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康
編者按:高考前的沖刺時期,《高分講壇》將從作文發(fā)展等級的三個要點,為考生提供考場作文奪分技法。
豐富,是高考作文發(fā)展等級標準之一,此標準是針對作文材料的運用而提出來的。在高考《考試說明》發(fā)展等級里,“豐富”被解釋為“材料豐富,形象豐滿,論據(jù)充實,意境深遠”。對一篇文章而言,主題是靈魂,結(jié)構是骨架,材料則猶如血肉。血肉豐滿,材料豐富,文章才有含金量,這是成就高分作文的不二法門。
材料豐富
對考場記敘文而言,豐富是指文章材料層次多樣,能借助材料敘述事件,或?qū)Σ牧线M行引申發(fā)揮;對議論文而言,則要借助材料佐證觀點。具體方法如下:
一線串珠??忌梢园盐恼路譃閹讉€小片斷,每一個片段敘寫一個內(nèi)容,但這些內(nèi)容不是松散的,而是由一個鮮明的主題貫穿始終。如2014年高考廣東卷佳作《讓記憶之花盛放在泛黃的膠片上》中的片斷:
跟以往一樣,奶奶手里拿著一張泛黃的相片。歲月的沖刷與侵蝕早已摧毀了那張黑白膠片,照片上的人物已很不清晰??墒悄棠滩⒉辉谝猓o緊地捏住那張珍貴的照片,讓記憶之花在每一個寧靜的午后靜靜盛放在那泛黃的膠片上。
這是一張怎樣充滿溫情的照片??!
奶奶說當年爺爺向她告白的時候,手里捧著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氣讓她陶醉在與爺爺相識的點滴歲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輕貌美,手里捧著一束紫藤花,嬌羞地依偎在爺爺?shù)膽驯Ю?,笑容燦爛。爺爺也是一臉幸福的樣子。
我躡手躡腳地走向奶奶,只是想進一步感受那份溫情。奶奶不經(jīng)意間睜開了眼,看著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撫摸我滑溜溜的短發(fā)?!澳棠?,想爺爺了嗎?”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處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點了一下頭。我看著奶奶那雙眼睛,仿佛看到了歲月深處那份曾經(jīng)的快樂。所有的憂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張泛黃的相片時一掃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于是,在紫藤花開的季節(jié)里,記憶之花便靜靜地盛放在泛黃的膠片上,給活著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與希冀!
文章從紫藤花起筆,緊接著描寫奶奶看照片的特寫鏡頭,然后穿插奶奶對美好往昔的回憶,最后寫到了“我”的觀察和感悟,并于文末點題。線索清晰,行文流暢,構思巧妙。文中多次出現(xiàn)了紫中帶藍、燦若云霞的紫藤花,猶如一根線引領著文章的線索,以此寄托了綿長的思念,象征了美好的感情,對文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映襯作用。
點面結(jié)合??忌谥攸c敘寫一兩點內(nèi)容后,可以緊扣主題從另外一個側(cè)面橫向展開論述,這樣便可以使文章錯落有致,內(nèi)涵豐富,詳略得當。如2014年高考江蘇卷滿分作文《青春萬歲》中的片段:
怎么回事?我面對著兩本一模一樣的《簡明日本語教程》,明顯看到水藍色的封面微微打起卷兒,我激動得有些顫巍巍地打開扉頁,老爸老媽一粗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著書,奔進屋里拿給他們看。我能聽見他們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憶之門打開的聲音。
“當年《排球女將》可真火??!”老爸伸腳“搓”來他的拖鞋,久別重逢似的撫摸著書本的底脊。
“小鹿純子算那個時候的女神,當時叫大眾情人?!崩蠇屝χa充道。
幾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的氣氛焐“暖和”了,我不禁感嘆它的魔力。
一發(fā)不可收。那堆舊書像個兔子洞,老爸老媽的青春洪水一下子從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他們的贅肉和皺紋,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見兩雙清澈閃亮的眸子。這陃室束縛不了他們,這凌亂的雞毛蒜皮束縛不了他們,門口探頭鄰居驚奇的目光也束縛不了他們。
他們心中的火還沒熄滅,他們的棱角從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時光不能倒流,那么這一幕只能證明:青春萬歲,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著氣,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襯衫徹底汗?jié)瘛?/p>
文章開篇寫“老爸老媽一粗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接下來對“回憶之門打開”后的具體情景展開描寫,最后以“老爸大口喘著氣,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襯衫徹底汗?jié)瘛币痪涫帐N恼聫囊粋€側(cè)面描寫了父母別樣的青春,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頗具用心。
