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東 郭紅巖
(鄂爾多斯廣播電視臺,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鑄就廣播品牌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愛
□張美東 郭紅巖
(鄂爾多斯廣播電視臺,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廣播節(jié)目品牌化運作已日益成為地方臺廣播的主流趨向和實現(xiàn)市場競爭中勝出的有力武器?,F(xiàn)代廣播走過了一條從大眾傳播(綜合臺)到細分傳播(頻率專業(yè)化)再到品牌傳播的道路,已經(jīng)從過去的內(nèi)容為王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全新的品牌競爭。于是主持人也越來越注重打造節(jié)目品牌。各種辦法輪番上陣,有的和其它媒體合作橫向宣傳,有的借助名人效應,還有的頻頻搞戶外活動......筆者認為,要打造品牌,節(jié)目內(nèi)容、服務品質(zhì)、橫向活動固然不可或缺,然而不能忽略核心要義——主持人必須目中有人,心中有愛,才能鑄就品牌。
先從“目中有人”說起。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廣播主持人工作環(huán)境比較特殊,不論是直播間還是錄音間,都是面對硬邦邦的話筒,看不到他傳播的對象——聽眾。于是很多主持人“目中無人”。說話沒有對象感,只是一味地自娛自樂,自我陶醉于甜美的聲音里。男女對播的娛樂節(jié)目問題更為嚴重,完全兩個人在拉家常,絲毫沒有顧忌話筒另一端看不見的、極其龐大的主體——聽眾。相比之下老一代播音員主持人的主持藝術值得我們學習。記得小時候聽孫敬修爺爺講故事,語氣非常有親和力。他總是深情地說:“小朋友,聽到這,你怎么想的呢?”之類的語言,讓人感到爺爺在對我說話,爺爺就在我身邊。究其根源在于孫敬修老師“目中有人”,所以講述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想聽眾之所想,急聽眾之所急的把握聽者的心理要求、希望和感受,然后再自然而然的融入他的真誠與關愛。
還有的主持人目中無人體現(xiàn)在居高臨下,感覺自己高人一等,在主持進程中也流露出灌輸式、說教式的,甚至輕蔑的語言。只有“目中有人”才能縮短傳播與接受之間的距離,聽眾才樂于接受。這就涉及到接下來論述的“心中有愛”——給聽眾以人文關懷。如果心理上未能貼近受眾的話,有些感覺靠裝是裝不出來的。
著名詩人紀伯倫寫到: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梢姁鄣牧α恐衿妗氖聫V播采、編、播14年,筆者認為,幾乎所有的活動,核心靈魂都是圍繞一個字:愛。聽眾不僅僅需要主持人是良師益友,更渴望得到理解和關懷,要想滿足聽眾這一要求,要想讓節(jié)目有親和力,成為品牌,主持人必須滿懷愛心,和聽眾一起用愛,面對人生的課題,用愛鑄就品牌。這種愛是多層次的,有愛憐、有愛惜、有愛護,有執(zhí)著的愛,關鍵是愛的真誠。
愛憐的愛,就是同情心,它是愛的基礎。記者主持人工作中能傾聽到許許多多聽眾的苦楚,時間長了就很容易麻木,有了愛心,同情心就不會變淡,每一位聽眾,每一次痛苦的講述都會撞擊心靈。例如,有一次主持人有事請假,當晚熱線直播節(jié)目里正要和聽眾道別,不料接到一個細聲細氣的求助:東勝區(qū)第二幼兒園一位女教師產(chǎn)后大出血,需要緊急輸血。強烈地同情心讓主持人立即將個人的事置之度外,全力策劃,調(diào)動了一切資源,將醫(yī)院、血站、直播間、聽眾聯(lián)動起來,投入制作系列特別直播節(jié)目。節(jié)目播出沒有平常那么字正腔圓,而是非常急迫,但卻富有同情心,產(chǎn)生了很強的社會反響。