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蜀 黃軼喆 鄧靈東
肺功能檢測在兒童哮喘的臨床應用
劉秀蜀 黃軼喆 鄧靈東
目的 探討肺功能檢測在兒童哮喘的臨床意義。方法 對43例診斷哮喘患兒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測, 并予相應抗哮喘治療3個月后再行肺通氣功能檢測, 了解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期和緩解期的呼吸生理參數(shù)。結(jié)果 治療前肺功能大氣道及小氣道通氣指標[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氣量(FEV1)、最大呼氣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氣25%流速(FEF25)、用力呼氣50%流速(FEF50)]均明顯低于預測值, 經(jīng)治療后其指標明顯改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肺功能檢測客觀而且重復性強, 與臨床相關(guān)性好, 可動態(tài)觀察, 是診斷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指導治療、判斷預后、評價療效有重要意義, 應廣泛應用于兒科臨床。
肺功能檢測;兒童哮喘;大氣道功能;小氣道功能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當前患病率持續(xù)上升, 與當前環(huán)境因素有一定關(guān)系, 更與缺乏有效的哮喘診斷、檢查及評估手段有關(guān)。肺功能對評價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有較高的價值[1], 在判定哮喘病情輕重程度上有一定的價值, 更是哮喘隨訪過程中的重要監(jiān)測手段, 大量文獻證實;肺功能監(jiān)測可以改善對哮喘的控制[2]。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對43例診斷哮喘患兒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測,并予抗哮喘治療后3個月復查肺功能,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兒科門診的哮喘患兒43例。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2004年修訂的兒童哮喘診斷標準[3]。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4.5~9.0歲, 平均年齡6.0歲。
1.2 檢測設(shè)備 儀器采用德國耶格MS-Diffusion肺功能儀完成。
1.3 檢測方法 常規(guī)肺通氣功能檢測, 用耶格肺功能軟件LAB4.5X進行測定, 將被測患兒身高、體重等參數(shù)輸入肺功能儀, 按照肺功能操作標準操作[4]。要求測試前由經(jīng)正規(guī)培訓的肺功能操作技術(shù)人員指導患兒正確的呼吸訓練, 掌握正確的用力呼氣動作, 測試時取站立位, 保持頭部自然水平,全身放松, 夾上鼻夾, 含口嘴防止漏氣, 分別測定3次, 取其中最佳值作為測定結(jié)果。
1.4 測定指標 ①大氣道功能:FVC、FEV1、第一秒最大呼氣率 (FEV1%)、PEF;②小氣道功能: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F)、FEF25、FEF50、用力呼氣75%流速(FEF75) 。
1.5 肺功能評定標準 按實測值占預計值百分數(shù)判定肺功能損害程度, >80%為正常.60%~80%為輕度損害,40%~60%為中度損害, <40%為重度損害。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43 例哮喘患兒通過肺通氣功能檢測, 發(fā)現(xiàn)其臨床嚴重程度與肺功能指標呈負相關(guān)。
2.243 例診斷哮喘的患兒予相應抗哮喘治療3個月后再行肺通氣功能檢測, 前后肺功能檢測表明除病情穩(wěn)定外, 肺功能有明顯改善,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43 例哮喘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實測值占預測值變化( χ-±s, %)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 調(diào)查顯示近年來哮喘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因此,哮喘的早期診斷及恰當治療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觀察到43例哮喘患兒在治療前肺功能大氣道及小氣道通氣指標(FVC、FEV1、PEF和FEF25、FEF50)均明顯低于預測值, 經(jīng)治療后其指標明顯改善(P<0.05)。說明哮喘患兒有氣道損傷及氣流受限, 大、小氣道均出現(xiàn)了通氣障礙。而抗哮喘治療可以改善通氣障礙, 表現(xiàn)在臨床病情好轉(zhuǎn)及肺功能改善, 而且大氣的功能恢復較小氣道恢復更快, 提示哮喘患兒的治療需要長期用藥, 逐漸減量。故對于哮喘患兒應每3個月檢測肺功能, 定期隨訪, 以指導臨床給予相應治療。哮喘嚴重度分級及肺功能指標變化如下:①間歇狀態(tài):患兒無明顯臨床癥狀, 肺功能正常, PEF或FEV1變異率<20%。肺功能顯示無明顯氣道高反應性, 不需長期使用抗炎治療,臨床主要對癥治療。②輕度持續(xù):時有臨床癥狀, 肺功能正常, 但PEF或FEV1變異率20%~30%, 提示有氣道高反應性,需長期使用抗炎治療。③中度持續(xù):每天都有臨床癥狀, 肺功能PEF或FEV1為60%~79%正常預測值, PEF或FEV1變異率>30%, 說明患兒有肺功能受損及氣道高反應性, 治療時要在抗炎同時加用支氣管擴張劑。④重度持續(xù):每天有嚴重哮喘臨床癥狀, 肺功能PEF或FEV1低于正常預測值60%, PEF或FEV1變異率>30%, 說明患兒病情危重, 需要增加藥物劑量[5]。肺功能不僅能客觀的反映氣道堵塞的存在, 評估氣道炎癥的程度, 而且肺功能檢測是一種物理檢測方法, 對身體無任何損傷, 無痛苦和不適, 并具有敏感度高、重復檢測方便和患兒家屬易于接受等優(yōu)點, 與X線胸片、CT等檢查相比, 肺功能檢測更側(cè)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變化。
綜上所述, 診斷哮喘的患兒應參考PEF或FEV1值進行哮喘嚴重度分級, 指導治療, 并于抗哮喘治療后每3個月行肺功能檢測。因此肺功能檢測及動態(tài)觀察對哮喘的診斷及治療都有著重大意義, 可以避免因缺乏客觀的依據(jù)誤診, 導致患兒不能及時確診, 盲目使用過多的抗生素和止咳藥物, 或治療后由于無肺功能檢測, 患兒自行停止治療, 造成病情反復, 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給患兒和家庭帶來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肺功能檢測客觀而且重復性強, 與臨床相關(guān)性好,應廣泛應用于兒科臨床。
[1] 葉侃, 季偉, 周敏. 支氣管哮喘患兒潮氣呼吸肺通氣功能研究.臨床兒科雜志,2005,23(3):165-166.
[2] 洪建國. 開展支氣管哮喘的無創(chuàng)監(jiān)測.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4):241-243.
[3]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 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guī)(試行). 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00-106.
[4] 鄭勁平, 陳榮昌, 鐘南山. 肺功能學. 廣州:廣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7:65-94.
[5] 趙德育. 兒童哮喘嚴重度的臨床評估.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5):3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51
2015-01-12]
517000 廣東河源市婦幼保健院兒科