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化縣委組織部原部長陳漢軍日前被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貪污、私分國有資產(chǎn)等罪名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1年。在陳漢軍貪腐案中,基層股級干部想要提拔成副科級,也要向其行賄。
賣官者落馬,買官者去哪兒了呢?據(jù)報道,隆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幾萬元的數(shù)目對于工資不高的行賄者來說并非小數(shù)目??删褪沁@樣,行賄者還是源源不斷“送上門來”,“咬牙”拿出數(shù)目不小的幾萬元,他們靠行賄升遷,難保上位后自己也搞腐敗,爭取把“投入”的錢掙回來。
選人用人上的失守是可怕的,直接影響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嚴肅查處賣官者勢在必行,但“買家市場”亦不容小覷。前不久不就有媒體曝光山東某地“買官賣官”盛行,全縣僅有一名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未送錢??梢?,官場以“買”取代“干”,就極易產(chǎn)生“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效應,如果只盯著賣官者打,那“買官賣官”問題就只能是換了一位“東家”而已。
要徹底根除“買官賣官”,防止帶病提拔,就要斬斷買賣的交易鏈條,堅持一案雙查,既查清賣官者的貪腐事實,又深究買官者的行為動機和資金來源,讓買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
(人民網(wǎng)2015.10.8 陸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