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云
兼之文武此全才,重向江東卷土來。
我喜故鄉(xiāng)消息好,前鋒直指雨花臺。
這是“南社”著名創(chuàng)始人、聞名中外的詩人柳亞子的一首詩《寄陳毅將軍》。
陳毅上馬殺敵,下馬寫詩,是一員咤叱風云、威名震世的元帥,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出類拔萃的詩人。他業(yè)余酷愛體育,寫了許多關(guān)于體育及與體育有關(guān)的詩篇,在這方面同樣顯示出“兼之文武此全才”。
從容對弈戰(zhàn)火間
陳毅在《冬夜雜詠·一閑》中抒發(fā)了這樣的情懷:
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長。
我則異其趣,一閑對百忙。
這是陳毅充滿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他有很豐富的情趣,下圍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戰(zhàn)爭年代總是棋具隨身帶,仗打到哪里,棋也下到哪里。在最艱苦的斗爭歲月,他做了兩個小布袋,分別裝著黑白棋子,搭在馬屁股上,轉(zhuǎn)戰(zhàn)南北。他曾對人說過:圍棋是個好東西,有功夫時下幾局,可以陶冶性情,鍛煉思想。他常在戎馬倥傯之際,指揮若定,與人對局。有時戰(zhàn)況緊急,鄰近有炮彈在爆炸,頭上有敵機在盤旋,他也仍然鎮(zhèn)定自如,繼續(xù)對弈。曾與陳毅一起戰(zhàn)斗的郭化若將軍在其歌頌陳毅的《魯南戰(zhàn)役》詞中,就寫道:“群山萬壘戰(zhàn)酣時,風高怒馬嘶。將軍對客夜敲棋,紛紛捷報傳?!边@不僅反映了陳毅對圍棋的酷愛,更顯示出他那對戰(zhàn)斗胸有成竹的大將風度。
1943年4月19日至21日,陳毅乘部隊休整之機,偕彭雪楓、鄧子恢、范長江等同志一道,瀏覽淮北抗日根據(jù)地大柳巷(今泗洪縣四河鄉(xiāng))。他們在梨樹下小憩時,興致勃勃地下起圍棋。時值那里梨花盛開,彩蝶飛舞,春風吹動梨樹枝條,梨花像大雪片似地落在圍棋盤上,好一派春光爛漫的景象。陳毅詩興大發(fā),揮筆寫了充滿歡樂氣氛的《淮河對弈》一詩:
圍棋花下鎮(zhèn)日間,君醉起舞我欲眠。
風動落英香滿座,拈花微笑意陶然。
圍棋“軍棋”相益彰
陳毅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指揮員,他善于把打仗的規(guī)律和道理運用到圍棋上去,使棋藝不斷提高;也善于用圍棋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闡明軍事上的道理,使軍事指揮藝術(shù)不斷提高。對陳毅元帥來說,真可謂是圍棋與真刀真槍相交、刺刀見紅的“軍棋”相得益彰。因而,在這兩種“棋盤”上,他越來越善于與對方斗智;在這兩種“棋壇”上,他的名聲越來越大。這里,不能不從下圍棋說到陳毅智擒日本黑田大佐的一段趣事。
1938年春,陳毅率領(lǐng)新四軍第一支隊進駐蘇南茅山抗日根據(jù)地。當面之敵是日軍一支號稱神鷹旅的特種部隊,旅長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得意門生黑田大佐。黑田不僅熟讀過中國的《孫子兵法》和姜太公的《六韜》等軍事著作,而且對中國的琴棋詩畫頗有研究,自夸他的才學在侵華日軍中名列前茅。他對于陳毅的到來,又驚又喜。驚的是陳毅是一員英勇善戰(zhàn)的驍將,難以對付;喜的是陳毅能詩善文,而且精通棋術(shù),他除了可以在戰(zhàn)場上與陳毅較量一番外,還可以在棋壇和詩文上與陳毅比個高低,以撈取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一天夜里,黑田用中文寫了一紙請?zhí)?,派漢奸送給陳毅。陳毅接請?zhí)豢?,見黑田請他去共商什么“東亞共榮圈”之事。帖中還附有一首詩:
東亞共榮好,請君來商談。
中日結(jié)秦晉,干戈化嬋娟。
詩后還附有一行小字:“席間備有圍棋一盤,權(quán)作余興,祁希光臨,萬勿推辭,幸甚,幸甚!”
