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奇 蔡奕生 袁永平 陳俊生 田又強
(1.南澳大橋建設總公司,廣東 汕頭 515000; 2.廣東省公路勘察規(guī)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南澳大橋工程技術代管組織管理模式應用研究★
傅光奇1蔡奕生1袁永平1陳俊生1田又強2
(1.南澳大橋建設總公司,廣東 汕頭 515000; 2.廣東省公路勘察規(guī)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以廣東省南澳大橋項目為例,在深入闡述技術代管的內(nèi)涵和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其組織模式,并據(jù)此提煉了技術代管模式的特點,為日后海上超長橋梁工程,甚至其他領域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組織管理提供了實例性依據(jù)。
大橋,技術代管,組織管理模式
伴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逐步應用,我國一大批海上超長橋梁紛紛建成。由于海上超長橋梁位于海灣環(huán)境中,地質條件不確定性大,受臺風、季風、風暴潮、急流和暗涌的影響,其建設組織管理難度大。近年來,隨著海上超長橋梁建設的推進,對其建設組織管理模式也進行了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例如:在東海大橋的建設中應用工程建設指揮部,海滄大橋應用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及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和青島海灣大橋中應用PPP/BOT模式等?,F(xiàn)行組織模式不同程度地解決海上超長橋梁工程建設中的關鍵問題。比如,應用工程建設指揮部有利于依靠行政手段協(xié)調各方面的關系,有效解決征地、拆遷等外部協(xié)調難題,在建設工期要求緊迫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集中力量,加快工程建設進度[1,2]。項目法人責任制有利于落實投資、建設以及運營管理主體,從全壽命周期角度優(yōu)化工程質量、進度和成本[3,4]。BOT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的方式,解決海上超長橋梁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大、對資金需求量大的問題[5]。然而,當項目投資有限,所處自然環(huán)境異常復雜,征地拆遷等問題難度大,且建設單位技術、管理能力不足時,該采取何種建設組織管理模式,是困擾海上超長橋梁工程相關政府部門、建設單位的重要難題。
廣東省南澳大橋項目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了技術代管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分析南澳大橋工程建設管理特點的基礎上,通過項目實地調研訪談和項目資料分析等數(shù)據(jù)收集方法,深入分析技術代管模式的組織模式,并據(jù)此提煉技術代管模式的特點,從而為日后海上超長橋梁工程甚至其他領域的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組織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1.1 工程概況
南澳大橋是廣東省第一座跨海大橋,工程始于澄海萊蕪圍,與省道S336線(萊美路)相接、跨海,終于南澳長山尾苦路坪,接環(huán)島公路。路線長約11.08 km,其中橋梁全長9 341 m,連接線全長1 739 m。全線采用設計速度80 km/h的二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12 m,橋梁凈寬11 m。主體工程包含西引道、西引橋、主橋、東引橋和東引道等五部分,計劃建設工期為36個月。項目于2009年1月開工建設。2014年7月底合龍,12月15日專家驗收通過,于2015年1月1日正式通車。大橋的建成從根本上改變南澳縣與大陸隔離的狀態(tài),使其與省、市公路干線骨架系統(tǒng)聯(lián)通,將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南澳島深水港口、海洋漁業(yè)、旅游、對臺航運等的資源優(yōu)勢,促進南澳島乃至汕頭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
1.2 工程建設管理特點
南澳大橋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橋址區(qū)地震烈度高、地質復雜、地層變化大,使得深水區(qū)鋼管樁相鄰墩樁沉樁標高差異較大,與設計標高有顯著區(qū)別,給施工造成嚴重障礙。針對此問題需要進行地質補勘、檢驗試驗及設計變更等任務,對建設單位的技術管理能力提出巨大挑戰(zhàn)。
南澳大橋總體工程規(guī)模大,投資額度高。然而,大橋的建設主體是南澳縣,財政能力有限,遠不能滿足項目投資需求。與杭州灣跨海大橋等項目相比,南澳大橋的預測收益很難滿足投資人對投資利潤率的要求,使得項目資金籌措難度高。
南澳大橋屬跨外海橋,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往來船只頻繁。如何確保施工船舶與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有效實施海上施工警戒,是項目施工面臨的重要難題。南澳大橋是重要的“民心”工程,社會影響深遠。大橋建設涉及南澳及澄海兩側建設用地的征用,區(qū)域居民的拆遷等問題,如不能很好解決將產(chǎn)生社會問題。
南澳大橋是廣東省的重點項目,在完成勘察設計以后,廣東省南澳縣于2008年2月依法成立南澳大橋建設總公司,承擔南澳大橋項目的建設和管理。為了加強監(jiān)管等行政管理工作,成立南澳大橋建設指揮部,統(tǒng)一領導和協(xié)調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為了加強技術管理,實行技術代管,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技術代管單位——廣東省公路勘察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技術代管服務。技術代管模式采用“一體化”組織結構,即技術代管團隊與建設單位各職能機構融合,技術代管單位派遣11名各類專業(yè)工程師加入到建設單位的公司班子、總工室、工程部與計劃合約部,與建設單位的人員融合在一起。技術代管模式實施的組織機構如圖1所示。
3.1 實現(xiàn)技術管理的專業(yè)化和市場化
