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李小菊,謝艷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仙桃 433000)
燈盞生脈膠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瘦素的影響
夏琳,李小菊,謝艷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仙桃 433000)
目的 觀察燈盞生脈膠囊對腦梗死患者血清瘦素的影響。方法 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被隨機分為燈盞生脈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每組40例,同時選取3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胞磷膽堿鈉等治療。燈盞生脈組在常規(guī)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燈盞生脈膠囊,4周為1個療程。分別在入院時及治療1,2,3,4周后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清瘦素水平,在入院時及治療后4周記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評分變化。 結果 與正常治療組比較,燈盞生脈組血清瘦素水平在腦梗死發(fā)病期間明顯增高(P<0.01),且于入院治療后第1周達到高峰,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燈盞生脈組治療后各時點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為顯著(P<0.01)。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燈盞生脈組治療后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總有效率顯著增加(P<0.01)。 結論 燈盞生脈膠囊對腦梗死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燈盞生脈膠囊可使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為顯著。
燈盞生脈膠囊;血清瘦素;梗死,腦
腦梗死是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病死率及致殘率均很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血清瘦素水平增高是腦梗死的危險標志之一,高瘦素水平與血栓、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的形成有關,并且參與了胰島素抵抗,引起機體脂代謝紊亂,從而參與并加重了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發(fā)展[1]。燈盞生脈膠囊臨床上多用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在預防和治療腦梗死上有顯著療效[2]。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燈盞生脈膠囊對腦梗死患者血清瘦素的影響,探討其治療腦梗死的作用機制,以進一步評價燈盞生脈膠囊對腦梗死的治療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神經(jīng)內科2013年3月—10月急性腦梗死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中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3],并均經(jīng)CT或MRI證實。排除標準:腦出血、意識障礙、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周圍血管栓塞疾病、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8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燈盞生脈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每組40例。燈盞生脈組40例,男24 例,女16例;年齡(65.71±10.96)歲;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28 例,腦干梗死4例,腦葉梗死8例;伴有高血壓29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9例 ;入院時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5.57±2.51)分。常規(guī)治療組40 例,男22例,女18 例;年齡(64.48±10.68)歲;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 26 例,腦干梗死3例,腦葉梗死11例;伴有高血壓25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8例;入院時 NIHSS評分(5.81±2.47)分。同時選取3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0~76歲,平均(65.5±9.3)歲。3組年齡、性別、常規(guī)治療組和燈盞生脈組的既往史、入院時 NIHSS評分等基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在燈盞生脈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80例患者中,及時處理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fā)癥。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阿司匹林,每次0.1 g,qd;辛伐他汀每次20 mg,qn;胞磷膽堿鈉每次0.1 g,tid。燈盞生脈組在常規(guī)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燈盞生脈膠囊(云南生物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439),每次2粒,tid。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入院時及治療1,2,3,4周后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清瘦素水平。血清瘦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以血清瘦素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上海滬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HD-10084K,規(guī)格為96T)作血清瘦素含量的測定,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操作。分別在入院時及治療后4周記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評分變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評分標準分6級: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18%以內;⑤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⑥死亡。