陳毅看后,當即在請?zhí)目瞻滋?,對黑田的“東亞共榮圈”賦詩痛斥道:
東亞共榮是謊言,日侵中華血海冤。
中華兒女多壯志,不斬倭寇心不甘。
至于對弈之事,陳毅批了8個字:“目前不宜,來日方長。”陳毅叫那漢奸把請?zhí)徒缓谔铩?/p>
黑田看了陳毅的回答,十分惱怒。兩天后,他叫漢奸把一幅“南京大屠殺圖”送給陳毅,并寫信恐嚇陳毅:若執(zhí)迷不悟,此圖就是茅山地區(qū)人民的下場。
陳毅看了此圖和信,怒不可遏。他略一思忖,琢磨了一條一箭雙雕之計:既留墨痛斥黑田,又激怒黑田前來就范。于是他在圖的空白處將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詩,揮毫改寫題上: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有中華兒女在,不教倭寇度茅山。
陳毅并叫漢奸轉(zhuǎn)告黑田:我在山門外擺開陣勢叫黑田來破,若破了,算黑田英雄;若破不了,就叫黑田死無葬身之地。
黑田看了陳毅的題詩,聽了回話,氣得發(fā)瘋似地在屋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突然,他一拳捶在桌子上——他決定偷襲陳毅的司令部。
一天半夜時分,黑田親率神鷹隊50多人,輕裝疾進,偷偷摸入茅山新四軍營地。哪知陳毅早已在大路兩旁布好伏擊陣,讓黑田闖入。當神鷹隊進入新四軍一支隊所設(shè)的伏擊圈內(nèi)時,突然一陣密集的子彈向他們射來,多數(shù)鬼子被打死打傷,剩下無幾,甩開黑田,自顧逃命。黑田被新四軍戰(zhàn)士圍得水泄不通,一頭沖進亮著燈光的司令部,準備與陳毅拼殺一場。然而司令部房間里卻不見陳毅的身影,只見桌上擺著一盤圍棋,棋盤上擺著一幅“天門陣”圖,棋盤下面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首詩:
虛虛實實變幻多,兵家自當細揣摩。
讓開小道三十里,待君來做甕中鱉。
黑田看罷,情知中計,冷汗涔涔,欲沖出困境,但腿還未挪動,槍聲四起,喊殺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黑田還未逃出門口,便被新四軍生擒了。
黑田與陳毅的圍棋沒有下成,但在刺刀見紅的“軍棋”上,棋高一著的陳毅把他徹底打敗了。黑田被擒時,用顫抖的聲音說:“我……我……輸給陳毅了?!?/p>
倡導(dǎo)圍棋著眼高
新中國誕生后,陳毅主持華東工作,后主持外交工作,軍機政務(wù)十分繁忙。但他不但忙里偷閑,廣泛結(jié)交棋友,更從弘揚我國民族優(yōu)秀文化,推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高度著眼,向中央請示,大力倡導(dǎo)圍棋。在陳毅的倡導(dǎo)和推動下,1962年11月,中國圍棋協(xié)會成立,陳毅理所當然地當選為名譽主席。
為推進我國圍棋事業(yè)的發(fā)展,在這一年的冬天,陳毅在百忙中為過惕生和林志可兩位著名老圍棋手編纂的《圍棋名譜精選》一書揮毫題詩:
紋枰對坐,從容談兵。
研究棋藝,推陳出新。
棋雖小道,品德最尊。
中國絕技,源遠根深。
繼承發(fā)揚,專賴后昆。
敬待能者,奪取冠軍。
題詩提出了“品德最尊”,說明棋品最重要。在舊社會,棋一向為統(tǒng)治階級所控制,并自命“風雅”,與“琴、書、畫、詩”并稱,認為只有有“才”的人才能下棋。流傳下來的“棋話”之類,也都在這個“才”字上做文章,根本不談棋品。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棋還常與賭博搞到一起,就更談不上什么品德問題。陳毅在題詩中提出了首先要注意棋品,這對改變過去對棋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和推動。這首詩,通曉暢達,含義深刻,不僅為我國圍棋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給全國各項棋類的選手以莫大的鼓舞。
業(yè)余對弈增情誼
圍棋自古被稱為“手談”,即通過下棋加深精神上的交往。在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對圍棋有興趣的不乏其人,陳毅在工作之余,多與之對弈。陳毅與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同志的友誼是很深摯的,圍棋這一共同的喜愛無疑加深了他們彼此的交往和情誼。林伯渠1960年5月逝世時,正在出訪蒙古的陳毅,哀思情深,寫了一首很感人的吊念詩。該詩正是從下圍棋寫起的:
疑真疑夢事朦朧,恍惚圍棋又再逢。
論政衡文成往跡,伴游催句記音容。
身酬革命輕艱險,舌戰(zhàn)群頑制毒龍。
七五高齡今結(jié)束,風流文采幾人同?