素不相識的聽眾紛紛獻血,許多出租車司機血型不符就免費接送參加獻血的人,愛心的接力為女教師重新點燃了生命之火。女教師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給節(jié)目組送來錦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節(jié)目也牽動了聽眾的心,傳播了愛的正能量。聽眾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溫情,大家認為不僅僅在突發(fā)事件中獻愛心,而且應該成為常態(tài),于是特別節(jié)目之后促成了鄂爾多斯愛心車隊的成立。系列節(jié)目《為了產(chǎn)婦的生命》上報之后也成為鄂爾多斯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第一件在中國廣播協(xié)會獲獎的作品。作品獲獎其實沒有太多其它的技巧,就是把當晚即錄即播簡單的剪輯,沒有任何后期加工的元素,核心的因素就是一個字:愛。近期著名主持人柴靜制作的的《穹頂之下》引發(fā)熱議,且不說這部專題片的創(chuàng)作技巧,她創(chuàng)作的初衷一定是愛人之心。因為愛的深沉才會自費并且克服重重困難打造這樣的作品,因為愛心激發(fā)強烈的責任感,柴靜在面對這樣棘手問題的時候有一股“狠勁兒”。辭職后的柴靜依靠團隊的力量來完成這樣一個大制作可謂嘔心瀝血,她的目的只是為了提高大家的環(huán)保意識,把一部極具沖擊力的的作品《穹頂之下》獻給了廣大觀眾。于是在廣大觀眾的心目中柴靜不僅是一位電視人,更是一個愛國者,自費出資百萬元拍下這部紀錄片,目的在于喚醒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留下美麗的家園,清新的空氣,蔚藍的天空。
愛護中的愛就是愛護與尊重。主持人不僅要與聽眾交流,而且要與采訪嘉賓交流,采訪的過程實際就是一次交道,要想打好這個交道就得真心實意,心中有愛。廣播節(jié)目主持人遇到殘疾人往往難以打開話匣子。一次節(jié)目采訪盲人按摩師王三雄,嘉賓是一個非常內(nèi)向的人,做前期準備時主持人實地去了按摩診所,正趕上整理店面,沒有直接開始采訪而是挽起袖子和盲人一起干,就這樣,真誠的愛心,親切的關懷,對殘疾人的愛護與尊重,打開了盲人的心扉,王三雄在話筒前自然而然道出了許多感人的經(jīng)歷,節(jié)目播出后殘疾人自強不息,創(chuàng)業(yè)帶動就業(yè)的感人事跡激發(fā)了聽眾共鳴。
主持人語言要有感染力,扎實的基本功固然是前提,然而心中有愛聲音才會溫暖。否則天天面對話筒語言容易機械化,會平淡下去。善解人意的友愛才是說話的核心,用真情實感帶動聲音,哪怕天天都要說的一句“聽眾朋友大家好”,也會扣人心弦,潤物無聲,事實也證明唯有真誠的愛最能打動人心,也最持久。老一代著名播音員林如嗓音條件并不好,然而在聲音的世界里總能活靈活現(xiàn),問其原因,藝術家說:“我比較善解人意,比較關懷別人吧。”
參加工作14年來,見證了電波中許多愛的故事,愛心車隊愛心送考,關注孤殘兒童,救助白血病患者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活動種類繁多,核心的靈魂就是一個字——愛。如果把所在頻率廣播品牌節(jié)目幕后的故事比作一串珠子,所舉幾例就是其中幾顆,大珠小珠落玉盤,品牌節(jié)目就這樣落入聽眾心田。
有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愛是生命亮色,愛是活力的燃料,愛是精神永恒的需求,愛是最美的語言。只要有了愛,生命之樹就會長青;只要有了愛,事業(yè)之花必然絢麗;只要有了愛,人生旅程必然風景無限;只要有了愛,就可以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播灑真誠,鑄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