況運行,模擬車輛實際行駛時的車況,排放狀況更接近行駛時的真實水平,檢測結果更精確、科學,所以無論是從檢測法規(guī)、檢測手段,還是辦公環(huán)境上考慮,尾氣檢測工位的設置獨立化都勢在必行。
3 工位設計
3.1 預檢工位
項目:整車裝備及外觀檢視。
作為第一道檢測工序,進行待檢車輛基本檢驗、資料的登錄、繳費等,外檢是安檢的前提,必不可少,為后續(xù)的安檢提供基本的個體資料,為后續(xù)的安檢提供基本的資料,設置在進口15米處,根據需要設置地溝,以便于檢查汽車底部的基本情況,如外檢關鍵項目檢測不合格,不得進入內場上線檢測。此工位一般不設置固定工段設備,主要儀器工具有底盤游動角度檢測儀、拉力計、卷尺、輪胎花紋深度尺、輪胎氣壓表等。
3.2 一工位車速檢測
項目:車速表誤差。
設備:車速表檢測儀。
車速表的檢驗是在滾筒上進行,速度較高,尾氣排放污染突出,使用放在通風條件好的入口處。傳統(tǒng)的尾氣檢測放在這個工位加大了污染,同時工位作業(yè)時間大大延長,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單項目車速檢測的另一個好處是不需要下車加裝尾氣裝置,快速進入下一個項目,防止車輛的積壓現象。這個工位考慮大車比小車要多設置一個浮筒,以便檢測雙聯橋驅動汽車。
3.3 二工位輪重、制動檢測
項目:軸荷、整車質量、制動力、制動平衡率、阻滯率、踏板制動力、制動協調時間等。
設備:輪重檢測儀、制動試驗臺、制動踏板力計。
距車速檢測臺10米處設置,位于檢測線中部區(qū)域。輪重和制動力的檢測項目密切相關,所以放在一起,制動項目參數對下一工位側滑有一定的影響,而側滑檢測參數不對制動檢測結果產生影響,故兩者有先后之分,二工位先檢測制動。這個工位對于滾筒和軸荷檢驗臺間距要充分考慮不同類型汽車檢測時不干涉,如三聯軸檢測前軸制動時,確保中后橋不在軸荷檢驗臺上,微型車檢查時前后軸不能同時處于制動臺和軸荷臺上。還要考慮長客車、掛車檢測后軸制動時,一工位能有空間檢測同類型的車速項目,避免工位干涉。
3.4 三工位燈光、聲級、側滑檢測
項目:前照燈發(fā)光強度、照射位置;喇叭聲級;車輪側滑量。
設備:側滑檢測臺;燈光檢測儀;聲級計。
距制動檢測臺10米處設置,燈光、聲級檢測儀綁定在一起,采用自動檢測儀自動檢測,側滑由于對車輛行駛的速度和軌跡有嚴格要求,故放在燈光檢測后進行,距離燈光檢測儀2.5米,做完可以直接開出檢測線,進入單獨尾氣檢測工位,節(jié)省場地空間。
3.5 四工位尾氣檢測
項目:尾氣排放污染值(碳氫、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煙等)。
設備:底盤測功機;廢氣分析儀;煙度計。
尾氣檢測單獨設置一個獨立區(qū)域的必要性前面已經闡述,相比于前面的檢測項目,尾氣檢測無論從檢測方法、設備上都一直與時俱進,不斷升級,從筆者參與建站環(huán)評、驗收上可以體會出這個項目在整個檢測線的重要性,現在年審強制的綠色環(huán)保標志核發(fā)直接體現了此工位的重要性,設置獨立區(qū)域便于作業(yè)人員的操作,因為采用的新檢測方法必須根據電腦實時進行測試,駕車員需要和測試員全程溝通,獨立區(qū)域的工位也為以后尾氣檢測升級改造提供空間條件。
上種檢測線經過測試各工位停留時間大致相等、工位銜接合理,建站驗收后從營業(yè)效果看較為成功。目前檢測站都規(guī)劃兩條以上的檢測線,將大車和小車檢測區(qū)分開來,適用車型復雜、地區(qū)車輛較多的檢測站,其工位設置與單線工位設置較為類同,主要區(qū)別在于檢測設備不通,如懸架檢測,在小車的相應工位設置上可以增減微調,將更需要有針對性的工位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維志.汽車檢測線設計與研究[J].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學報,2005,(4).
[2] 戴曉峰.淺析機動車檢測站檢測線工位布局技術要求[J].汽車與安全,2013,(6).
[3] 周健鋒.淺談汽車安全性能全自動檢測線設計與技術要求[J].科技風,2013,(15).
[4] 蔡健.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總體規(guī)劃與設計的探討[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0,(10).
[5] 柴建山.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建設和工藝布局設計的若干要素[J].汽車維修與保養(yǎng),2003,(10).
作者簡介:范祖慶(1978-),男,江蘇宜興人,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車輛工程。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