1952年,陳毅請著名詩人、書法家趙樸初以古人詠圍棋詩題書扇面。趙樸初書后有感于陳毅的“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襟懷和風度,作詞《清平樂·圍棋贈陳將軍》,陳毅的棋風躍然紙上:
紋枰坐對,誰究棋中味?勝固欣然輸可喜,落子古松流水。
將軍偶試豪情,當年百戰(zhàn)風云。多少天人學業(yè),從容席上談兵。
1958年7月,北京郊區(qū)的十三陵水庫竣工后,陳毅在雨后到這里參觀,眺望著“風吹波動漣漪長”的壯觀景象,詩隨情出,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
能下圍棋善做眼,今日水眼遍京郊。
全國水眼數(shù)不盡,妙手布局著著高。
由圍棋的“棋眼”聯(lián)想到“水眼”——水庫,由圍棋的“做眼”聯(lián)想到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不僅比喻極為貼切,更有著某種戰(zhàn)略上的溝通。
次年11月,陳毅到貴州視察工作,順便游覽了貴陽花溪公園,他饒有興味地來到棋亭邊觀看別人下棋,即興揮毫寫下了一首《花溪雜詠》:
花溪棋亭在山腰,多人聚此費推敲。
勸君讓他先一著,后發(fā)制人棋最高。
這首詩既寫出了花溪棋亭的位置,又形象地寫出棋人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狀態(tài),最后表達了他那種崇高的思想品格和先禮后兵、后發(fā)制人的大帥風度,使詩的意境得到了升華。
禮賢下士學象棋
陳毅不僅酷愛圍棋,而且也喜愛中國象棋。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有一次,陳毅住在蘇北根據(jù)地的一個村上,準備組織一次戰(zhàn)斗。房東是一戶軍屬,當家的是一位私塾先生,兒子參加了新四軍,家中只有婆媳二人。一天,陳毅從婆媳二人的談話中得知這位私塾先生很會下象棋,便帶著警衛(wèi)員到私塾去拜訪這位教書老先生,登門求教。一進屋,見墻上掛著一個大象棋盤,“黑將”被釘子釘在“將”位上。陳毅說明了來意,老先生高興地取下棋盤,又把釘死的黑將取下來。陳毅好奇地問:“您為什么把老將釘死?”老先生很自豪地說:“我下棋從來不動老將。今天你是客人,破例了?!闭f罷,兩人開始對弈。第一盤,陳毅的中炮兇猛凌厲,銳不可擋,很快就取勝;第二盤、第三盤,卻成了膠著狀態(tài),均為和局。老先生一推棋盤說:“老朽不才,不才,同志見笑了!”陳毅和警衛(wèi)員走出門口,警衛(wèi)員就議論開了:“這老頭口氣好大,說什么下棋從來不動老將,我看不過如此!”陳毅搖搖頭說:“不對,我總覺得這位老先生的真功夫還沒有拿出來?!?/p>
后來,戰(zhàn)斗勝利結(jié)束,部隊又一次到這里修整。陳毅抱著上次的疑慮,又去找老先生下棋。這次老先生取下棋盤,卻不拔掉釘死老將的鐵釘。結(jié)果,陳毅連敗三盤。警衛(wèi)員傻了眼,陳毅也不由問道:“老先生,前次你動了老將,我卻一勝兩和,今天你不動老將,我怎么連戰(zhàn)連輸呢?”老先生笑了笑說:“你上次來,身后跟著幾位帶短槍的戰(zhàn)士,我估摸著你一定是位首長,聽說你們要在這附近打大仗,我想,戰(zhàn)前不能挫傷我軍指揮官的銳氣。你走后,我才知道你就是聞名的陳毅將軍,我慶幸當時沒有勝你的棋?,F(xiàn)在,你得勝回營,喜氣滿面,我敗你三盤,好讓你冷靜一下頭腦?。 标愐懵犃?,連忙躬身一禮,說:“先生所言極是。在棋盤上你是我的先生,在對待勝負問題上你也稱得起先生。請你收下我這個徒弟吧!”后來,陳毅回憶起這件事,還專寫了富有哲理的詩句:
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虛敗由奢。
寓意深長話游泳
陳毅還是一位游泳好手,他的仰泳、側(cè)泳變化多樣,運用自如。他還可以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地躺著休息一段時間。高明的游泳技術(shù),曾幫助他擺脫惡運。在蘇北根據(jù)地時,一次乘輪忽發(fā)火警,4個隨員3個溺亡,陳毅憑著嫻熟的水性游上了岸。
毛澤東一生酷愛游泳,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園春·長沙》中的“到中流擊水,浪遇飛舟”,便是詩人青年時代奮勇進取、劈波斬浪的藝術(shù)寫照。毛澤東對長江也有著特殊的情感,繁忙的工作也難消除長江對他的魅力。他把浩瀚的長江比作天然的最好游泳池,多次暢游長江。1956年5月底,毛澤東從長沙來到武漢,并三次橫渡長江。隨后,他便寫了一首《水調(diào)歌頭·游泳》: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這首詞在《詩刊》、《工人日報》等報刊發(fā)表后,陳毅特意將他的孩子們召集起來,讓他的夫人張茜給他們詳盡講解這首詞。他自己對孩子們說,毛主席已是60多歲的高齡,但革命豪情仍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青春煥發(fā),你們這些正當年華的孩子,一定要在大風浪中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革命意志。
1960年冬,陳毅寫了《冬夜雜詠》組詩時,特意創(chuàng)作了一首《長江》,歌頌了毛澤東橫渡長江的壯舉,抒發(fā)了對領(lǐng)袖的衷心敬仰:
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長江。
云此得寬余,宇宙莽蒼蒼。
1965年7月30日,陳毅在暢游長江之后,寫下了一首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詩《長江游詠》:
平生江海志,今日得稍舒。
一片大空闊,海洋良無殊。
萬眾競游躍,吾道誠不孤。
自強到彼岸,何必欲乘桴?
人民事業(yè)盛,高潮永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