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大地蒼涼,湖水澄澈??粗椎乃?,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想起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海面像最藍最藍的矢車菊花瓣,在這晶瑩剔透的水底,一定隱藏著另外一個世界。貝加爾湖周邊逶迤的山脈和丘陵,是中國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動地區(qū)。盛夏時分,正是這里最好的季節(jié),在船上還感到沁骨的寒意。一過了9月,嚴寒就奔馳咆哮而來,湖畔降到零攝氏度,山峰和盆地約為零下30攝氏度。巨大的氣壓差形成強大的風(fēng)暴——貝加爾季風(fēng),攪得周天寒徹。冬天,更是錐心刺骨的寒冷。當?shù)厝苏f,溫度可達零下50攝氏度,走到外面猛吸一口氣,你就變成一個醫(yī)學(xué)家,對呼吸系統(tǒng)如何分布有了最切身的了解。你知道所有的氣管走向,每一個肺泡都變成冰珠。貝加爾湖面更是整塊巨冰,把萬物間的每一絲暖氣都吸入臟腑,鎮(zhèn)守著無邊無際的銀白。
蘇武是漢朝使節(jié),出使匈奴。匈奴游說蘇武背叛,軟硬兼施都沒有用,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單于對蘇武說:“什么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p>
蘇武牧羊的“北?!辈⒎谴蠛?,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個貝加爾湖。在苦難惡劣的氣候下,蘇武呆了十九年,合兩個抗日戰(zhàn)爭加上一個解放戰(zhàn)爭。
——畢淑敏《蘇武在何處牧羊》
【片段二】
那些草從黑色的泥地里長出來,它們和地下的根一樣,也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它們有著竹子一樣修長的葉子,但是我的祖先卻叫它們蘆葦。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父親告訴我,蘆葦?shù)角锾斓臅r候,就開一大團一大團的白花,冬天的時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過來;而竹子不開花,竹子一開花就永遠地死去了,再也活不過來。
——丁愛華《蘆葦》
【比較鑒賞】
對比手法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指把對立的事物或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讓讀者在對比過程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在文中恰當?shù)剡\用對比手法進行寫作,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
在片段一中,作者將貝加爾湖盛夏時的溫柔晶瑩與冬天的冰封奇寒作對比,將蘇武牧羊的惡劣環(huán)境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襯托出了蘇武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
在片段二中,作者把竹子放在蘆葦?shù)膶α⒚嫔线M行描繪,突出了蘆葦?shù)念B強特征,展現(xiàn)了其英勇不屈的高尚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