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素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兒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一共有92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對照組對病人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對病人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干預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干預效果給予對比分析。結(jié)果: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P<0.05);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要比對照組低(P<0.05)。結(jié)論:對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采取精細化護理,可以使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促進患兒早日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小兒;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acute non-bacterial diarrhea. Methods: Selected 9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ute non-bacterial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 2010 to Dec 2014,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meticulous nursing care, then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0.05). 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aking meticulous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acute non-bacterial diarrhea can shorten 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als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infants, which has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children; acute non-bacterial diarrhea;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166-02
小兒急性腹瀉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其大部分是由細菌或者病毒感染造成的,其臨床表現(xiàn)包括有大便次數(shù)增多以及性狀發(fā)生改變。其發(fā)病率相對比較高,其中包括有細菌感染性腹瀉與非細菌感染性腹瀉。本文筆者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一共有92例,對當中46例患兒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一共有92例,92例患兒全部符合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臨床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6例。當中,干預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在8-31個月,平均年齡為16.32±2.86個月。病程在24-72h,平均病程為43.51±21.24h;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齡在5-26個月,平均年齡為13.75±2.24個月。病程在24-70h,平均病程為40.62±19.27h。干預組與對照組患兒的相關資料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臨床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病人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對病人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其中包括有以下幾點;
1.2.1及時補充體液
根據(jù)患兒病情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充足的體液補充。沒有出現(xiàn)嘔吐以及病情程度較輕的患兒在口服補液期間,臨床護士應該對患兒的尿量、眼窩以及前囟等相關情況給予觀察,一旦排尿間隔時間為3-4小時,則應該適當降低葡萄糖注射液當中的含量,一旦患兒眼瞼出現(xiàn)水腫等相關情況,則必須要將電解質(zhì)溶液的比例降低。另外,臨床護士必須要對患兒第一次排尿時間、24小時排尿量給予詳細記錄,同時對補液量以及速度給予適當調(diào)整。
1.2.2密切觀察各項指標
臨床護理人員應該對水、電解質(zhì)紊亂或者酸中毒給予觀察:密切觀察患兒呼吸以及面色的改變情況,如果發(fā)生異常情況應該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同時馬上采取堿性溶液進行補充。另外,臨床護理人員還要對患兒大便次數(shù)以及性狀給予觀察。一旦大便出現(xiàn)腐敗臭味則表明蛋白質(zhì)消化不良,一旦大便出現(xiàn)非常多的泡沫則表明出現(xiàn)發(fā)酵情況。除此之外,一旦患兒出現(xiàn)腹部疼痛,則應該做好保暖工作,并且對患兒腹部進行按摩。一旦疼痛明顯,應該謹遵醫(yī)囑讓其服用鎮(zhèn)痛以及解除痙攣等相關藥物,在服用藥物期間一旦患兒不能配合工作,臨床護士應該主動和患兒進行溝通,同時采取說服教育。
1.2.3飲食護理
根據(jù)患兒病情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一旦癥狀較輕則不用禁止飲食,可以食用少量容易消化的食物,一旦癥狀較重則必須要禁止飲食,將禁止飲食時間控制在3-5小時。另外,患兒能夠食用少量的母乳或者米湯等相關食物,根據(jù)病情的具體情況對食量進行調(diào)整。
1.2.4基礎護理
患兒病房應該保持干凈、整潔,并每天消毒一次?;純涸诖蟊阋院笠扇厮畞砬逑赐尾浚蟛扇∪彳浉蓛舻哪虿冀o予包裹。一旦患兒肛門周圍皮膚發(fā)生糜爛,則要涂抹氧化鋅軟膏,并且不可以長時間采取透氣性不好的尿不濕。
1.2.5健康宣教
在夏季時必須要保持母乳喂養(yǎng)的連續(xù)性,添加輔助食物的時候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不可以同時添加多種輔助食物,進而使患兒飲食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以及完整性得到保障。另外,患兒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當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等相關情況的時候要立即采取相對應的治療。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干預組與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給予詳細記錄,同時給予對比分析。
1.4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治療72小時以后,其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全部恢復正常;有效:臨床治療72小時以后,其大便次數(shù)有明顯減少,性狀有顯著改善;無效:臨床治療72小時以后,其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沒有任何改善或者進一步加重[2]。
1.5臨床統(tǒng)計學處理
采取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干預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對比
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1。
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對比【n(%)】
組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干預組 46 26(56.52) 18(39.13) 2(4.35) 95.65%*
對照組 46 22(47.83) 15(32.61) 9(19.56) 80.43%
注:和對照組對比,*P<0.05。
2.2干預組與對照組各項臨床觀察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要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2。
表2 干預組與對照組各項臨床觀察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
組別 n 癥狀消失時間(d) 住院時間(d)
干預組 46 4.13±1.12* 5.24±1.86*
對照組 46 5.76±1.35 7.45±2.21
注:和對照組對比,*P<0.05。
3討論
小兒在發(fā)生急性腹瀉的時候會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以及性狀發(fā)生改變等相關表現(xiàn),一旦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造成病情進一步加重。根據(jù)相關報道表明[3],對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使患兒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使住院天數(shù)明顯縮短,其中包括有補充液體、認真觀察患兒病情、飲食護理、健康宣教以及基礎護理等。由于小兒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頻繁以及脫水現(xiàn)象,因此,需要及時補充體液,同時要最好飲食以及基礎護理,可以使小兒機體營養(yǎng)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病房要保持衛(wèi)生、清潔,可以使并發(fā)癥明顯降低。另外,對其采取健康宣教可以使小兒飲食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善,對患兒早日康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結(jié)果顯示,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P<0.05);臨床干預以后,干預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要比對照組低(P<0.05),和上述相關報道基本相同[4]。
總之,對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患兒采取精細化護理,可以使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梁顏開,杜廣亮.運脾化濕法治療小兒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728):117-118.
[2]趙秀玲.治療小兒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護理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6上):3039-3040.
[3]許華,劉華,曾永梅.小兒急性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病126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1,3(1):2-3.
[4]孫梅,寧偉偉.兒童腹瀉病病原學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19):1453-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