2.1 血清瘦素的變化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燈盞生脈組血清瘦素水平在腦梗死發(fā)病期間明顯增高(P<0.01),且于入院治療第1周達到高峰,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燈盞生脈組治療后各時間點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為顯著(P<0.01)。見表1。
2.2 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其發(fā)生機制與腦動脈的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的形成有關。血清瘦素是一個包含146個氨基酸、相對分子質量為16 000的單鏈蛋白質,具有參與調節(jié)攝食、能量代謝、激素分泌等過程的功能。它可能主要通過以下機制參與腦梗死大血管病變:①加重內皮功能紊亂;②誘導氧化應激,損傷內皮細胞,加快動脈粥樣硬化;③促進泡沫細胞形成;④參與腦組織炎癥反應;⑤促進腦梗死血栓形成。研究表明,高瘦素血癥是血栓患者的危險因素,高濃度瘦素促進血小板聚集可能是老年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原因之一[4]。
在本研究中,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急性腦梗死患者瘦素水平持續(xù)升高,其可能原因是急性腦梗死后腦血管持續(xù)處于栓塞狀態(tài),體內其他炎癥因子的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與瘦素相互作用,從而使其維持在較高水平。血清瘦素水平持續(xù)升高,可以激活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使血清血脂水平升高,從而在腦梗死發(fā)病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加劇作用[4]。
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燈盞生脈膠囊,結果療效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燈盞生脈膠囊主要由燈盞細辛、五味子、麥冬、人參等中藥組成,其中燈盞細辛所含燈盞花素性寒,可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能夠擴張微動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循環(huán),應用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取得很好的效果[5]。細辛性溫,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竅的作用;五味子主益氣,補不足,強陰,有寧神安心、益氣生津的療效;麥冬是傳統(tǒng)滋陰類中藥,味甘,微苦,性微塞,歸心、胃、肺經(jīng),有潤肺清心、對抗氧化作用,可以減輕腦組織炎性反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顯著促進內皮細胞代謝[6]。人參則能生津安神,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這幾種藥合用可增強腦組織對缺氧缺血的耐受力,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增加腦梗死患者缺血部位血液循環(huán),緩解急性腦梗死后腦血管持續(xù)處于的栓塞狀態(tài),減輕腦組織炎性反應。故燈盞生脈組治療后各時間點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為顯著,臨床療效也較常規(guī)治療組更好。治療組入院治療后血清瘦素第1周達到高峰,可能提示腦組織炎性反應第1周達到高峰,表明患者的臨床癥狀在第1周變化快,容易有病情的加重,要高度重視,及時迅速處理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取得更好療效。
本次研究,不僅表明燈盞生脈膠囊對腦梗死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顯示燈盞生脈膠囊可使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為顯著。JOHANSSON等[7]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瘦素值與腦卒中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認知功能改變及預后相關,腦梗死患者治療后血清瘦素下降水平是否可以作為治療效果的評估參考之一,值得進一步探討。
組別與時間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2周治療后3周治療后4周正常對照組305.01±1.24----常規(guī)治療組4013.78±3.3617.07±3.91*110.85±3.45*19.63±2.57*18.27±2.58*1燈盞生脈組4013.81±3.2515.54±2.64*1*29.68±3.08*1*28.12±2.75*1*26.39±1.87*1*2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1;與常規(guī)治療組同時間點比較,*2P<0.0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變化
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χ2=11.6659,*1P<0.01
[1] SODERBERG S,STEGNMYR B,AHLBECK-GLANDER C,et al.High lept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II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03,15(122):63-69.
[2] 于金棟,呂麗柯,曹世強,等.燈盞生脈膠囊治療腦梗死患者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2,33(19):2997-2998.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0,43(2):147-148.
[4] 張艷紅,王海英,李賀斌.老年腦梗死患者急性期瘦素動態(tài)測定的意義[J].實用老年醫(yī)學雜志,2011,25(2):154-155.
[5] 曹曉嵐,周霞,莊慧魁,等.燈盞生脈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恢復期臨床觀察 [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2,5(1):56-57.
[6] 伊紅麗,張維文,付曉芹,等.燈盞生脈膠囊對糖尿病性腦梗死炎性反應物及血管內皮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8,11(11):1739-1740.
[7] JOHANSSON A,AHREN B,NASMAN B,et al.Cortisol axis abnormalities early after stroke-relationships to cytokines and leptin[J].J Intern Med,2000,247(2):179-187.
DOI 10.3870/yydb.2015.08.016
2014-09-24
2014-12-25
夏琳(1971-),男,湖北仙桃人,副主任醫(yī)師,學士,從事神經(jīng)內科工作。電話:(0)13035353034,E-mail:593844435@qq.com。
R286;R743
B
1004-0781(2015)08-1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