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治 石磊
髖臼骨折屬于關節(jié)內骨折,骨折后關節(jié)面受損,失去原有的解剖結構,傳統(tǒng)的辦法常采取下肢皮膚牽引,骨盆兜帶固定等保守治療,但往往患者愈后關節(jié)功能較差,幾乎100%出現(xiàn)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患者身心遭受極大的痛苦[1-3]。髖臼骨折部位較深,手術難度大,且髖臼結構不規(guī)則,傳統(tǒng)重建鋼板與髖臼的匹配差,手術效果不佳,已逐漸被拋棄[4-6]。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記憶合金材料的出現(xiàn),解決了匹配性的難題,骨折解剖復位后能得到良好的固定效果[7-8],但術后康復后髖關節(jié)功能的研究還很不全面,故本研究在2013-2014年間選擇20例病情基本一致的髖臼骨折患者,兩種方案最終通過髖關節(jié)評分來評比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2014年本院收治的病情基本一致的髖臼骨折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32~64歲?;颊呤軅蜍嚨?4例,墜落傷6例。髖臼骨折類型8例髖臼后壁骨折無明顯移位,10例髖臼后壁骨折伴髖關節(jié)后脫位,2例髖臼后壁骨折合并坐骨神經損傷。研究分兩組,手術組10例,非手術組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手術組: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腰麻和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待麻醉滿意后,取漂浮體位,術中充分顯露髖關節(jié),對骨折行解剖復位,應用記憶合金內固定,處理合并傷。術后抗炎對癥治療,術后6周內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功能練習,6周后下地行負重功能練習。非手術組:采用保守治療方法,對于無明顯移位患者或輕度移位的髖臼骨折患者,采用骨盆兜帶懸吊固定,患肢皮膚牽引治療6周,期間囑患者進行靜力性肌力練習及踝泵功能練習,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個月后負重功能練習。
1.2.2 髖關節(jié)功能評定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進行運動功能檢測,通過步態(tài)分析來評估術后關節(jié)功能,在治療前及治療后8個月行Harris評分,即對患者疼痛的程度、生活功能情況、治療后步態(tài)、行走時情況、行走遠近距離、是否畸形、髖關節(jié)活動度進行評分,滿分100分,術后12個月采用Lovett 6級分級法檢查肌力。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3個月運動功能檢測結果 手術組10例患者目測步態(tài)穩(wěn)健,行走自如。非手術組中8例患者步態(tài)踉蹌,表情痛苦,行走緩慢。手術組行走功能恢復優(yōu)于非手術組(P<0.05)。
2.2 兩組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8個月,手術組評分高于非手術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比較(x-±s) 分
2.3 患者隨診一般結果 經過12個月隨診,無不良事件發(fā)生,治療期間及出院后康復期無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無肺栓塞發(fā)生,隨訪率100%。手術組全部患者肌力5級,非手術組4例患者下肢肌力5級,6例患者闊筋膜張肌、縫匠肌肌力4級。手術組患者肌力恢復優(yōu)于非手術組(P<0.05)。
髖臼骨折患者近年來日益增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因此對于患者來講能不能骨折后不留后遺癥,或不要對今后的生活造成過多的影響至關重要。髖臼骨折往往造成其他合并傷,其危害極大,但對于髖臼骨折來說,手術難度也非常大,由于髖臼骨折發(fā)生在關節(jié)內,骨折愈合后是否影響到關節(jié)功能就成為評價治療效果好壞的關鍵[9-12]。髖臼位置深,并且與股骨頭構成髖關節(jié),其負重大,活動度大,故易損傷[13]。如果骨折后復位效果不佳,達不到解剖復位,將影響到髖關節(jié)的功能,如何選擇復位后的固定材料一直困擾著醫(yī)生。傳統(tǒng)重建鋼板雖然可以某種程度彎曲,但由于髖臼形狀特殊,外觀呈碗狀,邊緣圓滑,故重建鋼板達不到手術要求,記憶合金的出現(xiàn),由于其擁有良好的特性已逐漸應用于醫(yī)療行業(yè),記憶合金有優(yōu)越的柔韌及延展性,良好的強度,重量極輕,可以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塑形,并且其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彈性,耐疲勞性[14-15]。應用于手術中使手術變得更簡單,減少了手術的時間,降低了風險。髖臼骨折一般都會有關節(jié)面的損傷,所以達到解剖復位是治療的關鍵,保守治療往往達不到目的,差之毫厘,結果關節(jié)功能差之千里。對于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評估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是Harris評分,也有用Chamley方法評估的,JOA評價方法國內采用的不多,國內最認可的是Harris評估,通過評分多少來衡量關節(jié)功能[16-18]。本實驗采用此方法,同時進行運動功能測試,即采用目測方法觀察術后患者的步態(tài),并行肌力功能檢查,結果顯示手術組在各個檢驗項目中都優(yōu)于非手術組。究其原因,手術可以使骨折得到解剖復位,堅強固定下患者可以早期進行各個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本研究中與非手術治療患者比較,應用記憶合金內固定治療髖臼骨折8個月后復查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遠遠高于非手術治療組,故記憶合金內固定手術治療髖臼骨折可以使髖關節(jié)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復,效果突出。
[1]汪光曄,張春才,許碩貴,等.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髖臼后壁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3):2462-2465.
[2]楊林,徐海斌,楊素敏,等.記憶合金三維內固定系統(tǒng)在髖臼骨折中的應用[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9,26(4):385-387.
[3]許碩貴,張春才,付青格,等.自體髂骨解剖性重建在復雜髖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頭后脫位中的應用[A].第十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洛陽,2012.
[4]牛云飛,王家林,張春才,等.骨盆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對犬骨盆弓狀線部骨折力學性能的影響[J].中國骨傷,2007,20(7):452-454.
[5] Liu X W,Xu S G,Zhang C C,et al.Biomechanical study of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 fixation using 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alloy-fixation system.[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0,25(4):312-317.
[6] Zhang Y,Zhao X,Tang Y,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comminuted posterior acetabular wall fracture treated with the 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Fixation System[J].Injury,2014,45(4):725-731.
[7]張春才,許碩貴,付青格,等.髖臼骨折鎳鈦記憶合金三維內固定系統(tǒng)的設計與臨床應用[A].第十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洛陽,2012.
[8]許碩貴.利用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特殊型A類髖臼骨折[A].第十一屆全軍骨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昆明,2010.
[9]溫斌.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髖臼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9,23(6):638,641.
[10]梁軍,劉安民.髖臼后柱解剖型記憶固定器治療骨盆骨折[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2,14(4):361-362.
[11]羅文正,唐新文,呂華,等.復雜髖臼骨折的手術入路與內固定方法的選擇[J].臨床骨科雜志,2005,8(6):530-532.
[12]盧世璧.髖臼骨折治療若干問題的思考[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10):901.
[13] Bhandari M,Matta J,Teta F.Predictors of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 and concomitant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 Br,2006,88(12):1618-1624.
[14]王洪,劉璠,曹毅,等.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J/CD].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08,2(2):3-6.
[15] Moed B R,Yu P H,GrusonK I.Functional outcomes of acetabular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10):1879-1883.
[16]沈國平,陸男吉,彭永岳,等.髖臼骨折的CT分型與手術入路選擇[J/CD].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08,2(2):31-33.
[17]曾炳芳.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髖臼骨折[J/CD].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08,2(2):1-2.
[18] Karunakar M A,Goulet J A,Mueller K L,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of unstable pediatric pelvis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J].J Pediatr Orthop,2005,25(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