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
河流到秋天總要彎彎瘦去。
水瘦了,棲鎮(zhèn)也褪了姹紫嫣紅,和秋水一樣清清奇奇地瘦。
這是我十歲前對故鄉(xiāng)最深的印象。水一消瘦,棲鎮(zhèn)沿河的石埠也深沉起來,下河提水或到船頭搬粳米要走十四級石階,春天只走八級就夠了。江北的小城棲鎮(zhèn)好像蟄伏在水墨的色調(diào)里,水是無色的白,將小鎮(zhèn)的街織成網(wǎng)。街檐下小船穿梭,船篷和屋檐一律是墨跡淋漓的黑。黑白之間橫著灰暗的單孔石橋,是路的過渡也是顏色的過渡。下雨天青石街道上印著成串光潤的腳印,如意樓茶館里像懸浮著一層煙,說不清白或者綠。茶館與滿街木樓的表情都是百年孤寂的,到處嵌滿苔痕,苔痕上密布著時間的字樣。童年時代我每天從夾在石橋木樓之間的小街上走來走去,把時光年復(fù)一年地走掉。
現(xiàn)在我恍惚看見一只鴿子穿過屋檐下的雨滴,孤獨地落在木門的陰影里。鴿子對面是一罐快熬干的中藥,還有一個靜靜趴在草席上的孩子,那個孩子可能是小我兩歲的妹妹,也可能就是我。黃昏、雨滴、中藥和生病的孩子,可以組成我童年時代最常見的場景。
事實上,我很少懷想童年。童年時代我總是坐在門檻上心事重重地咬手指甲,我父親遠(yuǎn)在省城,每月回棲鎮(zhèn)度周末,把在外面積攢的郁悶和煩惱加倍地?fù)]霍掉。母親獨自在棲鎮(zhèn)陰暗的老屋里照看我和妹妹,忙著到繅絲廠做工或者熬藥,偶爾也忙著和父親爭吵。她年輕時光潔的臉不到四十歲就終日浮腫著,可以想見當(dāng)時的日子是怎樣黯淡無光。
(選自《門縫中的童年》)
【閱讀手記】
這個時代,誰還有閑情來慢慢閱讀這樣的句子呢?選段給人一種淡淡的愁思和憂傷。讀林彥的作品,我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畫面:陰霾天氣下的小鎮(zhèn),所有的店鋪都關(guān)門了,只有一個孩子還在青石板街上奔跑。
【提升空間】
1.選段開頭為何說水瘦了?請賞析“瘦”字的表達效果。
2.請賞析第三段中的畫線句,說說此句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當(dāng)時日子的“黯淡無光”?(用原文語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