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宜人
我個人認為,在一所學校的歷史中,判斷一個校長是不是好校長,標尺有兩個:一是看其任期內學校的事業(yè)是否比前任校長更上一層樓,二是看任期內學校的事業(yè)是否給后任校長留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好的基礎。
我想這個好的基礎就是教師的發(fā)展和學校聲譽的上升并且還有進一步上升的潛力,即學校有可持續(xù)發(fā)展力。
校長要追求嚴格而自由的管理境界。校長要像高明的專業(yè)圍棋手,有大局觀,懂得取“勢”與得“利”的辯證關系,因勢利導,有“定式”而無定法,不墨守成規(guī),能很好地把握何時在哪個問題上應當大事展開教育活動,大造聲勢以使教師、學生懂得以后遇到類似問題如何辦,取其“勢”;有的問題只需就事論事,一帶而過,取其“利”。還要懂得“輕重緩急”之理,重點問題解決及時,還要知道“以攻代守”保持主動,多走“一舉雙得”之妙著,“強攻”不行,就用“淺削”,逐步糾正教風學風。所謂“重”,即要抓好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管理,致力發(fā)展。時時注意用事業(yè)來鼓舞人,用改革來引導人,用目標來凝聚人,用榜樣來激勵人。二是教學管理,著力課堂。校長不脫離課堂,并可推門聽課。
校長要成為充滿智慧的管理者,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沒有不變的法寶,需要不斷學習,提升素養(yǎng);需要博采眾長,兼收并蓄;需要經(jīng)受歷練,千錘百煉。只有這樣才能滋養(yǎng)并積淀成大德之智、大善之智、大美之智,最終使自己與學校共榮辱,與師生同發(fā)展,開創(chuàng)出學校管理的新天地。
從細節(jié)看到學校管理的規(guī)范化程度很有檔次;又要讓教師內心感覺到充分的自由空間;深刻理解和體驗“嚴格”的精神,提倡嚴肅認真與寬松活潑的學校氛圍,校長要有變革思想、民主思想、求真思想、分權思想、自由思想。
校長要做好三個代表:代表教師的利益,代表學生的利益,代表家長的利益。校長只代表教育局的利益是辦不好學校教育的(局長們肯定不愛聽),當有利益沖突時,校長要站在師生這一邊。學校工作一個巴掌拍不響,上下和諧,心心相印,才能產(chǎn)生共振,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一道閃電落到地,萬聲雷鳴響徹天”。
校長的五條管理準則:扶正祛邪,讓教師有正義感;平易近人,讓教師有親近感;理解關心,要讓教師有安全感;賞罰分明,讓教師有公平感;自制自律,讓教師有信服感。
校長的三大任務:出思想、明思路,培養(yǎng)具有較強執(zhí)行力的干部。教育的過程實質是一個人文關懷的過程。對教師、學生、家長的尊重和關心是校長必須具備的素質。學校最重要的資源是什么?是教師。所以校長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師上,要認識教師、研究教師、培養(yǎng)教師、發(fā)展教師、關心教師、管理教師,一切工作圍繞教師發(fā)展而展開。
校長是個趕路人,一個不斷攀登的趕路人,他必須始終和老師在一起,既不能跑得太快,那樣別人跟不上,也不能站在眾人之中,那樣會湮滅自己,失去校長的引領作用。
學校中層干部要做“法家”,落實“制度第一”的管理理念;副校級干部要做“儒家”,協(xié)調好學校人際關系,處理好各種矛盾;而校長,則要做“道家”,掌握大方向,把握大原則,拿政策。校長要像交響樂隊的指揮,能牢牢抓住主題,隨時把握節(jié)奏,熟知學校每個教師中層的特長及能夠發(fā)揮的作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把學校里各種類型的教師的長處盡可能地發(fā)揮出來就是成功的校長,不要去過多地揭教師的短處。在統(tǒng)一的目標指導下,對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協(xié)調好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奏出優(yōu)美的樂章。努力讓每個教師明白學校這個樂隊少不了他,他也會樂在其中。
校長要像書法家一樣:懂得出典,懂得內涵,懂意境,懂層次,懂得疏密,懂得謙讓,懂得輕重,懂得平衡,懂得變化,懂得創(chuàng)新。
校長要做鬧鐘—通過敲打自己去提醒別人;校長要做車胎—受得了氣才能堅強。校長要像“彌陀佛”,寬宏大量。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有愛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師、學生,尤其對“后進教師”更要有情滿天下的廣闊胸懷,在教育他們時,校長要保持良好的寬容心態(tài),尊重和關心他們,不抱偏見,要容忍差異,允許他們慢慢轉化,鼓勵他們逐步進步,剛柔相濟,“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剛柔相濟是智慧,也是藝術。平易近人讓教職工有親近感;理解關心,讓教職工有安全感;賞罰分明,讓教職工有公平感;自制自律,讓教職工有信服感。
校長應該用平常心去做教學,要務本、務實。務本就是要按教育規(guī)律扎扎實實搞好素質教育;務實,就是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校長只有帶頭奉獻、親身示范,樹立權威,才能推行教育改革。學校發(fā)展外延要擴張,內涵要發(fā)展,外延、內涵互動發(fā)展,學校才能步入良性循環(huán),因而校長必須內外兼?zhèn)?、靈活應對。校長要致力于引領學校進入兩種狀態(tài),提出“引導教育進入變革狀態(tài)”、“引導教師進入研究狀態(tài)”的口號,建立相關的規(guī)程和機制,教育科研走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學校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fā)展之路。
校長應該有的教育理念: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現(xiàn)代教育是適應學生的教育,而不是讓學生去適應的教育。
校長的領導,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于如何去影響人。善待教師是校長管理理念的精髓,在對教師的管理工作中,要少一點管卡、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埋怨、多一點幫助、少一點競爭、多一點合作、少一點評比、多一點引領,激勵教師與學生同步發(fā)展,為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堅持不用制度卡人,強調疏導、交流,使教師對他親其人、信其道,從而對學校有歸宿感。
校長要當做人的帶頭人,而不只是做學科帶頭人,時時處處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以德育德。
校長的管理就是要宏觀精理念,中觀出思路,微觀顯睿智。校長要十分講究管理的理性,以原理豐富思想、引導行為、完美修養(yǎng)。在他的管理中要非常重視目標管理,以階段性的、規(guī)劃性的目標組織辦學行為,并清晰地展現(xiàn)管理的上述三個層面,一招一式皆講實效,一舉一動皆求規(guī)范。
校長專業(yè)化是當今時代賦予的必然要求,校長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專業(yè)化道路,提升專業(yè)化素養(yǎng)、富于思想、充滿智慧、洋溢活力、才可能超凡脫俗、駕輕就熟、追求卓越,才能在管理的舞臺上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成為“超級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