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依托,在課外創(chuàng)建有關“人的生殖”教學視頻,指引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完成知識的傳遞過程,而在課堂內師生、生生進行協作學習,將知識吸收內化,從而實現了“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教學。
關鍵詞:翻轉課堂;人的生殖
翻轉課堂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它的出現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的固有模式,它是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條件下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翻轉課堂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不是以老師為中心。它是一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具體流程如下:
它主要以建構主義和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依托,以高效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的一種教學形態(tài)。[1]下面筆者以“人的生殖”一課為例,談談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人的生殖”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章第二節(jié),本節(jié)介紹的是人的個體的由來的內容,這些內容與人類的生存和延續(xù)密切相關。人的生殖要靠生殖系統(tǒng)來完成,本課中先介紹生殖系統(tǒng),然后介紹生殖過程,即新生命是如何孕育和出生的。對于人的生殖,學生知道和了解的程度差異較大,但都懷有好奇心,渴望了解;而且他們往往又比較羞怯,不好意思面對,尤其是男女同班的大班教育。因此,學生在家觀看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模式”為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條件。同時,生殖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過程,將生殖過程制作成動態(tài)的微課視頻,能更直觀地將卵巢排卵、受精及胚胎發(fā)育過程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受精過程以及胚胎發(fā)育過程。
2 教學目標分析
2.1 知識目標
通過微課視頻學習,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
2.2 能力目標
通過視頻分析,逐步提升分析視頻資料的能力;通過參與答疑解惑,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與表達交流能力。
2.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強化感恩父母、珍愛生命的情感。
3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
教學難點
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以及課堂學習中相關問題的提出。
4 教學方法及流程
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本課教學流程與教學方法擬定如下:欣賞新生命、導入新課----學生課外觀看視頻、完成進階練習,進行自主學習----課內師生、生生解疑,進行協作練習---課堂總結。
5 課前任務
5.1 教師準備
5.1.1搜集資料、制作課件、進階練習及WikiBoaed File
在對有關“人的生殖”這一教學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翻轉課堂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搜集相關資料,制成PPT課件以及WikiBoaed File。制作PPT課件時,盡量給學生以一種簡單、美觀、風格統(tǒng)一、舒適的視覺感受,也充分考慮具備基本封面頁、教學目標頁、內容頁、結束頁的邏輯結構,為了能更好地講授教學內容,確保較好的教學效果,還具備適當的交互和動畫部分及演示具體過程。進階練習的設計以反饋自主學習為目的,均以基礎知識的檢測為主;而WikiBoaed File的設計,則主要是用于課堂教學。在WikiBoaed File資源庫中存入了“可愛寶貝”、“人的生殖過程”、“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個視頻、以及相關圖片等,同時還制作了有關“人的生殖”的知識框架,以備課堂上使用。
5.1.2視頻錄制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利用Camtasia Studio 6 錄制教學視頻,分別錄制了“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人的生殖過程”兩個微課視頻。兩個微視頻均按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來制作。其總容量分別只有6.05MB和4.72MB,視頻格式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mp4流媒體格式,以便學生靈活方便地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且問題集中,主題突出,主要就是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及結構功能和人的生殖過程這兩個重點內容,充分保證了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學習到關鍵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高效學習。
5.2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下載學習資源庫中的微課視頻資源進行觀看,依據學習目標“概述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和“描述人的生殖過程”學習相應的教學內容。在觀看視頻中,可依據個人情況控制視頻的播放進度,或快進、或跳過,讓自己不百無聊賴;或回放、或暫停,充分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秘訣。在觀看視頻的自主學習中,學生掌握著自己學習的控制器,使自己成為學習的時間管理者。觀看視頻后或進行中,可完成進階練習,反饋學習效果。未能正確得出答案的,同學們自主地請“視頻老師”重述相應知識內容,充分進行著學生與視頻的交互,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習目標。
6 課堂學習
第一項活動(用時2分鐘):情景導入
在白板上點擊播放“可愛寶貝”視頻,師生觀看視頻,欣賞可愛寶貝,并在新生兒的啼哭聲中進入預設的教學情境。
第二項活動(用時5分鐘):檢查學習成果
3至5名學生自主展示學習成果,總結學習目標。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給予口頭鼓勵或建議,選擇一名學生完成課堂知識歸納,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WikiBoaed File主板書部分)
第三項(用時 15分鐘):吸收內化
組織學生首先自主完成練習,并鼓勵同學們進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協作學習。尤其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此時教師便可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在同伴和老師的互動下,更有助于每位同學對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的吸收內化。
第四項(用時22分鐘)答疑解惑
基于教材分析與學習對象分析,本項活動是組織學生進行“你問我答”的答疑解惑活動。由學生匿名寫出問題:“對于人的生殖,我想問‥‥‥”,收齊并整理分類后,由教師充當“主持人”,進行分類讀題,學生充當答疑“專家”,進行答疑解惑。當“專家”無法解答的問題時,由“主持人”給予“溫馨提示”。在這種生生、師生互動、和諧、融洽的氣氛中,使學生對人的生殖系統(tǒng)、以及人的生殖過程和發(fā)育過程完全吸收內化。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
第五項(用時1分鐘)結束語
在結束提示音中,引導學生結合本課知識綱要,進行總結。
7 課后反思
人的生殖要靠生殖系統(tǒng)來完成,但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學生對于人的生殖,了解的程度參差不齊,欲知卻羞于眾人面前閱讀、識圖,更是羞于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因此,在本設計中,本人應用了翻轉課堂模式。它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局限,學生可以在課外利用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等各種終端設備泛在學習;它重構了教學結構,重構了課外傳遞信息,課內進行知識吸收內化的教學結構;它還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掌控著微課視頻的學習進度,成為自己學習的時間管理者;最后本課設計中通過設計“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了關鍵內容,實現了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陳玉琨,田愛麗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6
[2](美)伯格曼,(美)薩姆著;宋偉譯.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一場正在到來的教育變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11
[3]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4]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育研究所生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制.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
作者簡介
林新菊(1975-),女,福建寧德人,學歷: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