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要:受校教研處的委托,本人一年前就開始著手計算機校本教材的研發(fā)?,F初稿已見原形,正處于修正階段。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要想編寫出一套精品校本教材至少要做到兩點:1)尊重版權,力求原創(chuàng);2)分析學情,對癥下藥。
關鍵詞:肥西師范;計算機;力求原創(chuàng);學情;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11-0137-01
本人自工作以來,一直在肥西師范從事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一套好的教材,在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市場上各種教材雖然很多,但找到一套真正完全適合我們學校學生的教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早有自編教材的欲望,恰逢去年學校組織開發(fā)校本教材的機會,正好滿足了本人的愿望,所以我干勁十足。下面我將對開發(fā)過程中的一些想法,作一番表述。但愿能對將來的工作有所幫助。
1 尊重版權,力求原創(chuàng)
現在許多人感覺出書很容易,上網搜一搜,不用一天,一本書就出來了。這樣只會有兩種結果,要么“生搬硬套”,不成系統(tǒng);要么“全篇照搬”,侵犯版權。對于別人的一些先進思想,我們可以吸取,為我所用,但一定要融會貫通。別人的思想只能是你創(chuàng)作的原材料,你一定要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個轉化的過程可能很“痛苦”,但成功之后,你的水平就會“升級”。
2 分析學情,對癥下藥
肥西師范在校學生都是初中起點,學生的起點不高,有的學生來自皖北或皖南落后地區(qū),可能在初中的時候沒接觸計算機,有的即使接觸過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在開發(fā)計算機校本教材時,要考慮這個因素。出一本“預備級”教材,對后進生補缺補差。例如補充一些文字速錄的知識。
我校學生分五年制高職和三年制中職兩類。其中五年制高職又分為普通類(含中文、數學、英語、計算機、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等)和藝體類(含音樂、美術和體育等);三年制中職主要是幼師專業(yè)。因此,在計算機校本教材的開發(fā)過程中,一定要有專業(yè)針對性。這一塊,我將結合本校開課的情況進行闡述。
我們學校在二年級時,開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我也曾經上過幾年“文化基礎”,雖然現在市面上“文化基礎”的教材很多,但真正完全為我校學生量身定做的教材沒有。這就需要我們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對它進行補充。
在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時,系統(tǒng)概述和信息表示這塊可以少講或不講,而要在校本教材中補充一些硬件的組裝的知識,不要太難,只要講講部件級組裝就可以了。這一點很重要,經常有畢業(yè)生打電話問我,電腦壞了,拆散之后,不知道怎么組裝起來。
在講授“操作系統(tǒng)”時,要在校本教材中,補充系統(tǒng)及軟件安裝的知識。我們的學生畢業(yè)后,如果隨便遇到一點系統(tǒng)或軟件的問題就抱著電腦往維修部跑,那么在校的幾年計算機課就算白上了。
在講授“WORD”時,要在校本教材中,補充試卷排版的知識。我們的學生都是師范類的學生,以后工作中出一份試卷是常有的事,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有試卷排版的技術。否則,會貽笑大方的。同理,在講授“EXCEL”時,要在校本教材中,補充成績處理的環(huán)節(jié)。有的人或許會說,其它數據都會處理,還要學成績處理有意義嗎?我說有,而且意義還很大。我們這樣的學校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你叫他處理“無關痛癢”的數據,他們或許會打瞌睡的。但如果你說,請把你所教科目的成績表格處理一下,看看你的教學質量如何,這樣效果肯定不錯。況且,這又是工作后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在講授“POWERPOINT”時,在校本教材中,一定要就PPT制作課件的技能進行強化。原因有二:1)師范生學做課件是必修課;2)三年制幼師專業(yè)可能只有這一次學習“課件制作”的機會了。所以一定要加強。主要是補充一些如何插入或鏈接多媒體素材,如何設置自定義動畫之類的知識。
我們學校在三年級時,開設《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課程,這是合肥師范學院(我們學校五年制專業(yè)的合作辦學單位)對我們的要求。因為高教階段應該開設一門語言,而數據庫在目前教務管理中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所以我們就選擇了VFP。
我們的學生,特別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他們以后開發(fā)數據庫軟件的可能性不大,而維護數據庫的可能卻很大。所以在校本教材中,應該選擇一些教學管理軟件介紹介紹,讓學生操作操作。起到一個實習的作用,免得到時候“摸不著北”。有人或許會說,哪有那么多課時,讓你去上校本教材呀?這很簡單,就拿VFP來說吧,一些過分難的知識,完全可以不講。我們培養(yǎng)的是教學人員,而不是程序員。
(下轉第143頁)
(上接第137頁)
另外,在學習VFP時,為幫助學生(特別是計算機專業(yè)和數學專業(y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編程的知識應用廣大。在校本教材中,最好介紹一些office軟件中Visual Basic編程的知識。原因有二:1)VB和VFP是相通的;2)office軟件中Visual Basic編程,對實現“交互”是相當有用的。交互在教學中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們的學生在將來很大可能都從事教學工作。
我們學校在四年級時,開設《課件制作》課程,這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包羅萬象,而市面上能涵蓋所有課件制作軟件的教材很少,即使有也只是泛泛而談。我們學校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這方面的需求又各不相同。教材方面就存在很大的漏洞,需要我們的校本教材去填這個窟窿。有人或許會說,要求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去買不同的書,不就可以了嗎?但不同的教材又怎能做到是為我們的學生“量身定做”呢?同時又考慮到學生的經濟負擔,因此,還是教師辛苦一點,開發(fā)開發(fā)吧!
PPT因其軟件的普遍性和簡單性,仍然是制作課件的主要工具,因此在上《課件制作》時,PPT還是要在校本教材中開點補藥,調理一下學生的技術。
Flash作為動畫制作軟件,可制作一些小的元件放到PPT、AUTHORWARE等課件制作軟件中修飾一下界面,所以校本教材中最好能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動畫技術。
對于美術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學習PHOTOSHOP后,做出來的課件,才能無愧于自己的專業(yè),所以PS在校本教材中也是不能不提的。
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假如上課時想錄一段聽力,并編輯錄下的聲音,怎么辦?這就要求校本教材中,要為他們定置聲音錄制處理軟件COOL EDIT PRO的相關知識。同理,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如果上課時用現在業(yè)已普及的數碼設備拍了一些照片和視頻,想用這些制作一個MTV上課用,怎么辦?這就要求校本教材中,就視頻處理軟件PREMIERE給他們開個小灶。
所以說開發(fā)校本教材時,要分析學情,對癥下藥。
我校計算機校本教材的開發(fā)是個很復雜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眾多繁鎖而又艱巨的工作要做。但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教育事業(yè),累點苦點又算什么呢!
參考文獻:
[1] 史紅星.多媒體軟件設計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淑華.Visual FoxPro 程序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周鳴爭.計算機文化基礎[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