對議論文而言,材料豐富是指考生在確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確觀點之后,一是選用真實、典型、新鮮的論據(jù)來佐證論點,如古今相互對應的事例、對比事例、數(shù)字資料等,如此一來,便可使文章材料豐富、內(nèi)容充實;二是考生要梳理出材料的核心內(nèi)涵,同時要避免空洞的鋪陳理論,論述要直指內(nèi)涵、觀照當下。如論述一個關于“夢想”的話題,考生如果不結(jié)合時下語境和自身來闡發(fā),寫出來的文章就肯定是會被打入“冷宮”的低分作文。
王勃“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滕王閣序》便橫空出世。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安福久堅守沙漠“死亡之海”,將拯救牧民的生命當作自己畢生的使命,他站在精神的巔峰,一覽眾山小。北大才子陳生,畢業(yè)后卻從事養(yǎng)豬行業(yè),憑著堅定的信念,成為著名的“豬肉大王”。古詩云: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平凡不一定平庸,只要內(nèi)心有堅定的信念,就有可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此段引用了王勃、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陳生等人物的事例,觀照古今,使文章有一種一氣呵成的強大氣場。
形象豐滿
首先要求考生綜合運用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手段,對所要描寫的人物進行多角度呈現(xiàn)。其次是所舉的人物事例不能是概念化、臉譜化的形象,應是生活中有血有肉之人,這樣才能引起閱卷老師的共鳴。具體方法如下:
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以形傳神是?lián)結(jié)“形”和“神”的橋梁,若想讓事例中的人物形象豐滿,考生必須要找出人物身上與主題契合的閃光點。
多描寫,少敘述。描寫比敘述效果更直觀,描寫比毫無感染力的論點陳述更能感染閱卷老師。如對事例中的人物進行語言、神情、肖像等方面的描寫,這樣人物的立體感就會凸顯。如高考滿分作文《開放在夕陽中的“向日葵”》中的片段:
看見我媽在收拾衣服,我們便走過去打趣:“媽,你看你,都一把年紀了,還學什么拉丁舞?。俊?/p>
我媽一臉怒火:“什么一把年紀!你媽我是看著顯老了,還是上樓梯要你們這群小崽子扶?”
我和我弟相顧無言,各自默默散去,背后響起高亢的歌聲:“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
考生通過語言、神態(tài)描寫,使一位性格鮮明、形象豐富的母親呼之欲出。
文章的意境,是考生的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有意境的考場作文不矯情,而是考生以自己的文字功力與深刻見解來一場閃電般的碰撞,如此有思想火花的考場作文,能不讓閱卷老師拍案叫絕嗎?要使文章意境深遠,可用以下幾種方法:
注重畫面的詩意美。高考作文對意境的追求,應是用色彩鮮明、形象性強的詞語構筑富有意蘊的畫面。例如:
之前,您曾去過一次西藏。圣潔的布達拉宮讓您流連,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拉姆拉措湖則讓您傾倒。但我知道,最令您放不下的是那里的孩子們。您小心翼翼地捧出他們的照片:藍天白云下瘦弱不堪的孩子們,典型的高原紅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知道,正是這些微笑成了您日夜牽腸掛肚的思念。
考生憑著精美的語言,通過描繪意境深遠的畫面,完成了對“您”這個人物的塑造。
用真摯的情感豐富畫面底蘊?!扒檎呶闹?jīng)”,飽滿的情感才能彰顯文章的魅力,直叩閱卷老師的心扉。請看2014年高考江蘇卷滿分作文《不朽的青春》中的一段:
我凝視著那棵繁茂的樹,不禁微笑:是啊,青春不朽!即使有一天你葉落歸根,那也是在內(nèi)心積蓄力量,只為來年更好地開放!
“我”凝視著那棵繁茂的樹,以飽蘸感情的語言,揭示出畫面的深層底蘊。再如2014年江蘇卷高考滿分作文《開放在夕陽中的“向日葵”》的最后一段:
是什么驚喜呢?帷幕緩緩拉開,我和弟弟張大了嘴。舞臺中央,一朵金色的向日葵優(yōu)雅地舞動——是的!是凡·高那幅《向日葵》里的向日葵!我看見化妝成向日葵的我的母親,在用她全部的熱情和魅力,釋放她那青春的、激情澎湃的、灼灼的光芒!
文章對“我和弟弟”面對舞臺中央的情景用了一個特寫鏡頭,深化了文章的內(nèi)蘊,使其筆觸飽蘸情感,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情感共鳴。
用深邃的哲理升華畫面思想。畫面里如能閃耀著深邃的普世道理,那么作文便有了思想內(nèi)蘊,不再是干巴巴的貧血文章。請看2014年高考江蘇卷滿分作文《桂香中彌漫的青春》中的一段:
踏入門檻,我便看見了忙碌著的阿婆:頭上包著一方藍碎花布,絲絲貼在額上的銀發(fā)盡數(shù)敘說著她的滄桑;圍著圍裙,略微下彎的背使她顯得那樣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舊堅持做桂花糕,剎那間,我仿佛又看見阿婆俯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勻攪和,然后輕輕壓入模具。蒸、搟、刀切后,便盛在盤子里。潔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氳著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細膩化渣。這就是貫穿了阿婆整個青春的桂花香。
考生用實筆描寫阿婆的肖像以及制作桂花糕的勞作情景。又用虛筆再現(xiàn)多少年后的阿婆依舊堅持做桂花糕的情形,兼以描寫桂花糕的色、香和口感??忌柚枥L的阿婆的生活畫面,使“桂香中彌漫的青春”這一文章主旨得以彰顯和突出,飽含著一定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