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林,趙烈偉·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轎車尾門內板雙向翻邊側沖孔模具設計
文/黃林,趙烈偉·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黃林,沖壓工藝主管,主要負責沖壓工藝性審查、工藝文件制定及現場調試等工作,參與完成和悅、星銳及在研項目等沖壓工藝審查、模具調試及工裝驗收等工作,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
雙向翻邊側沖孔模具在汽車冷沖壓模中使用的比較常見,其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是工作行程的確定,合理的行程是整個制件精度達標的保證。設計最后也要對各運動組件的行程及壓料力、翻邊力進行核對。
尾門內板為車身次于外板的重要內板零件,具有加強尾門外板強度的作用。尾門內板件通常有以下特點:⑴造型復雜,型面高差大;⑵涉及工序內容較多,四道工序完成零件成形,工藝排布較困難。尾門內板模具的開發(fā)主要分為五個階段:CAE模擬分析、工藝設計、模具結構設計、模具制造、模具調試。轎車車型尾門內板因其形狀復雜,成形多由5副模具完成,現為了節(jié)約白車身開發(f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各主機廠都在推進模具的四序化工程,因此,工序內容布置難度大。
本文主要對尾門內板的模具結構設計、調試進行了敘述。該副模具包括三部分工作內容,翻邊、整形、側沖孔。考慮到尾門內板周圈翻邊效果,上翻邊及下翻邊同時進行。
尾門內板材料為DC06,料厚為0.7mm,其X軸向尺寸約為1050mm,Y軸向尺寸約為1205mm,Z軸向尺寸約為190mm。該制件型面起伏較大,中間側壁多孔,四周及制件內部均有翻邊或整形,且該零件四周翻邊處與中間凸出的“爪”部均與尾門外板搭接。尾門內板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尾門內板模型
DL圖簡介
DL圖即Die Layout圖,亦稱工法圖,反映了模具的工序內容,是模具結構設計的重要依據,指導模具結構設計的方向。DL圖顯示本序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a、b處翻邊,c處整形,d、e處側沖孔(圖2)。設計開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⑴a處翻邊與尾門外板搭接處,精度要求較高,模具結構上考慮控制回彈的翻邊方式。
⑵d、e兩處沖孔的方向與Y軸正向夾角約為15°,正沖無法滿足沖孔精度要求,需采用側沖孔來完成。
圖2 工作內容示意圖
⑶考慮模具上翻還是下翻,單向翻邊還是雙向翻邊以及翻邊整形及沖孔的先后順序等。
工作行程的確定
翻邊按變形性質分為伸長類翻邊和壓縮類翻邊。翻邊過程中,存在著回彈、翻邊面起皺、開裂、料厚變薄、翻邊后的制件變形與扭曲等問題。
首先考慮一次向下翻邊加整形再沖孔的模具結構形式,這種類型的模具結構相對常見、工作原理簡單。但通過工藝及結構人員的仔細分析,若a處翻邊采用下翻的方式,產生反彈的可能性會較大,翻邊效果沒有向上翻的效果好,并將影響與尾門外板的包邊總成精度。而b處四個“爪”的翻邊、c處的整形無論從工藝、結構分析還是成形效果來說,采用向下翻的方式都相對合理。因此,確定采用周圈上翻、制件內部下翻加整形的雙向翻邊方式。
其次是上、下翻邊及側沖孔順序的確定。若處理為下翻→沖孔→上翻,即上壓芯與上模下行,下模氮氣缸初始壓力大于上模氮氣缸的最終壓力,如此實現下翻與沖孔動作;接著,上模部分與下托芯貼死,繼續(xù)下行,與下模鑲塊合作實現周圈的上翻邊動作。此工作順序設計經過工藝人員分析被否定,其主要原因在于:即使下模氮氣缸的壓力大于上模壓力很多,由于下托芯與下模未鐓死,可能會有些微晃動情況的發(fā)生,無法保證沖孔的精度,且沖頭易被折斷。因此,工作順序改為上翻→下翻→沖孔,即:上壓芯與上模下行,上模設計的氮氣缸壓力接近下模氮氣缸的兩倍,當上模組件與下托芯貼死后繼續(xù)下行,實現上翻動作;接著,上模部分與下托芯繼續(xù)下行,完成下翻的動作,與下模座鐓死之后再進行沖孔,并且在下托芯與下模座之間布置四個錐形平衡塊,保證位置的準確,防止下托芯的躥動,同時保護了沖頭。
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由于沖孔位置在尾門內板中部高差較大的位置,若斜楔驅動座放在下模,一方面斜楔的安裝座會比較高,導致安裝座強度變差;另一方面,制件擺放在下托芯上沖孔,若斜楔驅動座不跟下托芯一起運動,沖孔的精度不能保證??紤]這兩方面的因素后,決定斜楔驅動座安裝于下托芯,斜楔滑塊座則安裝于上模座,內置斜楔。上、下模如圖3所示。
圖3 模具結構
沖孔處由于需掏出廢料排除的空間,導致此處壁厚較小,強度不足。故將托芯沖孔部位做成鑲塊結構,以螺釘固定于下托芯本體。不僅增加了沖孔鑲塊的強度,也方便了后期模具的維修。托芯結構如圖4所示。
由于該件自身起伏較大,加上上、下翻邊行程,造成模具高度相對較高。為了減少模具制造成本,上模氮氣缸采用底部安裝方式,盡可能降低模具的整體高度。下托芯與下模之間的導向除了八個導板及四個平衡塊之外,在四個角部位置增加四個導柱,導柱安裝于下模,導套安裝于托芯,進一步保證沖孔精度,使側沖孔更加穩(wěn)定。
圖4 托芯結構
現場調試初期實物產品出現兩處起皺、暗傷缺陷。經過兩輪調試研配,制件實物效果良好,無外觀品質缺陷,精度滿足裝車要求,且無生產性問題。最終的實物產品如圖5所示。
圖5 實物產品
雙向翻邊側沖孔模具在汽車冷沖壓模中的使用比較常見,其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是工作行程的確定,合理的行程是整個制件精度達標的保證。設計最后也要對各運動組件的行程及壓料力、翻邊力進行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