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冬
摘 要: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jié)的教學內容,可說是必修二整冊書的難點之一,介紹如何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如何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等,以此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雜交實驗;假說演繹法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jié)的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本節(jié)課是在第一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一)”的基礎之上,講述了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遺傳規(guī)律。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入深地探索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引導學生分析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沿著遺傳學家孟德爾的腳步,一步一步領會假說—演繹法的科學方法。在理解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孟德爾提出假說時,是超越自己時代的一種非凡設想,對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本節(jié)課為學習后面的“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等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制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闡明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過程;
(2)闡明孟德爾的自由組合定律,并能應用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和解釋一些遺傳現象;
(3)說出基因型、表現型、等位基因的含義;
(4)列舉說出孟德爾遺傳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嘗試演繹推理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運用數學方法和遺傳學原理解釋或預測一些遺傳現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2)體驗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過程,養(yǎng)成理性思維品質。
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闡明自由組合定律;(2)分析孟德爾遺傳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
本節(jié)課建立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的基礎之上,學生對孟德爾的實驗過程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一節(jié)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假說—演繹法的實驗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因為本節(jié)課內容難以理解,艱澀又抽象,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線,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起學生興趣,并伴以多媒體課件、簡明的圖片、例題的分析,在教師引導下進行閱讀、觀察、思考、探究、分析圖譜、練習遺傳圖解等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中為引起學生興趣,所以導言,我選擇了大文豪蕭伯納的小趣事為引:英國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蕭伯納。有一位女演員讀了他的作品,便生愛慕之情,向蕭翁寫信求愛。信中寫道:“你是如此的聰明,我是這般的美貌,倘若我與你結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聰慧,同時又具我的美貌,豈不是很好嗎?”蕭翁幽默地回信說:“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豈不糟了嗎!”在學生提起興趣時提問:“在傳宗接代的過程中,多種多樣的性狀是遵循什么規(guī)律遺傳的呢?”把學生引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上來,第一部分: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實驗:
P 黃色圓粒 × 綠色皺粒
↓
F1 黃色圓粒
↓ ■
F2 黃圓 黃皺 綠圓 綠皺
9 3 3 1
提問:F2為什么出現了新的形狀組合?9∶3∶3∶1的比例與3∶1的比例有什么關系?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將問題分配到小組討論,然后找一個小組代表回答,有必要時,其他小組補充。這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歸納、遷移等綜合性能力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及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然后老師給出依據孟德爾的雜交實驗(一)來分析,單獨觀察粒形時,圓?!冒櫫?3∶1,單獨觀察粒色時,黃色∶綠色=3∶1??偨Y出3∶1與9∶3∶3∶1的關系,讓學生明白,用簡單的分離定律就可以解決復雜的自由組合問題。第二部分∶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這一內容上,學生理解起來最為困難,學生能夠理解為什么Yy要分開,Rr要分開,卻很難理解Y和R是如何自由組合的,要用理論解釋加圖解的方式共同講解,理論解釋∶(1)F1在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成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產生雌雄配子各有4種類型,且數目相等。(2)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結合方式共16種,F2中共有基因型9種,表現型4種,數量比為9∶3∶3∶1。給出圖解,這部分內容講解時最好是老師先領著理解一遍,然后再提問學生講解圖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讓學生注意,在棋盤法的表格中的一些規(guī)律,以及親本同為純合子的時候,子代可能出現的一些其他情況,來實現重點、難點的突破。第三部分是對假說的解釋部分,通過上一部分的學習,對兩對遺傳因子如何產生配子,已經講解清楚,所以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最好讓學生自己完成測交的演繹推理部分,可以先小組討論、研究,然后推選一人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可以訓練學生分析圖解、利用圖解拓展新知識的能力,并且提醒學生遺傳圖解的寫法。最后是得出結論部分,總結自由組合定律,這部分教師可試著引導學生一起總結。讓學生發(fā)現第二節(jié)的實驗流程與第一節(jié)是一樣的,進一步體會假說—演繹法這一科學方法。
本節(jié)課雖然是建立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的基礎上,但兩對相對性狀合并一起考慮,難度加大,要求學生的理解能力更高,需要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體驗假說—演繹法的實驗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初步了解兩對相對性狀的實驗過程,卻很難將知識轉移到其他遺傳問題上,所以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倪曉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教學設計[J].中學生物教學,2014(03).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