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眉山市人民醫(yī)院,四川眉山 620010
便秘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癥狀,該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人們出現(xiàn)負面情緒,影響生活和工作,同時還易導致機體出現(xiàn)肛結直腸并發(fā)癥,也可誘發(fā)其他的并發(fā)癥,例如腦卒中、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1],因此,對便秘患者應實施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以及早治療。該院為了分析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對術后腦出血患者便秘的影響,對術后腦出血患者采取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效果顯著,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術后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3年3月—2015年7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50例術后腦出血患者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25例,對照組25例。兩組均排除存在惡病質、嚴重肝、腎、心、肺功能不全、習慣性便秘以及糖尿病患者,且均不存在明確直腸、結腸等胃腸道器質性疾病所致便秘的患者。
對照組25例術后腦出血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8:7,患者的年齡分布為42~78歲,患者年齡均值為(59.61±3.35)歲;出血部位:12例患者為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7例患者為腦干出血,6例患者為小腦出血;14例患者存在既往高血壓史,11例患者存在既往冠心病史;文化程度:10例患者為小學,7例患者為初中,5例患者為高中 (包含中專),3例患者為大學(包含大專)。
實驗組25例術后腦出血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9:6,患者的年齡分布為43~76歲,患者年齡均值為(59.52±3.27)歲;出血部位:11例患者為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6例患者為腦干出血,8例患者為小腦出血;13例患者存在既往高血壓史,12例患者存在既往冠心病史;文化程度:11例患者為小學,5例患者為初中,6例患者為高中(包含中專),3例患者為大學(包含大專)。
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目的知情,且均已自愿簽署同意書。對比分析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的性別、年齡、出血部位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對照組術后腦出血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按照醫(yī)生的要求給予患者藥物并對其實施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實驗組術后腦出血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主要包括飲食護理管理、心理護理管理、排便護理管理以及腹部按摩護理管理。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管理主要是通過指導患者飲食,促進患者的胃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發(fā)生;心理護理管理主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輔導,使其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排便護理管理是針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便秘問題,采取相對應的護理措施,降低便秘的發(fā)生率;腹部按摩護理管理主要是對患者的腹部實施按摩,促進胃腸道蠕動,達到順利排便的效果。
1.3.1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管理后便秘的發(fā)生率以及便秘積分。
1.3.2 判定標準 便秘積分:若患者排便時順暢,自然排便為0分;若患者排便較困難為1分;若患者排便很困難為2分;若患者排便非常困難且需要借助其他方法進行排便為3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排便情況越好[2]。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管理后便秘的發(fā)生率以及便秘積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數(shù)據(jù)上下浮動5%作為可信區(qū)間,便秘的發(fā)生率屬于計數(shù)資料,結果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便秘積分屬于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使用(x±s)表示,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表示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之間對比的便秘發(fā)生率以及便秘積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P>0.05時,表示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之間對比的便秘發(fā)生率以及便秘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管理后便秘的發(fā)生率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 4例(16.00%)和 13例(52.00%)(χ2=7.2193,P=0.0072)兩組便秘積分的比較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 1 所示。
表1 對比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管理便秘積分比較(x±s)
由于腦出血患者術后需要長期臥床休養(yǎng),身體的活動量顯著減少,導致胃腸道蠕動變慢,極易出現(xiàn)便秘的現(xiàn)象,且加上排便方式的改變,使得便秘的癥狀更加嚴重[3]。因此,對于術后腦出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該研究對患者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飲食護理管理:對于術后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家屬準備高維生素、高營養(yǎng)、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平常注意多食用一些含纖維素較高的水果、蔬菜等,切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由于食用含有少量脂肪的食物可以促進機體胃腸道的蠕動,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家屬適當給患者食用一些含有脂肪的食物;對于術后昏迷的患者,給予患者鼻飼,保證營養(yǎng),同時可以將高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等榨汁,攪拌均勻從患者的胃管注入,達到刺激患者胃腸道蠕動、軟化糞便的效果[4]。
②心理護理管理:由于該類患者常會存在失語、癱瘓、生活無法自理等臨床癥狀,因此常會出現(xiàn)不配合治療、焦慮、自卑、煩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耐心給其以及家屬講解便秘的原因、治療方法以及便秘的危害等,認真傾聽患者內心的想法,并給其講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使其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能夠有效促進疾病恢復,改善預后[5]。
③排便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并指導患者進行模擬排便練習,促進患者的排便反應,同時囑咐患者在排便時不要太用力,以免引起顱內高壓,加重病情[6]。必要時,可以遵循醫(yī)囑,給予患者通便藥物;若藥物不能達到效果,可以使用輔助性的方法幫助患者排便,例如使用卵圓鉗或戴手套用手指取出大便[7]。
④腹部按摩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實施腹部按摩練習,首先告知患者保持腹肌呈放松狀態(tài),將手掌放在下腹壁上,沿著結腸的走向(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進行環(huán)形按摩,每次的按摩時間大約為10~15 min,每天2~3次,最好在患者排便前20 min開始進行腹部按摩[8]。
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較,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更具有前瞻性以及預見性,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現(xiàn)便秘的幾率,促進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后便秘的發(fā)生率比實驗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后便秘的發(fā)生率高出36.00%,且兩組術后腦出血患者護理管理后便秘積分的比較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對術后腦出血患者而言,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
總結得出,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對術后腦出血患者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該研究對術后腦出血患者采取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前瞻性護理干預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fā)生便秘的幾率,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石啟彩.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術后患者便秘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21-122.
[2]李雪琴.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術后患者便秘的影響[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5,22(4):59-61.
[3]楊冰霞,鄭越瑜,唐麗平,等.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預防便秘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7):88-89.
[4]薛紅菊.腦出血病人改善便秘的護理與預防[J].中外醫(yī)療,2012,31(17):149.
[5]張小培,張廣清,蔣革新,等.中醫(yī)綜合護理方案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防治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2,33(2):293-295.
[6]柏慧華,姚秋近,祝曉娟,等.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299-301.
[7]Svenkeson,D.,Sena,B.,Oishi,M,et al.A Novel Use of Transfer Function Estimation for Early Assessment of Brain Injury Outcome[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4,61(9):2413-2421.
[8]Zheng,R.,Qin,L.,Li,S,et al.CT perfusion-derived mean transit time of cortical brain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lasma level of Nitric Oxid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Acta Neurochirurgica,2014,156(3):52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