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輝
(中科易恒(北京)現代農牧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100044)
2013年底年度報告分析預測:“近年生豬產業(yè)規(guī)模化速度明顯加快,以及外埠資本的大量流入,導致行業(yè)產能過剩,同時由于抗風險能力的提高,淘汰過剩產能的節(jié)奏明顯被拉長。2012年出現了虧損,未出現淘汰,2013年也如此,現在只能寄希望于2014年來完成淘汰過剩產能了……2014年可能成為近3年來虧損最為嚴重的一年,也最有希望完成淘汰過剩母豬,從而進入新一輪豬周期?!?/p>
2014年的虧損程度不僅超過2013年,而且創(chuàng)下了虧損程度最深、時間最長的歷史記錄。資本推動型的產業(yè)升級,此外豬肉需求的“擠泡沫”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程度。
2014年年初的下跌明顯較預測早了近1個月,而且實際豬價也并未漲至預測的高度。之后的走勢如我們所預測開始暴跌,底部出現的時間與我們預測的一致,為4月份,低點的價位較我們預測的低了近0.6元/千克左右。但上漲的時間仍比我們預測的提前了2個月左右。之后的反彈如我們所預測的,但年底的價位明顯較預測的偏低。全年12個月1、5、12月份的豬價與預測偏差較大,其他時間與預測吻合度較高,全年吻合度約為75%左右。
2015年五一前,大部分屠宰企業(yè)于上周周末紛紛下調豬價0.2元/千克以上,部分地區(qū)一天下跌兩三毛錢。但正如我們上周報告所分析”“屠宰企業(yè)便企圖通過壓價將漲價一個多月以來壓欄的豬逼出豬圈進入市場,此舉雖可強行將豬價短期下壓幾毛錢,但現實是母豬少了導致仔豬和肥豬少了,這才是豬價上漲的根本原因,壓價能逼出更多的母豬和仔豬么?假如不能,那么豬源問題就無法解決,豬價的回調就不可能持續(xù)!而且幅度會非常有限?!笔聦嵰泊_實如此,豬價僅震蕩了不到一周,便于五一前再次開始上漲。這才是豬市的主基調。 母豬存欄即將結束自2013年底便開始的不斷下降而轉為上漲。這意味著全行業(yè)淘汰過剩產能的進程即將結束。這對遠期生豬市場走勢具有重大意義。
圖1 生豬養(yǎng)殖盈利周期(以豬料比價衡量)預警圖
圖2 出欄肉豬價格
圖3 仔豬價格
圖4 二元母豬價格
一旦確定2015年5月份為母豬存欄拐點,母豬補欄量逐漸大于淘汰量,母豬存欄轉為上漲,其傳遞至生豬供應開始增加只需要13個月左右的滯后期。也就意味著推動當前豬價上漲的主要動力是存欄減少、供應下降,將在13個月以后變?yōu)楣V瓜陆甸_始增加,即:豬價停止上漲轉入下跌。本輪豬價由下跌轉為上漲的拐點才剛剛出現不到2個月,便可能在13個月后結束這一周期性上漲,從而轉入周期性下跌。正如2010年6月份豬價轉入周期性上漲后僅15個月,2011年9月便進入了周期性下跌。
每輪豬周期的上漲期持續(xù)的時間均不一樣,主要原因便是母豬存欄拐點出現的時間不同。2006年6月豬價便出現拐點從底部開始上漲,但受藍耳病影響,母豬的補欄遲遲未啟動,直到藍耳病過后2007年4月份前后才真正啟動、出現拐點,由此導致那輪豬周期上漲期從2006年6月份一直持續(xù)至2008年4月份才結束,共持續(xù)了22個月之久。因此,母豬補欄、存欄拐點的過早出現對于剛剛經歷了長達15個月虧損的養(yǎng)豬人來說實在不是什么利好。而這又是全體生產者在利益驅使下共同選擇的結果。也是市場經濟價值規(guī)律這一無形的手在發(fā)揮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