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存
1905年,乙巳,辛亥革命正式胎動的年份。對于32歲的陳去病來說,這一年非比尋常。兩年前,還是叫陳慶林的他,慕漢代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易名明志,決意反清。1905這一年,陳去病加入興中會,“鼓吹革命,不遺余力”。是年2月23日,《國粹學報》在滬創(chuàng)刊,雖說是為保存國粹,實為反清一大陣營,陳去病為撰稿人。是年8月,標志辛亥革命胎動的事件——中國同盟會正式成立,并于11月創(chuàng)立《民報》,陳去病亦為撰稿人。熱衷于反清的陳去病也許沒有想到,這一年距離大清王朝的滅亡,只有六個寒暑。
1905,還發(fā)生了一些事,促成了陳去病與他的偶像——明末抗清名臣張蒼水的一段文字因緣。
3月27日,陳去病擔任主筆未夠一年的上?!毒娙請蟆罚约瓣惾ゲ∮?904年10月發(fā)起出版的《二十世紀大舞臺》同時遭到清廷禁錮。究其原因,這兩份報刊都很“大不敬”,如后者第一期中的《安樂窩》一劇,以女丑扮演慈禧太后,并給時政以尖銳的譴責。時逢西太后七十壽辰,該刊又有諷刺壽聯(lián):
今日幸頤園,明日幸南海,何時再幸古長安?億兆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四萬里封圻日蹙,欣逢圣壽祝疆無。
兩刊被封,陳去病又涉嫌謀反——“購槍械、謀起事”,于是被通緝,輾轉到了鎮(zhèn)江承志中學任教。這期間,陳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收集、整理明末抗清志士以及明末遺民的史料和著作上。如明末抗清英雄吳易,是陳去病的吳江鄉(xiāng)賢,兵敗被執(zhí)后不降,在杭州草橋門遭凌遲處死。陳去病致力于搜集其遺著而久無著落,1905年夏天,陳去病才得到他的遺稿,為之補校斟定,定名為《吳長興伯遺集》,并自序;又有《斟定吳長興伯遺集,謹書其后》詩作四首。陳去病還有—位鄉(xiāng)賢吳赤溟,明亡后組織遺民詩社——驚隱詩社,成員有顧炎武、歸莊、朱鶴齡等近百人,在清初影響甚大,被清廷嚴密監(jiān)控(驚隱詩社故實,應該對后來陳去病成立南社頗有影響)。1663年,因受明史案牽連,吳赤溟亦被清廷凌遲于杭州。陳去病于1905年得遇其書跡,乃撰《書吳赤溟上錢牧齋書后》、《書吳赤溟潘子今樂府序后》以記其事。
就在陳去病專注于明末抗清人物的史料著作期間,江南名士高吹萬游杭州,尋訪明末抗清名臣張蒼水墓,得之于南屏山麓,作詩憑吊。其后,陳去病、黃節(jié)等人陸續(xù)前往祭掃。
張蒼水,即張煌言,晚明1620年出生于鄞縣(今浙江寧波),是南明大臣,文學家。他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南京失守后,與錢肅樂、沈宸荃等人起兵抗清。后奉魯王監(jiān)國于紹興,聯(lián)絡13家農(nóng)民義軍,及鄭成功等,堅持抗清近20年。曾創(chuàng)下親率部隊接連收復安徽20余城的戰(zhàn)績。1664年,魯王朱以海病死金門,復明無望,張蒼水乃解散軍隊,入浙江象山附近小島隱居,后為清軍偵知逮捕,1664年10月25日(永歷十八年九月初七日),張蒼水在杭州被清軍殺害于弼教坊。上距吳赤溟被清廷凌遲于弼教坊,僅僅—年。
張蒼水就義后,由同鄉(xiāng)鄞縣萬斯大等人與和尚超直收其尸,并由張蒼水外甥朱湘玉到總督衙門買回首級,復遵照張蒼水的《入武林》詩所表示的意愿,殯斂于杭州南屏山北麓,成為上繼岳飛、于謙后,埋葬在杭州的第三大民族英雄。
張蒼水是南社諸子的偶像,也是章太炎最為敬佩的人,章太炎堪稱蒼水“鐵粉”,章曾表示“生不同辰,死當鄰穴”,后來章太炎墓與張蒼水墓果然只一墻之隔。張蒼水的詩文集被清廷嚴厲查禁,章太炎搜集到傳鈔本在1901年據(jù)以排印,排印時,章所撰的《張蒼水集后序》,成為了章太炎學生魯迅最愛誦讀的文章。
章太炎和陳去病認識較早,《張蒼水集》既然印了出來,沒理由不給陳去病送去一部。但當時或有查禁,也要看機緣。章何時贈送《張蒼水集》給陳去病,已不可考。但這部書,陳去病的確得到過,并且還作了詳細的批?!?/p>
1905年農(nóng)歷十一月初九日,陳去病陸續(xù)以多種文獻如《乾坤正氣集》、《張閣學文集》、《先正事略》、《明季南略》等史料校讀章太炎排印本《張蒼水集》。此為近期新發(fā)現(xiàn)之陳去病早年批校本,可補《陳去病年譜》記事之遺漏。此書原分兩冊,陳去病合訂為一冊,書內(nèi)批校甚多,將章太炎排印的錯誤,也多所校正。筆者近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袁嘯波先生的介紹,得結交《陳去病全集》主編、陳去病外孫、中國南社研究會副會長張夷先生,特將此書照片呈覽,張先生一見,即肯定全書批校皆出自其外祖父陳去病之手。其時并蒙張先生盛情,邀我加入南社研究會。
陳去病不但是革命者,也是大詩人,1905年存詩48首,在年末的詩中,有一首《秋燈》:
光陰純似轉輪車,
落拓江關意未舒。
醇酒苦難排日飲,
秋燈聊復賦閑居。
黃冠獨有逃空老,
青史誰來盡信書。
自古沉憂根識字,
十年懊惱注蟲魚。
這正正是1905年陳去病被清廷通緝后避鄉(xiāng)閑居,日與抗清史料摩挲,燈下對書???,或斟補或正誤的寫照。蟲魚之學,即“繁瑣的考據(jù)訂正”,今觀此批校本,確實堪稱“考訂繁瑣”,陳去病雖不是以考據(jù)家名世,但對于與抗清史料有關的文獻,實志趣所在,不遺余力。
批?!稄埳n水集》后,陳去病每遇張蒼水忌日,多有詩文憑吊。如《陳去病全集》收錄1906年有《九月初七日新安江上觀水嬉并為有明尚書蒼水張公作周忌》、《張蒼水二百二十六周年忌祭文》,1908年又有《用丙午新安江上追悼舊韻》。可見去病于蒼水,時時縈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