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眾多展覽和比賽的主辦方,大都會邀請一些職位高、名氣大的藝術家來充當評委。至于評委自身的藝術水準主辦方則不做過多考慮,由此這些評委們擁有了所謂的話語權,對他人的作品能否入展或者獲獎也便掌握著去留和生殺大權。其實這是很值得商榷的,就好比菜市場賣菜的伙計們,本是同行,本應該只管各自經營的生意,只管做好各自的買賣,卻偏偏做起了評點對方瓜果蔬菜的事情,而且評點得還似乎有它的道理,卻很難令人信服。當然不排除有相對公平公正的,但無論如何,其中或多或少都會帶有個人的主觀偏向。
而評論家卻不同,他們的工作職責就是評論,而且他們往往會以相對特殊的、獨立的身份站在美術史的角度,站在一定的學術高度,并運用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成果來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客觀、全面、深入的評論。這樣一方面既確保了評論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捍衛(wèi)了評論的純粹性和權威性,并且也完全符合當今社會職業(yè)的分工和研究的細化這一客觀事實與客觀需要。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講,這與民主國家司法的獨立是一個道理,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王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