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深財經評論人朱大鳴: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屢屢上演高鐵爭奪戰(zhàn),為了讓高鐵從自己境內經過,紛紛打起悲情牌、老區(qū)牌以及民意牌,從民間到政府,從普羅大眾到名人明星,都在為自己地方爭奪高鐵站出一分力氣。有些人批評這些活動,認為會叫的孩子有奶喝,壞了高鐵規(guī)劃。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管理層應當高度關注高鐵投資問題。
其一,高鐵爭奪戰(zhàn)的發(fā)生地多是內地,高鐵在發(fā)達地區(qū)已經成為事實,是一種資源傾斜,而對于內地而言,修了高鐵等于讓本地經濟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法寶。在內地,高鐵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高鐵爭奪戰(zhàn)。一旦在爭奪戰(zhàn)失利,再等下一輪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因此,我們應當理解這場從民間到官方都在爭取的爭奪戰(zhàn),我們應當反思自己提供的粥少了,而不是抱怨他們爭奪激烈。
其二,民眾需要高鐵,這是剛性需求,我們應當大力投資高鐵。老百姓不需要的,你整天投來投去變成了泡沫,禍害了經濟,資源和精力都被浪費了。老百姓急需要的,我們不去認真投資,整天投資那些沒用的,這是對經濟增長的一種不負責任。我們整天抱怨經濟沒有投資動力,特別是房地產不再暴漲之后,經濟的火車頭失去了,高鐵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我們要把它當成重要的動力,甚至應當取代房地產投資在實際領域的無冕之王的地位,讓高鐵投資成為中國經濟新動力和新支柱。
其三,對于高鐵爭奪戰(zhàn),不應當人為制造稀缺性,有些地方確實可以設兩站,多一站又能耽誤多少時間呢?規(guī)劃時候不認真調研,不聽取廣泛意見,坐在辦公室里整體想“規(guī)劃”,可能還有一些其它想法,是引發(fā)高鐵爭奪戰(zhàn)的最直接原因。
其四,中國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流動性過剩,而不是通縮,這些大量的資本找不到出路,到處亂炒股市和房地產,制造泡沫,禍害經濟根基,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制度設計,將它們引導到高鐵投資中去,既可以解決資本大量過剩到處制造泡沫禍害百姓的問題,又可以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甚至是火車頭。我們內部到處都是高鐵需求,滿足國內高鐵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其五,不要總是想著建設高鐵樞紐,最好是平衡高鐵資源,制造一個又一個高鐵樞紐,除了增加所謂樞紐城市的房價和壓力外,還會制造眾多高鐵時代相對貧困的眾多城市。還有,很多人臆想一些地區(qū)不發(fā)達,人們坐不起高鐵,這些臆想是難以推敲的,你都不給人家提供這種公共服務,就臆想人家坐不起高鐵,沒有任何道理。再說,你都把高鐵修到發(fā)達地區(qū)了,難道不是再制造區(qū)域經濟不平衡的發(fā)展嗎?這樣的結果是馬太效應,窮的地方越窮,富的地方越富,有違共同富裕的宗旨,在經濟學上,也是非常不經濟,在社會發(fā)展問題上,也有違正義原則。
高鐵的功能不僅僅是經濟效率問題,同時還是社會資源和人才流動的根基所在,他和互聯網在全國農村普及從而使得中國進入高鐵時代和信息高速時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