在技術代管模式下,技術代管單位是經(jīng)過競爭性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的專業(yè)化隊伍,具有堅實的技術功底、豐富的項目管理經(jīng)驗和良好的業(yè)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技術代管人員一般都是長期從事橋梁建設行業(yè)工作的人員,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能夠應用現(xiàn)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對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技術問題進行分析,為建設單位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6]。其次,技術管理的市場化有利于引入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優(yōu)化技術管理隊伍,從而有效地進行項目的質量控制、安全生產(chǎn)管理、投資控制和進度控制,降低技術管理成本,提高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7]。
3.2 發(fā)揮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單位的管理和協(xié)調的優(yōu)勢
在技術代管模式下,工程建設指揮部雖然不參與具體的項目管理,但是在項目實施中涉及相關部門的配合,上級主管部門批示等關鍵問題時,指揮部起到重要行政管理職能,有利于對項目的領導、指揮、監(jiān)督和協(xié)調。同時,南澳大橋建設總公司作為項目法人,承擔資金籌集,征地拆遷,與各參與方簽訂設計、施工等合同,支付工程款、材料款等項目主體職責,保證了項目責任的落實,并且有助于建設單位在日常項目管理中發(fā)揮其組織協(xié)調的重要作用[8]。
3.3 保證項目管理的靈活性
在技術代管模式下,項目法人在勘察設計工作完成后委托技術代管單位提供技術管理服務,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施工承包商承擔項目的建設,并在項目建成后負責運營管理。與PPP/BOT模式中由私營部門包干負責項目的融資、設計、建設以及運營管理相比,技術代管模式下的項目法人在不同階段與不同的單位簽訂合同,不必受限于長達20年~30年的特許經(jīng)營期。由于PPP/BOT合同屬于不完全契約,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xiàn)合同未約定或約定不清楚的事項,而PPP合同的長期性又決定了雙方需要經(jīng)過復雜的“再談判”才能達成一致。相比之下,技術代管模式給予項目法人更多的管理靈活性。
技術代管為海上超長橋梁建設組織管理提供了一種新模式、新途徑。本文基于對廣東省南澳大橋工程的案例研究,結合項目實地訪談和項目資料分析等數(shù)據(jù)收集方法,分析了技術代管模式的“一體化”組織結構,即技術代管團隊與建設單位各職能機構融合,在建設單位授權下行使其在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chǎn)管理方面的職責。技術代管具有實現(xiàn)技術管理的專業(yè)化和市場化,發(fā)揮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單位的管理和協(xié)調的優(yōu)勢以及保證項目管理靈活性等特點,適合在項目投資有限,所處自然環(huán)境異常復雜,征地拆遷等問題難度大,且建設單位技術、管理能力不足時應用。
[1] 劉伊生.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頊志芬,戚安邦,王進同.我國新投資體制下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5(S1):203-206.
[3] 劉伊生.建設項目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4] Koppinen, T., Lahdenper, P. Realize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Road Project Delivery Systems[J].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2007(13):321-329.
[5] 王 敏,王卓甫.中國建設工程交易模式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研究[J].人民長江,2007(1):138-140.
[6] 閆彥明,李桂花.我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制度約束及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社會科學,2009(2):38-43,189.
[7] 丁正紅.項目群視角下的政府投資項目集中管理模式效率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8] 安 慧,鄭傳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演進機理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3,27(6):97-101.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Nan’ao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crow★
Fu Guangqi1Cai Yisheng1Yuan Yongping1Chen Junsheng1Tian Youqiang2
(1.Nan’aoBridgeConstructionCorporation,Shantou515000,China;2.GuangdongHighwaySurveyPlanning&DesignInstituteCo.,Ltd,Guangzhou510000,China)
Taking Nan’ao bridge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echnology escrow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analyzes its organization mode,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escrow mode,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basis for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other governmental-invested facility project in other fields.
bridge, technology escrow,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2015-06-01★:海上超長橋梁建設組織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編號:KBI14047531)
傅光奇(1964- ),男,高級工程師; 蔡奕生(1961- ),男; 袁永平(1974- ),男; 陳俊生(1965- ),男; 田又強(1966- ),男,高級工程師
1009-6825(2015)23-0227-02
TU7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